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三十六章 疑团
大明王朝的户籍制度繁复严谨。
以人之职业为经纬,将黎民百姓大致划分为民、军、匠三大类别,并进一步细分诸多分支,佥拨特定人户承担特定差役。
其中民户便包含儒生、医师、阴阳师; 军户囊括校尉、力士、弓手、铺兵; 匠户则包罗厨役、裁缝、马船之类。
而阴阳户所从之事,源出华夏阴阳家一脉,专司祭祀、卜筮、编纂历法、主持禊礼。
为培植并规范此等特殊职业群,大明于各级行政区划——府、州、县内设立阴阳学,作为官办学术机构。
尤为府级之地,更设有一名阴阳正术,实打实的秩从九品。
潘醉蓝所提及的老头,便是贺州西部洛山府在职的阴阳师。
其对于观星宿、相人面皆是好手,诸如测方位、识灾异、觅风水等等,亦是无一不精。
此次他们进山后能准确找到此地,便是受此人相助。
与此同时。
潘醉蓝也没有闲着,开始率众踏入犁刀村深处。
而眼前之景令人胆寒。
进得村来,只见道路两侧残雪斑驳,其间散落着片片血痕,家家门户洞开,屋内家具歪斜,锅灶冰冷。
官兵们策马缓行,视线所及之处,皆是一幕幕惨烈景象:
有人横尸街头,有人倒卧田间,有人倚靠屋檐,无一不是身遭重创,面目扭曲,死状凄厉。
那些曾温暖的棉衣如今浸透了冷凝的鲜血。
一只孤零零的狗儿蹲在半塌的墙壁旁,哀鸣低沉,眼神中满是惊恐与迷茫,似乎在诉说着这片土地上不久之前爆发的激烈突袭与血腥火并。
锦衣卫们目睹此情此景,众面色愈发凝重。
一行人行至一户人家门前。
便见一名中年男子仰面躺地,手中紧握一杆春田步枪,虽已气绝,双目之中却仿佛尚存一丝得意之色。
“这是鲁阿三?”潘醉蓝看着这具死尸,眼里放光,顿时翻身下马查看了起来。
贺州西部现在的绿林豪杰或叛逆势力中,不算依旧拥有很强动员潜力的白莲教,便是居阴山首屈一指。
这条大鱼,他盯了很久,前番行动中几乎将之擒获,对居阴山中大小头目了然于胸。
一枪毙命。
弹头直透心脏。
这具尸体身上的伤势很明显。
潘醉蓝很快就断定烈死因,他望向一旁的锦衣卫小旗官,出声询问道:
“这崇山之中,往日可还有其它哪股势力盘踞?”
那小旗官反应敏捷,匆匆上去,答道:
“启禀千户大人,据早先寻村民所前的情报所示,白莲教一支残部,似乎先前曾是匿身于此山中。”
潘醉蓝闻之,剑眉微蹙,对‘似乎’二字颇为在意,应道:
“似乎?”
小旗官连忙改口,称说肯定。
“那看来是狗咬狗了。”潘醉蓝说着又步入了那间布满弹孔的屋舍,笑着说道:
“下手够狠的,这屋子莫不是那白莲教头领的居所。”
又过片刻。
待得潘醉蓝一伙人离开此地,继续深入,便又见到了更多尸首。
比如纪朝贵、陈滔,欧阳青烈。
这三人皆为居阴山的首脑人物。
其中纪朝贵与欧阳青烈,还试图效仿曾经的“四乡帮”其二的做法,欲投诚于他。
可惜太晚了。
那时候锦衣卫手下的狗已经够多,潘醉蓝便出尔反尔,想将居阴山一伙全部吞下,尽数换为功劳和现银。
如果功成,他现在已经在东林党人手中,取得了贺州西部空闲的卫指挥使之位!
但未料遭遇对方顽强抵抗,加之突降大雪,使得行动受阻,居然被这群家伙逃进了山里。
潘醉蓝将此视为耻辱,怒调遣了五个百户出去,对居阴山原址展开大规模清剿,立誓犁庭扫穴、鸡犬不留!
而眼下。
这些他本想一个一个手刃的匪首,居然悉数丧命于此,大当家纪朝贵更是狼狈的被人割下了头,又随意弃置于地。
面对如此局面。
潘醉蓝再次将目光投向了那名小旗官,语调低沉,字字如锤,再度质询道:
“你可确定此山中的白莲教仅仅是残部余孽,而非昔日伪自在天国的主力军所在?”
白莲教不同于居阴山匪帮。
他胜在思想上,胜在零碎上,胜在每一个穷人都有可能成为教徒上,胜在广布教义,汇聚成一股浩荡之势。
但唯独不会胜在战力上。
如果其每一支残部余孽,都有不说胜过居阴山匪帮,只说能够比肩,那第二次‘南北战争’或许就要再次打响了。
面对潘醉蓝的逼问,小旗官面带困窘之色,支吾良久,最终给出一个模棱两可的答案:
“应当是……”
话音未落。
潘醉蓝早已按捺不住胸中怒火,陡然一掌抽出,直打在小旗官脸上,他厉声怒斥:
“非‘似乎’,即‘应当’!尔等食朝廷俸禄,究有何用?”
语毕,潘醉蓝愤然拂袖,背身离去。
锦衣卫一行人继续深入白莲教据点腹地,终至犁刀村的中枢所在。
——那座供奉十二老母朝无生的庄严肃穆的庵堂之前。
虽然沿途所见,皆是尸横遍野。
但潘醉蓝并未因有丝毫松懈,依旧谨慎的遣出斥候先行探路,确保队伍行进无虞。
故而待他步入庵堂之内,一具异常的尸体赫然映入眼帘,被特意置于中央,引人注目。
这具尸体亦是惨遭斩首,不过相较于早前发现的纪朝贵,其死状更为可怖。
头颅上的舌头已被割去,而身子的胸膛处,则再次出现了那道邪异莫名的符箓。
“此乃何人?”潘醉蓝抽出用来撬开头颅口腔的绣春刀,径自坐在一旁的蒲团上。
小旗官似已从先前的教训中汲取了教训,此时回应得果断清晰,声如金石:
“回禀千户大人,此人正是此地白莲教的领袖查克,乃殷人之后,平素自诩为尊者。
据山下村民所述,查克本为村中一闲汉,非白莲教徒出身,然其舌灿莲花,能言善辩,竟成功收服一批南北战争中存活下来的白莲教老卒。
随后四下传教,直至被官府追缉,方遁入山林,建立起这一支白莲教势力。”
小旗官这次的回答详实,令潘醉蓝心中略感宽慰,但他眉宇间的疑虑却反倒愈加深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