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七十六章 晚辈观一,拜见天师!
闻言,李观一好奇的转过头看去,映入眼帘的正是个穿着深蓝色道袍,满脸灰白色络腮胡的老汉。
从表面看估摸着差不多五十多岁了,
但玄门中人俢命养性,驻颜有术......其真实年纪估计在六七十岁左右。
“左门长也是......许久未见,你这容貌却丝毫未变,倒是我却老成这幅摸样,惭愧!惭愧!”张静清挠头笑道。
左若童冲李观一招了招手,同时略显无奈道:“天师莫要取笑,来,认认我这弟子。”
说罢便伸手指向已然侍立在一旁的李观一,
李观一此时正颇有些好奇地看向张静清身后那道有着‘强者风范’的身影,但师父相召,作为晚辈自是不能失了礼数。
“晚辈观一,拜见天师!”
面对眼前这位能驱使天雷的,长相酷似钟馗的天师,李观一神色肃穆地作揖行礼,
老天师的老字,他可是半点儿都不敢提......
这点儿眼力劲儿他还是有的。
张静清闻言,心头大悦,随即便仔细打量起眼前的李观一。
“气息稳而不沉,身子轻而不飘,双眸亮而不耀......好小子啊,左门长可当真是收了个好徒弟!”
说到最后,张静清也不由得一阵眼热,随即咳嗽了几声,道。
“之维,你也过来。”
话音刚落,一位穿着灰色道袍,身材高大,略有些无精打采的青年道士从张静清身后走了出来。
这熟悉的身影,瞬间便引起了李观一的注意,
对方那一副看似漫不经心的表情,让李观一目光中不由闪过些许好奇。
这便是‘一人之下’中的一人?
这个头,确实够高,
这表情,也着实够狂的......
“晚辈张之维,拜见大盈仙人。”
张之维抱拳行礼,礼毕后,便用眼角余光打量起眼前这位传说中的大盈仙人,心中暗道。
“难怪....被称为仙人,这般容貌看着与我无二,但却跟师父是同辈......两人站在一起,这凸显的.....太过明显了。”
“这.....大概便是修行功法的不同所导致的吧,逆生三重.........可着实让人好奇。”
“不过自己身为晚辈,大概是没法向左门长这样的前辈讨教,但........”
想到这儿,张之维的目光转向左若童身边的年轻人,
“这人便是左门长的弟子,想必也是修行的也是逆生三重,这倒是可以讨教一番。”
“刚刚能被师父那般赞许,想必也不是什么寻常人。”
想到这儿,张之维眼神也略微变得认真起来,上下打量起了李观一。
也正在此刻,两人目光在空中交汇,都发现了对方眼中的探寻之色。
李观一双手抱拳,隔空微施一礼,
张之维则随意摆了摆手,略示意了一番。
正在这时,左若童轻声说道:“想必天师也是来给陆家路老太爷贺寿的吧,那不妨同去?”
“同去!同去!我也正想说呢,没想倒让左老弟你先说了出来,不过也都一样,那咱们走吧?那帮老家伙估计也已然来了。”
张静清忙笑着答应下来。
说罢两人便并头往前走去,李观一和张之维见状也忙跟了上去。
..........................
片刻后,陆家镇,宴客大厅。
“陆公!好久不见呐~”
“陆公!晚辈没来迟吧?”
大盈仙人和当代天师同时到场,瞬间引爆全场,场上众人无不起座迎之,
紧接着这两人便被拉到主桌上,陪着陆家老太爷坐下。
而李观一、张之维这些小辈反倒没了事儿,一起随便寻了张桌子便坐下,左右无事儿,便认真听起戏来。
没错,是戏.........而且还不是寻常人能听到的戏。
只见此时宴客大厅的高台上,一名老者正拉着二胡作为伴奏,而其下方一堆身形各异的纸人正在登台唱戏,为众人取乐。
显然这老者也是位异人,不过这手段,倒确是有几分离奇。
“张道兄,可曾见识过这手段?”
张之维闻言,摇了摇头道:“此前一直在山上修行,从未见过这般手段。”
随即似是想起些什么,又忙补充道:“不过也曾听师父提起过。”
“自古以来,世俗间便有三种民法盛行,木人、草人、纸人.......演化到如今,以纸人最为常见。”
“在其周身可刻画符箓,进行仪轨,多用于祈福祛病和诅咒镇魇....可台上这位........倒也不像。”
李观一沉吟了片刻后,轻声道:“我觉得倒是有些像御物的手段。”
“嗯,单从外观上来说确实很像,但显然不是....以纸物寄居元神,哪会有修行者这般操作?”张之维开口驳道。
李观一闻言倒是不由得想起前世某位小说中的人物,
同样姓李,那位的剪纸神通可还真就是这么干的.....用起来突出便是一个‘稳’字。
就是不知道在此方世界,这法子行不行?
于是两人皆是沉默不语,盯着台上的纸人出神,
李观一想着前世自己看过有关纸人的种种神通,张之维则是想着这老者控制纸人的手段,
约过了数十秒后,张之维似是想到了什么,抬头轻声吐出两个字:“识神!”
李观一条件反射般回道:“假我?”
张之维顿时感到诧异,目光看向李观一:“李道兄也想到了?”
李观一坦诚回道:“没....只是元神识神,真我假我之说曾听师父讲过。”
“哦?”张之维挑了挑眉。
李观一则出声解释道:“人有先天元神,是为真我;后天识神,是为假我,宛若人体之阴阳,负阴而抱阳,冲气以为和。”
“其中元神乃本性真灵,而识神却是以后天心识为主体,受成长环境所拘束。”
“而世人往往一生受假我所束缚,从未明见本心,照见真我,而吾辈修行人一生修行为的便是去假存真,明心见性,证那属于自己的道!”
张之维闻言,点头应和道:“天命之谓性,率性之谓道。”
“御物之术,便是以这先天元神配合秘法产生的特殊的炁,来温养器物,进而如臂驱使般地操纵这些器物。”
“不过此处,台上的这些纸人,单以手法来看,仅仅只是附着了一缕识神念头,让它可以受使用者简单摆布。”
“但由于识神杂念颇多的缘故,让其无论是操纵精度还是威势都远远逊色于正统的御物术。”
“不过这也让其门槛下降了许多。”
李观一闻言,目光中不禁闪过一抹了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