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历史军事

重生古榕树,庇佑一方百姓千年!

第十一章 读书热潮

重生古榕树,庇佑一方百姓千年! 海黄木 0 2025-04-09 13:04:01
网络小说网www.sw.kifor.cn,最快更新《重生古榕树,庇佑一方百姓千年!》最新章节!

读书是寒门学子阶级跃进最容易也是最难的一条路,如今榕树课堂有了优质的师资力量。

在这里读书,他们发自内心的想读书,没有厌学的心态不说,而且还很舒服。

连一些大人们也都偷偷地在院外听讲课,除了好奇之外,也是这里太凉快了。

2级的绿意盎然把80米范围内变成了一个26度左右人体最舒适的环境。

湿度、温度都恰到好处,而且还把阳光给遮住了,让学子们免受高温的侵袭。

光是这一点就让村民们啧啧称奇,都在后悔当初没有在院子内种植榕树。

不过也正是如此,让城东村掀起了种植榕树的风潮,一般的榕树长成的时间还是很长的。

无法像是荣耀一样,5年时间就已经长成能挡风遮雨的参天大树的。

但是榕树成为了村民们遮阴纳凉的理想场所却是再正常不过了。

其实对于荣耀来看,榕树的待遇在接下来的日子内越来越好。

也是因为他培育了一帮读书人,不论是在古代还是现代,读书人都是掌权人。

一句话都能改变人的一生,何况是树的一生了,同样的一些享受过榕树遮阴福分的学子也通过自己的权利为榕树的发展做出了贡献。

比如说后世能有这么多的千年的榕树留存于世,很大程度还是官方和民间的通力合作。

历史上张伯玉在做福州太守之时就大力鼓励民间种植和保护榕树,除此之外很多地方的官方也知道绿化的重要性。

虽然没有研究出树木能吸收污染物和二氧化碳,从而释放出氧气的科学论据。

但是绿树成荫的城市居住在这里的话,心情都会愉悦不少,总不能觉得生活在光秃秃的城市就舒服吧?

此刻榕树下绿树成荫,绿意盎然的技能释放之后,就算是盛夏时节,树底依然凉爽异常。

符安作为老教谕为建安的教育事业奉献了一生,临老了看到建安神童辈出,又是受人之托,因此打算来重新开设私塾。

没想到院子内坐满了上百名孩童,看到这个阵仗,符安起初吓了一跳。

但是也觉得城东村的孩童都喜欢读书自然是好事,所谓有教无类,符安自然不会嫌弃这些孩童。

而且院子的主人都同意,所以他也没说什么,可是人资质有限,符安的精力也有限。

符安一开始就约法三章,对于课堂的纪律性看得很重。

尽管有上百孩童,却无一人敢于在课堂上喧闹,因为一旦违反的话,符安就会记上小本子,三次过后离开榕树私塾!

“投我以木瓜,报之以琼琚。”符安拿着诗经朗读道。

上百名孩童齐声跟读道:“投我以木瓜,报之以琼琚。”

这也是城东村的孩童第一次读《诗经》,此前都是抱着半部《论语》不解其意的朗读。

尽管不解其意,却觉得圣贤书蕴含着大智慧!

“先生,学生知道木瓜之意,却不懂琼琚是何物?”

先秦时期的这首《木瓜》朗朗上口又含有了人生的哲理,对于孩童来说还是很有教育意义的。

“伯玉,你解释下。”张伯玉年龄较大,也坐在榕树下的第一排,作为符安的亲传弟子,张伯玉早就熟读四书五经了,木瓜自然也知其意。

“是,老师。”

“你将木瓜投赠我,我拿琼琚作回报。不是为了答谢你,珍重情意永相好。”

“值得注意的是,这个木瓜并不是我们当地的木瓜,而是一种灌木,琼琚则是美玉之意。”

张伯玉解释得很仔细,因为在闽有原产的木瓜,虽然百姓没有规模化种植,但是也作为一种野生的水果食用。

“好,解释得很好,现在由你们的学长张伯玉带领你们继续诵读诗经!”

符安还是很老道的,让张伯玉等学长教授这些孩童。

不仅能增加自身对于经典的感悟,最重要的还是能把精力用到最重要的地方。

房屋内,李清清正在奋笔疾书,符安经过这些日子的谆谆教诲,历历在目。

符安在教学的初期发现李清清的弱项还是书写的字体不正,没有大家风范,似乎刚入门的感觉。

因此符安拿出了平时临摹颜真卿楷书的《颜鲁公集》让李清清抄写。

颜体在宋朝还是影响很大的,也是比较常用的书法字体。

“清清,怎么样了?”符安进屋看着李清清书写的《颜鲁公集》颇有几分颜体的风格了。

这才几天啊,李清清就能模仿出唐朝大书法家颜真卿的神韵了,尽管略显粗糙,却已经非常不错了。

“请老师斧正。”

“很好,有颜体风范了,看来你很适合楷书。”

符安之所以让李清清模仿颜真卿的楷书,也是对比过李清清的笔迹和书写的风格。

此刻强化学习了几天之后,这么快就成效也是他没有想到的。

老怀安慰的符安抚摸着花白的胡须,赞道:“孺子可教也!”

接下来的几日,李清清依然是以练字为主,读书为辅。

一手好字是读书人的必备技能,李清清的过目不忘的能力在年少时极为突出。

所以四书五经各类经典都能熟读了,但是书法的话,就不是靠死记硬背了,只能靠不间断的练习,除此之外,别无他法!

李清清和张伯玉以前在榕树底下主要是读书,练字的机会很少,也不会像是符安一样针对性的强化学习。

毕竟张伯玉也是少年啊,不是专业的老师,因此没有注意到李清清的字其实很丑……

荣耀也发现符安对于张伯玉和李清清还是细心呵护的,也有针对性的教导。

特别对于李清清很看重,没有觉得她是一个女童就有歧视,思想还是很前卫的,这跟他年过古稀的年纪实在有些不搭。

可能符安也是觉得李清清是一个难得的读书苗子,起了爱才之心。

而且当时程朱理学还没有在士子当中传播开来,或者说还没有自成一派。

对于女子的各种限制性也不大,相对宽松的环境下,也让李清清在后续的话也不会有这么大的压力。

毕竟盛唐气象明珠在前,包容开放的环境下也会影响到宋朝。

此时的北宋大部分的制度和人文学科都是以唐朝为模板的,相对来说社会风气还是挺开放。

自愿捐助网站

网站无广告收入,非盈利,捐助用于服务器开支!

怕迷路,可前往捐助页面加联系方式!

点击前往捐助页面>>
按 “键盘左键←” 返回上一章  按 “键盘右键→” 进入下一章  按 “空格键” 向下滚动
目录
目录
设置
设置
书架
加入书架
书页
返回书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