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历史军事

重生古榕树,庇佑一方百姓千年!

第四十五章 圣人之学

重生古榕树,庇佑一方百姓千年! 海黄木 0 2025-04-09 13:04:14
网络小说网www.sw.kifor.cn,最快更新《重生古榕树,庇佑一方百姓千年!》最新章节!

荣耀在听这些宋朝妇人们在讨论八卦,也算是缓解了一些无聊,荣耀虽然也适应了做一棵树的感觉。

可是听到这些舆论组的八卦,倒是觉得很有意思,不光是宋朝时期女子们的黄腔,而是收集到了不少有用的信息。

毕竟信徒们也不会每天都来祷告,而且很多时候一旦生活发生了改变,信仰动摇的可能性还是很大的。

这也是信徒跟树友最大的区别,树友是一辈子的,而信徒则是一时的,改变信仰也是一瞬间的事情,特别是在信仰不足的时候。

这个时间段讨论最多的应该就是干旱的事情,毕竟这是关乎自身利益的大事,而且也说到了县尊大人率领一帮老百姓去海边祭祀了。

阵势还是很大的,都在夸赞张伦为百姓考虑,居然顶着烈日去祈雨,希望等下就有一场大雨解决下燃眉之急。

但是也有不少人说着闲话,觉得县令只是做样子,祭祀根本就没办法祈雨,还不如做点实事。

他们所谓的实事还是对自身有利的,比如说建议县令开仓放粮亦或者减少税赋之类的要实在不少。

祭祀祈雨有用的话,他们天天这么祈祷也没见下一点雨,其实在平民百姓内心,实实在在的利益才是真理,这种表面工作他们也是很清楚的。

张伦何尝不知道祈雨只是官方的一种形式,要做实事还是要看情况的,上头没有批文,他一个知县能做的事情还是很少的。

毕竟现在的灾情还没有达到严重的程度,只有真正达到易子而食,饿殍遍野,朝廷才会重视,到时候激起了民变,这才会想对策。

现在没有真正对当权人产生影响,所以说历朝历代的大灾大难往往是到了不可收拾的地步才会出对策。

人性就是如此,不影响到自己的话,永远不会去行动,大小榕树村同样也是如此,炙热的天气没有影响到大小榕树的村民和学生,所以说这些村头的舆论组有这么一个好的环境才能够说风凉话。

这也是很正常的,如今的荣耀已经成为了村民们的空调了,在大树底下纳凉八卦是夏天比较常见的避暑方式,但是能够吸引这么多的村民还是很难得,这也是因为荣耀把大部分的阳光都吸收了。

而地底的水分的话也纳入到了每一根藤蔓、树枝、树叶,甚至于树根都能够汲取地底十多米深的地下水。

此刻的荣耀在这种环境下,树高达到了惊人5米程度,次生树的也都是2米左右的。

树枝树叶扩展出来形成了一个巨大的遮挡面积,所以不论是院内还是院外都有不少人在纳凉。

不过院外的村民知道书院是圣贤之学的重要传承之所,因此就算聊八卦也是压低声音的。

毕竟他们的子女也有不少在里面读书,也要考虑到影响的,这就是榕树村百姓的一个特权所在,就近免费入学!

这也是为什么符安的声望与日俱增的原因,这也是榕树书院的一个办学的理念,还是要给贫困学子一个机会。

所以说当地的老百姓才会如此好说话,也是受到了圣人之学的影响,毕竟年复一年的在院外听学子们朗读经典,一些脑袋灵活记忆力惊人的妇女们已经倒背如流了。

曰若稽古,帝舜曰重华,协于帝。浚哲文明,温恭允塞,玄德升闻,乃命以位。

“他六婶啊,你都能背了?”

“听都听腻了,这是《尚书》虞书·舜典。”

“我家六子说四书五经当中《尚书》最难背。”

“历史书肯定难背啊,还是上古时期的历史,文章晦涩难懂,不过这也是入手文言文的基础。

背不下来的话,各种体裁的文章是没法写出来的,让你家六子把这些文字想象成我们的白话文……”

文学不分男女和年纪,在院外听课的妇女可能比院内学习打瞌睡的孺子学得还要深刻,但是因为生活和约定俗成的原因,所以也没法到书院学习。

除了交流读书的心得,这些妇女最多说的就是八卦了,毕竟读书这种事情还是太枯燥了,一般人还真聊不长久。

只是会多出一两个“奇葩”而已,接触多了,觉得读书是一件有趣的事情,加上没有机会读书就更加珍惜院外旁听的机会。

荣耀早就知道了建安的情况,一直也在行动,积极地寻找水源,水往低处水,所以要寻找水源就要去高处。

地底的水源开发的难度太大了,以目前的宋朝的科技水平根本就无法开发地底水。

而且还容易破坏地底的一个生态,加上现在荣耀这边的根系已经扩展稳定了,也没有多余的水给予稻田灌溉。

满足书院和村民的正常饮用水标准就不错了,更不用说灌溉农田,这需要的是一个稳定的水源!

福建素有八山一水一分田,丘陵地带的地形也使得福建不是产量的大省,每一分田都是从山里面刨出来的。

所以说福建的老百姓一直以来都是在这种艰苦的环境下生活的,更加明白农民的辛苦。

所以说荣耀让小黄带着张伯玉一起上山寻找水源,作为自己的树友,张伯玉已经跟荣耀产生了神秘的羁绊。

加上这些年的一个发展,张伯玉的次生树长势喜人,每次跟次生树进行一个感知的时候都觉得院子内那棵2米多高的榕树跟他是一体的一样,而且还有许多的神奇功能有待开发。

这个时候张伯玉从榕树身上感知到了山上可能有水源,要是寻找到了稳定的水源再通过一些方式引下山形成灌溉的话,建安的老百姓的稻田不是有救了吗?

知县张伦在海边使用官方钦定的《蜥蜴祈雨法》在祭坛上诵念祭文,可谓是把所有的文采都用上了。

而知县之子有神童之称的张伯玉则拉着好友包拯一道前往山上寻找水源,当然了,开道的是树友小黄,没有小黄的带路,他们想要找到也有些困难,小黄的嗅觉系统已经被强化了。

并且有荣耀的力量加持下,小黄的能力足以保护张伯玉和包拯,万不得已之下,小黄也只能强化自身,毕竟他可是正面对抗过巨蟒的中华犬!

自愿捐助网站

网站无广告收入,非盈利,捐助用于服务器开支!

怕迷路,可前往捐助页面加联系方式!

点击前往捐助页面>>
按 “键盘左键←” 返回上一章  按 “键盘右键→” 进入下一章  按 “空格键” 向下滚动
目录
目录
设置
设置
书架
加入书架
书页
返回书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