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七章 状元之女
“清清要入选童子科?她读过书?”张伦这两年也是顺利升任建安知县。
虽然主簿到知县只是一步之遥,可是往往许多人一辈子都只能原地踏步。
张伯玉如实说明了情况,这些年如何把塾师教授的四书五经、诗词歌赋等知识原封不动地传授给李清清的事情都说了。
“父亲大人,清清的才气过人,真是巾帼不让须眉!而且你看……”张伯玉把近期李清清做的词给张伦过目,他瞬间眼睛都直了。
光是这首词就足以惊艳绝伦,而且官家是最喜诗词歌赋的!
“不愧是状元之女,才气纵横!”张伦觉得最难能可贵的是李清清才9岁,这完全是神童啊!
可是张伦还是有私心,要是他也推荐李清清入选童科,作为推荐官他也要承担很大的责任,毕竟李清清是一介女流!
何况李清清要是在御前大放异彩的话,自己的儿子张伯玉怎么办?
“父亲大人,清清此行去东京主要还是看望李伯父!”
“李威?对啊!我怎么忘了啊!”满打满算李威离开建安已经有4年左右了,李清清思念父亲也很正常。
“好,我上报!”张伦觉得凭借这首词就足以推荐了,毕竟这首词一般的进士都做不出,何况是9岁的女娃娃了,堪比神童蔡伯俙。
宋真宗时期,四岁的蔡伯俙就中了童子举,并且任秘书省正字,在当时可谓是轰动一时。
如今过了十多年还没有可比肩的神童!
蔡伯俙也是福州人士,可见福建人杰地灵,神童自古就有。
几日之后,李清清、张伯玉被推选为一等童生,择日将前往东京参加殿试,由宋仁宗赵祯亲自出题考校!
宋朝对于神童十分重视,殿试表现好的话,直接赐官赐进士出身都是可能的,而且这也是有先例的。
“清清,你通过了,已经张榜出文了!”张伯玉立马把好消息告诉李清清。
9岁的李清清继承了母亲的美貌,温婉可爱,并且有书卷气的加成之后比同龄人更灵动出众,光是颜值上在“皇帝面试”上就有印象分的加成!
“谢谢。”一切尽在不言中,李清清知道这次多亏了张伯玉,没有他父亲张伦的认可,他又如何会被推选。
此刻李清清和张伦依然在榕树下吟诗作赋,期望能在童科上一举夺魁!
而此次童科的竞争压力极大,全国挑选了上百名的神童,而这上百名又会被刷到一大半。
真正到东京的神童十不存一,而在王安石变法前,不论是童科还是科举都是延续了唐代的制度进士科考帖经、墨义和诗赋。
所以说诗词歌赋强悍的话,考试的把握就大,这也是为什么唐诗宋词留传千古的原因,从科考的内容就不难看出当时的人以声韵为主。
县试是走个过程,张伦一句话就行了,可是州试、路试、殿试就不是他一个知县说了算的。
就算是李威来了也不能徇私舞弊,李清清要到东京开封府参加殿试,接下来还有得考了,童科简单地来就是科举。
只是年龄有限制,15岁以下的少年,除此之外,难度不比科举低多少。
宋朝讲究的是少年强则国强,重文轻武,极其推崇诗文辞赋。
因此对于神童极为重视,这才会有皇帝亲自出题殿试少年的童科殿试。
钦点神童往往仕途一帆风顺,这也是为什么全国各地都推选了这么多的神童缘故,这是一飞冲天的机会!
这段时间张伯玉直接不去私塾了,每天都跟李清清在榕树底下修习帖经、墨义、诗赋。
对于拥有过目不忘能力的两人来看,帖经、墨义都是小菜一碟。
而诗词歌赋不单单是记忆和书写能力了,灵感也是其中之一,要知道佳句偶得之,还是看天分的。
离李清清、张伯玉离开的时间越来越近了,李清清要到福州先行参加州试和路试。
通过之后才有机会到东京,福州的考试是认定李清清是以何等的童生的成绩面圣。
张伯玉此前就通过了州试路试已经确定是一等童生了,现在主要是李清清能不能达到二等以上,如果三等的话,那么就没资格面圣!
“清清,不用紧张,按照平时来就行了。”张伯玉为了让李清清适应考试的氛围,直接模拟考一次,帖经、墨义、诗赋全部来一次。
“好!”李清清端坐着,等待着张伯玉出题,毕竟张伯玉参加过童子科的州试,还拿到了福建路一等童生的成绩,所以说对这方面的套路还是很明白的。
完全是还原了上次州试的考题,最终李清清的成绩不下于张伯玉,而其父张伦评价李清清有千古第一才女的风范!
而如今李清清最大的名头应该是状元李威之女!
一月之后,张伯玉的突击训练,让李清清信心十足,不过这也是她一次出远门。
尽管只是去福州,距离建安步行需要四天时间,骑马的话至少要两天左右,沿途上还是有危险的,特别李清清一个女孩子家家的。
张伯玉虽然擅使剑,却也只是强身健体,学唐汉代文士罢了。
防身自保尚可,保护李清清的话,遇到一些歹人很容易出现问题。
加上张伯玉和李清清都是官宦子弟,很容易被人盯上,因此张伦让手下去找了熟悉的镖局派遣了一支专门保护人身安全的镖师队伍前往。
一路上有个照应,而不让建安县衙的手下去保护张伯玉这个公子哥,主要还是县衙本身人手不足。
而且没有公事的话,不能随意离开属地,还不如花钱请专业保安。
镖师他们对于这条路的情况也很熟悉,沿途的劫匪也要给他们面子,毕竟大家都要吃饭。
“荣荣,我们要去福州了。”李清清一直把自己从小种下的榕树当做是知心朋友一样,习惯在榕树底下读书写字、下棋抚琴。
在榕树附近,她感觉到内心很平和舒适,能全身心投入到别人觉得枯燥的读书写字上,这也是她进步这么快的原因。
“咦,这是?”荣耀一直在观察李清清和张伯玉,作为树友,他们的状态他一清二楚。
如今他们内心的小树苗已经生根发芽,拥有了各种的能力,四书五经都在他们的肚子里。
可谓腹中有乾坤,不论是什么考题他们都不慌,可是很多时候会遭遇一些意外。
这也是李清清第一次远门,荣耀也是很担心他们,因此给他们两个各自留了一片金色的榕树叶子,惹得李清清讶然不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