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三章 牛顿三大定律
下课的时间总是那么短暂,林言只是抄完并上交了昨天的作业,接着又啃了两口面包,上课铃声就响了。
第一堂课物理,老师叫孙晓宁。
第二遍铃刚开始打,一个瘦瘦高高、约摸三十上下的男老师就走上了讲台,娴熟地启动电脑和投影仪后,他抬头看向下面的学生:“上课!”
“起立!”
随着班长朝气十足地一喊,桌椅与地面“吱吱”的摩擦声顿时响成一片。
“同学们好。”孙老师双手撑着讲台,微微点了下头。
“老师好!”
高一的学生就是比高二高三有朝气,声音洪亮还不拖沓。
不过再过半年,这种干脆利落估计就看不见了,除非上公开课,否则就是打不完的哈欠和凌乱敷衍的例行公事。
“请坐!”
孙老师抽出教棍,在投影布上“咚咚”敲了两下:“翻开课本第三十三页,今天我们学习新知识重力,昨天让大家回家预习课本了吧,那有谁愿意来说说你们是怎么定义重力的?”
此话一出,全班不算老师一共四十颗脑袋,直接低下去一半不止。
林言看在眼中,觉得这一幕真是熟悉。
其实这个问题并不难,但同学们因为社恐,所以并不想被点名。
“怎么还这么害羞啊。”孙老师无奈地笑了笑,“既然没有主动的,那我就随机点了啊。”
随后孙老师的目光就在一个个黑里透白的发旋中游走,突然他发现最后排有个男生不但没有害怕的低下头,甚至还敢和自己四目相对。
好小子,就决定是你了!
“来林言,说说你是怎么对重力定义的。”
尽管老师问问题的语句有些奇怪,不过这题几乎没有任何难度,所以林言相当自信地站了起来朗声道:“由于地球吸引而使物体受到的力就叫做重力。”
话音一落,全班沉默了三秒,紧接着就是同学们的惊叹声:
“牛逼啊,竟然和教材分毫不差!”
“居然吃透了知识点还正确的表达了出来,林言什么时候变这么厉害了?”
“原本以为是青铜,结果竟然是王者!”
“看来血脉测试也并不是完全准确的嘛。”
………………
同学们的窃窃私语让林言一脸茫然,和教材分毫不差有什么好惊讶的,照着书念不就行了?
没等林言琢磨清楚,孙老师就已经高兴地连拍了三下巴掌:“好!好!好!看来咱们班还藏着一个物理天才啊,林言的回答和教材完全一致,加以时间修炼,凝聚出自己的第一序术指日可待。”
孙老师的称赞让林言从疑惑中醒悟,这个世界可是有超凡力量的啊!
书本上的每一道公式、每一条定律、每一句哲理,都是超凡力量的重要表达,通过学习掌握这些公式定律,人们才得以操控序能。
而掌握的方式,可不仅仅是靠死记硬背就能做到的。
这些看似浅显易懂的公式定律蕴含着世间最伟大的力量,想要彻底理解是极其困难的。
而班里的大部分学生仅仅只是能记住,少部分可以理解,而能准确地用语言表达出来的寥寥无几。
难怪孙老师在提问的时候是让学生谈谈自己的理解,因为他知道大部分学生无法答出标准答案。
而自己能说出标准答案,只是因为这条定理在前世的教材中属于最最基础的知识点,会考都不可能考这么简单的题。
但作为穿越者,这个世界的法则似乎并不能完全限制自己。
普通学生光是理解都要费很大劲的基础公式,他一条条都背得滚瓜烂熟。
即便遇到那些不熟悉的,他应该也能迅速理解并掌握。
如果记忆没有出错的话,每掌握一条公式,序者体内的序能就能壮大一分,越是重要越是伟大的公式,提供的序能也就越多。
至于孙老师口中的第一序术他暂时还不是特别清楚,但可以肯定的是,自己的血脉天赋绝对不是白丁水准,至少从今天开始不是了!
突然林言心中一颤,他想起物理必修一的课本里有牛顿三大定律。
这三大定律对物理乃至整个科学界意味着什么,恐怕每一个理科生都心知肚明。
这三大定律是人类科学大厦的基石之一,没有它们就没有后来经典力学的各项璀璨研究成果。
在课本中,它是最基础的知识,是用的最多的知识,同时也是最最深奥的知识。
如果自己可以将其掌握,那还不是直接起飞?
“坐下吧林言。”
就在林言思维极速运转的时候,孙老师微笑着让他坐下。
钢琴老师看到幼年期的朗朗是个什么心情,他现在就是什么心情。
而林言坐下后的第一件事就是翻开牛顿三大定律所在的章节,然后认真的阅读了起来:
一切物体总保持匀速直线运动或者静止状态,除非作用在它上面的力迫使它改变这种状态…………
这句高中理科生耳熟能详的定律,林言早已经倒背如流。
前世他六大主科摆了五门,唯独物理课仍然还在努力学、用心记。
除了物理科任老师是班主任之外,也因为他是真的喜欢物理。
这个学科蕴含着所有未知问题的终极答案,世间的一切都遵循它的法则而运转,亘古未变。
大到宇宙膨胀星体牵引,小到微观世界中粒子的聚散离合,看似不可思议,实则每一个现象都能得到合理的解释。
在这个利字当头的污浊时代,也只有物理能做到如此的纯粹且不以人的主观意志而改变了。
而这个新的世界,法则之上还有法则,或许这就是所谓的科学的尽头是神学了吧。
仿佛福至心灵一般,林言只感觉耳边响起一阵嗡鸣,随后大脑中涌出一股暖流,向四肢百骸奔腾而去。
虽然还睁着眼,但他的意识已经进入了精神世界。
眼前是一片被浓雾笼罩的世界,灰蒙蒙的什么也看不见,只有远方的头顶有一个模糊的光点。
于是,林言以这颗光点为目标努力前行。
不知道走了多久,当他再次停步抬头想要确认光点的方为,却发现它突然消失了。
然而仅仅过了几秒,耀眼的曙光仿佛无数把金色利剑划破了天穹,将整个世界照亮。
曙光之中,一个帅气逼人、戴着银白色假发套的外国男人一闪而过。
男人面带微笑,笑容中仿佛蕴含着洞察了世间一切真相的睿智。
虽然没有见过本人,但林言本能地认为这个男人应该就是人类历史上最伟大的那个人类——艾萨克·牛顿!
曙光中闪现的人脸和教科书上的有些出入,林言也不确认这是否就是牛爵爷的真容。
而且这张脸消失得实在太快,才过了几秒钟就已经没什么印象了。
他注视着天空企图再次捕捉牛爵爷闪现的人脸,不过偌大的天空只有一颗散发着白光的圆球,除此之外再无他物。
随着金色曙光的消散,空间重新被迷雾所笼罩,只有光球周围大概十来米的空间还算清楚。
借着这微弱的光芒,林言看到面前矗立着九根石柱。
石柱大概一人多高,其中八根都黯淡无光,只有离它最近的一根闪烁着明灭不定的光芒。
林言凑近一看,在这根发光的光柱上看到了几行文字:
“第一序术:力
运转法则:F=ma(合外力等于质量乘以加速度)
法则传承:【万力天父】艾萨克·牛顿
当前最高运转系数:本体极限力量乘以10
进阶形态:万有引力”
当看到第一序术几个字,林言知道自己的猜测是正确的。
凭借着曾经所学的知识,现在只需要再读一遍法则就能彻底掌握序能与对应的序术。
一看到进阶形态里的万有引力,林言内心不由得一片火热,这条伟大物理定律必定蕴含着恐怖的力量。
一旦掌握,那肯定是小母牛坐飞机——牛逼上天了。
而且不光是牛顿的万有引力定律,还有爱因斯坦的相对论、质能方程,麦克斯韦的电磁场定律,薛定谔的量子力学等等。
这些定律绝对不比万有引力差,林言此时已经迫不及待地要进行学习了。
然而刚刚退出精神世界,一股巨大的眩晕感与疲惫感侵袭而来,林言眼前一黑,险些直接扑倒在课桌上。
根据他经常通宵上网的经验来分析,这是精力消耗过大所引起的晕厥。
看来刚才凝聚序术并不是他想象中的轻松加愉快,而是伴随着巨大的消耗与风险的。
仅仅只是最基础的三大定律就让他险些晕倒,那如果是那些结构更复杂威力更大的公式定理,那还不直接猝死?
看来自己对序者的了解还不够多,存在着许多的盲区,稍有不慎就可能出大问题。
想到这里,林言决定将掌握定律这件事暂且放缓,等他完全搞清楚序者与序能之间的关系后,再开始学习也不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