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历史军事

重生古榕树,庇佑一方百姓千年!

第三十九章 崭露头角

重生古榕树,庇佑一方百姓千年! 海黄木 26.81万 2025-04-09 13:04:12
网络小说网www.sw.kifor.cn,最快更新《重生古榕树,庇佑一方百姓千年!》最新章节!

第三轮每一个历史名人都在自身的才气之下都创作出了一首跟大海息息相关的诗词,毕竟有前面几轮背诵经典诗词的铺垫。

气氛上来了,他们本身又不逊色于汉唐时期的文人墨客,为了能吃鱼也是绞尽脑汁,各种诗词歌赋信手而来。

虽然不是千古名句,却也是对应主题了,此刻的他们也都没有过多的沉淀,苏家三父子还没达到才气巅峰。

不过作这类诗词还是没多大的问题,只是没法拿得出手,简单地说就是临时作出来的,按照他们的话,难登大雅之堂,不过这也是对于他们这种级别来说的。

到了“无名小卒”余小雨,作为这次海鲜盛宴的主厨和原料的提供者,本身不用他上来的,不过既然也是榕树书院的学生自然也是有资格的。

尽管是休学在家捕鱼的蜑民,却也是榕树书院出身,加上他也是荣耀的树友!

虽然没有激活天赋次生树,但是他却一直很努力,余小雨的努力,荣耀都是看在眼里的!

全场的目光都集中在余小雨身上,要知道三苏、包拯、张伯玉都是历史名人啊,都是自带光环的。

张伯玉虽然在全国和世界范围内不是很出名,但是在福建可谓是家喻户晓,与柳宗元一样都是一个城市的地标性的人物。

在后世都是有巨大的塑像存在的,被神化之后的当地父母官!柳宗元是柳州的太守,而张伯玉则是福州的知州!

“我……”余小雨感受到众人炙热的目光,紧张得无以复加,本身就是无名之辈,没有任何光环的加成。

能够进入榕树书院都是祖上的积德了,他的梦想也只是想通过读书改变命运,要是能够中举的话,那是自然再好不过的了。

在宋朝举人就有机会从政了,虽然起点比进士低,前途也不是很光明,却也能够得到了一个编制!

“小雨,别紧张,慢慢好。”符安知道余小雨很紧张,这个蜑民子弟对于大海的理解应该比他们更深刻。

“呼……”余小雨深吸一口气,脑中出现了大海的画面,还有与海盗搏斗的各种画面,此刻一片榕树叶子缓缓掉落在他手上,余小雨定眼一看,上面有一首诗词更合他意!

一雨纵横亘二洲,浪淘天地入东流。

劫余人物淘难尽,又挟风雷作远游。

“好诗,好诗!”

“气势磅礴,其中淘难尽似曾相识的感觉,用得太恰当了。”

苏轼不由得站起身击掌评价道,要知道苏轼的头衔很多,可谓是多才多艺了,能够得到东坡居士的称赞,余小雨这首七言律诗绝对不简单啊。

的确这首七言律诗是清代梁启超所作,全诗用气势磅礴的语言突出了作者心中的大志,展现诗人永不言败的浪漫主义情怀。

这也切合了余小雨此时的心境,所以说荣耀通过树叶传诗的方式与树友余小雨达到了某种神秘的联系,余小雨也通过这首诗奠定了他在榕树书院的地位!

“好,小雨这首诗你稍微书写下来,我将装裱挂入书院!”符安的话更让余小雨受宠若惊,此刻众多才子佳人,最终居然是他一个无名小卒摘得桂冠,而且餐桌上正中央那只锦绣龙虾也是余小雨的奖励!

“啪啪!”在场的学子都真诚地鼓掌,越是仔细琢磨这首诗越是觉得了不得,而且还是入书院没多久的余小雨作的,可见榕树书院真是卧虎藏龙啊。

冲天的才气汇入到了荣耀的身上滋养着他,在这种诗词大会上每一首名言警句的出炉都会给他带来丰厚的奖励。

这也是为什么荣耀会助小雨一臂之力的缘故,除了他本身就有这方面的诗意存在了,加上后世的诗词提前出炉,这也是一种古今之间另类的交流。

这也让小雨也拥有了次生树的存在,一颗小榕树在墙角慢慢生根发芽,等待着的是小雨全新的人生!

海鲜诗词大会结束,没有想象中的历史名人三苏、包拯、张伯玉夺冠,而是原先榕树书院丙字班的余小雨崭露头角。

这是出乎所有人预料的,而那首《大海遇雨》(原文《太平洋遇雨》)也被符安悬挂在书院上留存。

每个来书院浏览的人都能够看到这首诗,算是为余小雨打开了格局,有了符安的认可,余小雨的学业完全没有问题的。

只是目前来说,小雨还要去做渔夫,但是却不会忘记读书的,不论在什么环境下,只要不放弃自己的理想,那么天道都会推上一把。

海鲜诗词大会受到最大影响的除了余小雨,应该就是苏轼了。

毕竟这首诗借用了他的经典的《念奴娇·赤壁怀古》这首词,这首词是宋神宗元丰五年苏轼因“乌台诗案”被贬黄州已两年余。

全词借古抒怀,将写景、咏史、抒情融为一体,通过描写赤壁的雄奇景色,表现了作者对三国时周瑜谈笑破敌的英雄业绩的向往,抒发了他因功业无成而白发已生的感慨。

虽然这首词距离苏轼此刻还有几十年光景,但是让少年的苏轼提前听到了“淘难尽”三个字,肯定会加速《念奴娇·赤壁怀古》的诞生。

大江东去,浪淘尽,千古风流人物……

不管怎么样,海鲜诗词大会圆满结束,仓促举办的一场诗词大会,却能够产生这么深远的影响。

出现了经典的诗词,这还是很让人期待的,气氛到了,自然会有大作出现,文学就是这么奇妙的东西。

这也让诗词大会成为了榕树书院的常态,当然了,也没有具体举办的时间,只要有这方面的契机的话,随时举办都行。

余小雨离开了榕树书院,让众人有些失落,还想跟他多多交流一番,毕竟能作出这类诗词,这应该有多大的志向啊!

毕竟是梁启超的作品,要知道梁启超可是近代维新派的代表人物,著名的思想家,成就还是很大的,历史书上的常客啊!并且被毛伟人评价为最有号召力的政论家!

余小雨能够与荣耀一起共鸣出这首诗,也说明小雨的志向还是很大的,并不完全是荣耀把诗写在树叶上的。

而是要身为树友的余小雨能够在此时共鸣创作出这首诗,简单地说,这首诗是被提前创作出来的,并不算是抄袭,毕竟余小雨和梁启超先生相距九百多年……

自愿捐助网站

网站无广告收入,非盈利,捐助用于服务器开支!

怕迷路,可前往捐助页面加联系方式!

点击前往捐助页面>>
按 “键盘左键←” 返回上一章  按 “键盘右键→” 进入下一章  按 “空格键” 向下滚动
目录
目录
设置
设置
书架
加入书架
书页
返回书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