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历史军事

我的反贼父亲,从淮南第三叛开始

第五十一章 文钦意向

我的反贼父亲,从淮南第三叛开始 我家的鲤娘子 0 2025-04-08 11:19:57
网络小说网www.sw.kifor.cn,最快更新《我的反贼父亲,从淮南第三叛开始》最新章节!

二人相谈时间不长,在文钦走后,蒋班就遣一个信得过的人回去找诸葛诞传话了。

与此同时,还有一个人也和文钦一样,因为朱异这件事,很是担心自己的安危。

这个人也不是别人。

就是唐咨。

唐咨也害怕。

他和文钦一样都是投降到吴国的魏将。

文钦所担忧的事,唐咨同样担忧。

这时,唐咨也想到了诸葛诞。

但唐咨没急着去找蒋班说,唐咨打算再等等,再看看往后的战况。

如果诸葛诞实在不行,投靠过去也没什么用,在吴国…大不了认怂…不要脸就是了。

说白了,唐咨就是在等诸葛诞的的优劣,跟着诸葛诞干有没有前途。

再看诸葛诞,诸葛诞当天晚上就收到了蒋班的来信,得知文钦有投靠的倾向。

诸葛诞立马就想到,文钦会这么快下定决心,是因为孙綝杀朱异这件事刺激到了文钦。

虽然文钦已经答应了诸葛诞的的招揽。

但现在对诸葛诞来说,文钦的投靠也不是那么重要了,因为他们眼下的大敌还是魏军,而非吴军。

要不是孙綝的的这一顿瞎操作。

此时,诸葛诞或许都已经在谋划针对吴军的计策了。

但现在,诸葛诞和吴国迫于压力,再度蜜月,共抗魏军。

……

孙綝杀朱异这件事,对敌我双方的影响都很大,贾充自然是高兴坏了。

陆抗等吴国将领则是斗志全无,就连全怿也都没心思去关注诸葛诞了。

最为气愤的还是丁奉和陆抗。

丁奉对孙綝是很早之前就不满了,现在又搞出了冤杀朱异这件事,惹的丁奉满腹怒火。

也就是陆抗等人按住了丁奉,不然丁奉都要回去找孙綝“理论”了。

吴国将领经此一事后,肯定是没法全心全意的对抗魏军了。

虽然局势看起来还是力均势敌,但实际上诸葛诞和吴国联军已经不是魏军的对手了。

贾充倾尽全力全攻,诸葛诞、吴国联军绝对顶不住。

贾充没有发起强攻,是为了等一个能以最少代价,歼灭敌军的机会。

而这个机会,孙綝会给。

……

同一时间。

颍川郡。

王基的踪迹出现了,他带着将近四万人,入驻了颍川郡北部的阳城。

从这个位置就能看出来,王基是采取了司马昭第二个选择,遏制住不让诸葛启北上。

既然是要遏制住诸葛启北上的道路,那自然就不能只守一个阳城。

王徽带兵支援过来了,手上兵力也多了。

王基派儿子王徽,带八千步卒驻扎在阳城东面,其中两千甲士,战斗力不可谓不强。

同时,王基还另派兵,占据了偏西的父城,这个城没有望风而降。

加上他城中本来就有的兵力,得有将近一万的兵力。

王基这一顿布防,基本上是把诸葛启的势力锁死在了颖川郡中南部。

诸葛启暂时也不打算往北打,虽然投降的很多,但诸葛启并没法实际调动。

他们无非是觉得形势所迫,暂时投降罢了,诸葛启一旦弱视,他们就会毫不犹豫的反叛。

这话,钟毓、钟琰、以及荀恺,都没少提醒诸葛启。

诸葛启自然知道,在钟毓的建议下,诸葛启自领颍川太守一职。

文鸯为中尉,管军务。

刘智为郡丞,管政务。

诸葛启本就是自领的,也就懒得管什么能不能在家乡当官的规矩,直接任命。

荀恺为阳城县令。

钟毓为长社县令。

但长社城内军务,诸葛启负责,钟毓只管政务。

诸葛启也是毫不吝啬的任命李远为阳城县令。

李途为父城县令。

对李远和李途的任命也是表明诸葛启要拿下这两地的决心。

告诉钟毓,及其那些望风而降的县令们,我诸葛启的目标不止颍川。

同时,对那些投降的县令但诸葛启还没拿到手的人,诸葛启也打算给他们好处。

但,官职升无可升了。

诸葛启这几天正在发愁这件事呢。

……

正好,钟毓来了。

钟毓也在忧愁此事,他来找诸葛启,就是因为钟毓已经想到了一个不是办法的办法。

钟毓对诸葛启说:“封侯。”

“啊?”

诸葛启一愣。

和一愣的诸葛启不同,钟毓却是捋着胡须笑呵呵的说道:“得到最新消息,司马昭前几天在京师大杀特杀,不少朝臣都因为一句话就被杀了,甚至是全家都未能幸免,你说…这件事对我们是不是好事?”

诸葛启恍然大悟:“此事必然会让那些已经投降,但还未交出城池兵权的人彻底投向我们。”

“没错。”

“那封侯…又是?”

“伪造即可,图的就是名,我亲自操笔,再写一份檄文送往颍川各地,不说百分百,最起码也有七成把握,能成。”

见钟毓信心十足,诸葛启点头同意了钟毓的计划。

其实并不需要诸葛启做什么,钟毓过来和诸葛启说这件事,只是怕诸葛启猜忌他。

有一说一,钟毓想的还真到位,情商挺高的。

钟毓在回去后,就提笔写了一份檄文。

全称是,讨司马昭逆臣檄文。

上面着重写了司马昭前几天大开杀戒的事,当然,怒骂司马家的篇幅也不小。

钟毓还是挺有才的,写的很不错。

钟毓这份檄文说是檄文,其实就是主要就是写给颍川境内人们的劝降信。

钟毓写完后,就散发了出去.

不过三天,檄文内容就被王基得知了。

对于司马昭因为一句话就滥杀的事,王基也觉得不好,但他并不在京师,操心那事也没用。

又过了三天,不少县令皆回信表示愿意投降。

这些县令收到的不仅是檄文,还有诸葛启和钟毓以郭太后名义伪造的诏书,许诺他们侯位。

他们一方面害怕司马昭,一方面还有利益,扛不住根本扛不住。

全选择投降。

他们依旧是原来的官职,诸葛启并没有派人去接管,因为诸葛启没有多余人手,在钟毓的建议下,诸葛启让他们把各自家眷全送到了长社。

如若不愿,就算假意投降。

结果还好,全都照做。

至此,诸葛启也总算可以暂时松口气了。

郡内形势还算良好。

诸葛启现在着重针对的方向是舞阳。

王基带着大军在北,无法兼顾南面的舞阳,倒是给了诸葛启打下舞阳,威逼汝南郡的机会。

诸葛启也知道,就是打赢了王基,就算是打到了洛阳盆地,自己也打不下来身为都城,城高墙厚的洛京。

倒不如蚕食汝南,先占据一个基本盘,有纵深,可撤退,不至于会一败就涂地。

诸葛启敕令李远和李途积极募兵、练兵,诸葛启是一点不敢松懈。

才占据长社二十天的时间,就已经在征募了将近三千人。

而且,这可不是乌合之众,是有甲胄穿,有武器拿的军队。

虽然战斗经验不如正儿八经身经百战的魏军精锐,但也不是能轻视的存在。

长社。

钟毓来见诸葛启,见诸葛启眉头紧皱,不由发问:“公子有烦心事?”

诸葛启说出了进一步逼近汝南郡的意图,以及对舞阳的犹豫。

钟毓问:“这是君侯的意思吧?”

诸葛启点点头:“我父亲所言不无道理,占据汝南,可三地连成一片,有更长的纵深,不至于会一败就涂地。”

钟毓觉得确实有道理,就说:“想要我打下舞阳绝非易事,相信公子也知道,此地曾是司马懿老贼的封地,虽然司马懿并未来过,但城墙也被修的极为坚固,想要强攻打下来,很难。”

诸葛启也知道这点,所以才眉头紧锁的。

“那怎么办?”

“要想攻克,还需劝降。”

自愿捐助网站

网站无广告收入,非盈利,捐助用于服务器开支!

怕迷路,可前往捐助页面加联系方式!

点击前往捐助页面>>
按 “键盘左键←” 返回上一章  按 “键盘右键→” 进入下一章  按 “空格键” 向下滚动
目录
目录
设置
设置
书架
加入书架
书页
返回书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