第55章 开始旅途
火车站站台人来人往,虽不至于拥挤,也让林飞扬感到诧异。
出行成本那么高,甚至还要单位开具证明的当下,属实是有点挑战他的想象了。
“探亲、公干、人员调动,铁路系统比你想象的更繁忙,没什么好奇怪的,我们国家那么大,各地都在建设,都缺人才,所以基本上哪里缺人就往哪里送。”
或许是看出林飞扬的疑惑,廖苏桐开口解释。
“比如咱们985局,起码每天都有几十人在全国各地跑……”
聊着天,北边一辆火车‘呜呜’鸣笛,呼啸着进站,在进下楼前一声刺耳摩擦声响,制动刹车,继续缓慢向前穿过几百米,人群提着大包小包跟着跑,一分多钟后才稳定停下。
“由京城发往沪京的火车已经进站了,请持当天乘车车票的同志排好队,有序上车。”
大广播连续播报三遍,站台上四五名铁路警四处奔波,同时扯着嗓门大喊,大致就是让人们排队,提前拿出证件、介绍信和车票。
手持喊话器还未出现的时代,这些铁路工作人员也真的是辛苦了,喊破嗓门,依然有人不顾秩序。
和林飞扬相隔十米左右的另一个队伍,就有一个五大三粗的大老爷们,仗着自己彪形身材,拎着个大布袋,一左一右推开挡路的人,往前挤。
立刻有两名铁路警冲了过来。
“这位同志,你怎么回事,都说了要排队,你站到队伍最后面去!”
“我赶时间呀,万一没赶上上车怎么办?你赔我车票呀!”
边说着,不管不顾,依旧我行我素。
这年头,服务行业从业者可没有什么耐心,不像几十年后,即便对扰乱公共秩序的人,工作人员还会不断规劝。
更年轻的那名铁路警直接掏出警棍,就往彪形大汉膝盖上打去。
警棍去势极快,大汉还没反应过来呢,‘哎哟’叫喊,双膝跪下,整个人向前扑倒,脑袋砸在火车阶梯上,把从火车上往外走的检票员吓了一跳。
“同志,不是年节的,你拜我干啥呀!”
周围人群哄然大笑,同时还有人叫好。
检票员便回过神来,这是个扰乱秩序的人,这种人他见的多了,每次到站,总会出现那么一两個典型。
“把人带走,必须要教育教育!”
小插曲震慑住其他想要插队的人,人人乖乖排队,有序上车。
廖苏桐和林飞扬早早上了车,找到靠窗的位置,黄子尹在站台上挥手。
十三四分钟,铃声大作,鸣笛拉响,火车缓缓启动,一会儿‘哐当哐当’的声音在耳边飘扬……或者说震耳欲聋。
京城至集海市换乘四趟,第一趟到沪京是行程最长的一段旅途,两天两夜都将在火车上度过。
虽说车速已经有八九十公里每小时,但沿途各站经停时间,还有不同路段停车等待时间,实际上都拥有很大程度上的不确定性。
铁路系统不够完善,没法做到几十年后那样提前规划,每一次停车等待,真的无法保证再跑起来过去了多久。
为打发无聊时间,林飞扬取出书和笔还有本子,埋首开始学习,耳边火车运行的轰鸣有一定程度干扰,等完全专心致志、静下心来,再回过神,已经不知过去多长时间。
只有窗外天热渐暗,告诉林飞扬差不多到饭点了。
车厢里的灯光昏黄,继续学习眼睛实在受累,便收起书,取出饭盒。
正巧廖苏桐拎着一壶开水回来。
“飞扬,我见你一下午都在学习,挺认真的嘛,还认为你光看书肚子就饱了呢。”
笑话,谁能光看书肚子就饱了?
林飞扬翻个白眼:“你哪来的开水壶?”
“餐车找列车员借的。”
不愧是985局高干,这面子就是大。
笑了笑,林飞扬正好口渴呢,拿出保温杯,也不客气,从廖苏桐手上抢过水壶,就往杯子里灌,顿时香味扑鼻,茶叶在水中打着旋散开。
又打开饭盒,这饭盒比铝制饭盒大了一整圈,是林飞扬从景钢废品中回收材料,拿到空间中加工的——只要不是空间原生产出,外来物加工,是可以往外取的。
饭盒之所以大一圈,其中有保温内胆,外面还加了一圈真空保温层。
雪白大米饭上放着俩鸡腿,酸辣土豆丝、西红柿炒蛋,都还是刚出锅的样子,饭香和菜香四溢。
旁边乘客忍不住吞了口唾沫:“同……同志,你这开水能借我点吗?”
“行啊!”
林飞扬嘴快,满口答应,廖苏桐急忙道:“先给我留一杯,放点茶叶,别小气嗷!”
说着从行李中拿出个搪瓷杯还有饭盒。
这饭盒乌漆麻黑,和林飞扬的一样,也是大了一圈,林飞扬给他泡茶时挑眼往里瞅,饭盒中间用蒸盘分隔成上下两层,下层铺着一层灰白色大颗粒,上层有俩大馒头、白菜炖猪肉。
林飞扬泡好了茶,把水壶递给邻座。
这边廖苏桐拿起茶杯,直接往饭盒里倒下四分之一,顿时水蒸气蒸腾,见状,急忙重新盖上盖子。
高级啊,自热饭盒,看的几个邻座又是羡慕不已。
廖苏桐对林飞扬笑了笑:“单位人手一个,等你回去,可以去后勤领,不过我看你小子好东西也不少。”
“学以致用嘛,看了一年书,用边角料鼓捣的小玩意儿,只能用来保温,不像你这……石灰有毒,伱不怕沾到馒头上?”
“怕啥?又不是天天用,再说蒸盘下面还有一层呢,就是怕化学品泄露到上层。”
邻座乘客也开始吃晚饭,饭盒里两个窝窝头,用开水泡软,给搅烂了变成糊糊,三两口就咽了下去。
“……同志,脚让一让……给收收脚,餐车刚出锅的大白面馒头、窝窝头、香菇鸡肉盖浇饭、肉饼儿……有没有要的?”
正吃着呢,列车员推着推车从过道走来。
“同志,馒头怎么卖啊?你这有咸菜吗?”
“咸菜没有,有三合汤,馒头一两的一角五分钱,二两的三角钱,三合汤一份五分钱。”
许多人倒抽一口气,之前的人又问:“那……要票不?”
“馒头、窝头、米饭都不要票。”
听说不要票,立刻有四五个人往外掏钱。
以京城的物价算,一两一个的馒头,三分钱、一张一两粮票,火车上足足贵了五倍,扣去三分钱,剩下的也足够在黑市上买一张二两粮票了。
粮票不常有,但不要票的主食更是没得见,有人拿出一块五,张口就要十个。
“每人只能买三个,再多卖不起,车上那么多人呢,你全买了,别人吃啥。”
主食不要票,这也是为了乘客考虑。
这是长途火车,乘客自带干粮总会吃完,而且又不是人人都有票,总不能把人饿死在火车上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