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其他类型

诸天摆渡:开局碧眼方瞳

第九十六章 仙人献果

诸天摆渡:开局碧眼方瞳 狎世郎 47.88万 2025-04-09 12:48:10
网络小说网www.sw.kifor.cn,最快更新《诸天摆渡:开局碧眼方瞳》最新章节!

小旗官步伐虽急。

却隐含着一份无法掩饰的深深懊悔与决然。

行至半途。

他忽地驻足止步,回首望向玄静轩,声音中饱含恳切与哀求,徐徐开口说道:

“玄老先生,如今千户大人身陷囹圄,生死未卜,晚辈斗胆恳请老先生施以援手,不仅为解救千户大人于水火之中,亦为老先生您自己考虑!”

…………

茫茫荒原之上。

王伊祁敏锐察觉到身后追兵的动静渐止,嘴角勾勒出一抹冷笑。

他手中的匕首微微用力,轻轻一紧,使得潘醉南更深刻地体会到无常的逼近,同时他压低嗓音,对潘醉蓝说道:

“潘千户,看来你的部下对你并非言听计从,甚至没把你太过于放在眼里……

现在不妨与我聊聊吧,谈谈为何要在城门对我设下伏击,以及那颗牛头与雁翎刀的事。”

由于锦衣卫内部,对于是否应该铁血无情地对王伊祁穷追不舍,进而追拿之事,生出微妙的分歧。

故而产生了一刹那的决策犹豫。

这犹如江面浮冰瞬间裂开缝隙

使得原本应该紧密如影随形的追踪之势,露出瞬息即逝的破绽。

众让王伊祁趁此良机,凭借其机敏敏锐,恰似狡兔逃脱鹰犬之爪,巧妙地利用这短暂的时间窗口,逐步拉开了与身后追兵的距离。

尽管锦衣卫依旧气势汹汹。

但到了此刻却已然无法捕捉他的行踪轨迹,只能望着一片空荡荡的风中尘埃哀叹。

当然。

这注定无法持续太久。

毕竟对面也同样有着一名术士存在。

在潘醉南的心中,怒火犹如炽热熔岩般翻滚不息,他愤懑地暗自咒骂那些麾下的锦衣卫皆是酒囊饭袋,怎会愚钝至斯。

难道他们不明白,此刻敌人没有了后顾之忧,自己反而会陷入更为凶险的境地吗?

莫非这帮家伙巴不得目睹自家千户命丧黄泉,好自己扶摇直上于青云之巅?

然而。

无论内心中的愤懑之情如何像是翻江倒海一般翻涌。

潘醉南面上却仍需应对眼前之事,那个胆敢将他擒来的王伊祁,此刻正以冷峻目光与自己相对。

他原本打算,欲先以一番客套之词周旋,并进行铺垫,再借机将此前未能道出的劝说话语全盘托出。

岂料未及潘醉南张口。

王伊祁早已不耐其烦,一把寒光凛冽的匕首瞬间刺入了他的大腿,痛入骨髓,无声的哀鸣响彻于其心扉。

相同的情形。

只是易地而处、角色互换,且这位新上戏台的优伶,似乎比自己原先更为残忍、更为嗜血!

潘醉南遭刺之后,尚未来得及细思,便觉一股前所未有的诡异感油然而生,席卷于他全身。

那匕首不仅割破肌肤、切割血肉,更仿佛蕴含看一股难以名状的力量,此刻正沿着伤口缓缓抽取他的鲜血。

犹如民间传闻中食象的巴蛇,正贪婪地慢慢吸吮着他生命之中的精华所在。

疼痛之中。

更伴随着令人毛骨悚然的阴冷气息沿血脉逐渐蔓延,仿佛要将他的生机一丝一缕地剥离殆尽。

王伊祁嘴角噙着玩味的笑意,轻声说道:

“我这个人向来是说一不二,早前既然承诺过让你留有生机,此言如金、掷地有声,绝不背弃。”

话音未落。

他手腕轻抖,那柄深入潘醉蓝大腿骨之中的匕首被稳稳拔出,虽然没有一丝血珠溅起,但空气中却还是迅速地弥漫起淡淡的血腥之气。

待一切完毕。

王伊祁面色如常,继续说道:

“但你要记住,我虽仁慈,却不容欺骗。这活命的机会与你而言来之不易,你若心怀异念,意图玩弄什么花招……呵呵,我劝你最好不要尝试。”

这都是我的词儿啊!

潘醉蓝面容扭曲,牙关紧咬,额角上豆大的汗珠滚滚而下,显然是正在竭力压制住那股自伤处涌来的锥心刺骨之痛。

他强忍痛楚,声音虽然微弱,但是却也字字分明清晰,娓娓道出了自己等人原本所追寻的“仙人献果”之秘事。

潘醉蓝气息微喘,语调之中满溢着无法言喻的苦楚与决绝,说道:

“此事千真万确,我句句属实,对阁下本就没有丝毫加害之意,恳请高抬贵手,饶我一条性命。”

此时。

尽管他大腿仍然血流不止,但其目光却始终未离开过王伊祁分毫。

作为一名玄学术士。

王伊祁此刻居然也破天荒的,不禁生出了“封建迷信,误人害命”的念头。

纵然科学教育的普及与现代化进程的推进,能够大幅度削弱迷信封建迷信带来的负面影响,然而其潜藏的社会危害与流毒,却实难彻底拔除。

在他原本的世界里。

便远有于近代欧洲出名的“塞勒姆女巫审判案”震惊世人。

它揭示了当迷信观念操控公共舆论与法度系统之时,将引发大规模恐慌,酿成无数冤假错案的发生。

而在华夏本土,则也近有“水猴子事件”混淆视听,使得人心惶惶,产生恐慌情绪,导致了诸多悲剧上演。

未料今日。

自己竟亲身遭遇了此类奇谈。

只是并非被视为灾厄,反而被视为祥瑞。

王伊祁剑眉微挑,他徐徐开口,语调里夹带着一丝戏谑与感慨,缓声说道:

“潘千户,莫非以为这大明朝至今仍固守旧制,帝王一言九鼎,能左右仕途进阶、飞黄腾达,乃至于荣辱浮沉之事?

难道不是早已改弦易辙,实行了由议会立宪的二元君主制……皇权虽尊,岂还能如古时那般,天下之事,皆由帝王一言而决。”

追溯至万历年间。

张居正力推改革,已然早早在大明朝确立了以世袭君主为国之象征,首辅执掌朝政、担任首脑,并对君主负责的制度。

待张居正死后。

皇权虽然有所反扑,但其留下来的制度根基却犹然存在,成“实君立宪”之态,君主仍拥有实权,可钦点内阁诸臣。

只是立法之权依旧归于议会,君主仅享有否决权而已。

直至崇祯年间。

大明本土陡掀巨澜。

一场声势浩大的农民暴动如狂飙突起,在短时间之内便几乎席卷了中原腹地。

与此同时。

塞外鞑靼诸部狡黠,勾结东瀛倭寇,导致边烽连绵,可谓天下大乱,直令乾坤倒悬,神州版图几欲倾覆于浩劫之中。

于此之后。

大明王朝便是全然步入“虚君实相”之局,朝廷宏图大策的决断权实操于首辅的手中。

而君主则退居象征,仅为国朝法理上的至高尊者,颁布律典而已。

自愿捐助网站

网站无广告收入,非盈利,捐助用于服务器开支!

怕迷路,可前往捐助页面加联系方式!

点击前往捐助页面>>
按 “键盘左键←” 返回上一章  按 “键盘右键→” 进入下一章  按 “空格键” 向下滚动
目录
目录
设置
设置
书架
加入书架
书页
返回书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