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03章不要急,也不要怕
来到工作室时,林岁夏发现林韬和周奇又在自各忙活。
她也坐到了自己的泥登前,继续没有完成的天际壶。
林岁夏知道,蛐蛐不在了不重要,紫砂壶的品质不好也不重要,重要的是,紫砂壶还在,不管过了多久,以什么方式,它都不会消失。
所以,她也不能停止。
不知道是不是这一个暗示,林岁夏反而发现自己的心在比以往时候还要静。
做壶盖做壶钮做壶把做壶嘴……林岁夏用工具耐心地按林韬教的办法一点一点完成。
这些过程她不再追求速度,精益求精,花了不少时间。
直到老唐送来午饭,她才停下来休息。
“是不是视频效果不太理想?”
吃完了饭,周奇悄悄问她。
听到周奇的话,正要走出去的林韬身形一滞,林岁夏见状,只是对周奇摇了摇头。
“没事。”
如果是以前,她一定和周奇多探讨一下,但今天她并没有过多解释。
林岁夏坐回泥登,继续完成开始将做好的壶把和壶嘴装上。
周奇见状,也没有再多问。
他特意拿出手机看了看林氏紫砂壶的账号,数据确实不太理想。
周奇原本有点担心林岁夏,但看她做壶的状态又觉得自己多想了。
窗外的风吹进来,林岁夏正好抬头,吹起她的刘海。
如果林岁夏能看到自己这一幕,一定会惊讶,这是她从未有过的恬静。
精修是需要耐心和静心,林岁夏手握工具,全心全意地精修壶把和壶嘴的连接处,直到最后,整个天际壶的生胚完成。
这把壶林岁夏做了两天,不算太慢,也不算快。
等待烧制的时间,林岁夏又拿出一块紫泥。
这一次,林岁夏准备做一个巨轮珠。
林岁夏没有拿给林韬看一下自己的这把壶,进步与否,她现在不太关心,她只想将自己沉浸地在做壶的过程当中。
因为林岁夏发现,这也是一个修心的过程。
巨轮珠又名具轮珠,乃古典传统器型,盛行于清末,尤其出口日本很多,之后又风靡台湾茶界。
此款壶型,设计原意本就是实用器型,大口盖便于倾倒茶渣,直流炮口出水爽利。拿捏把握,壶盖摘拿,都方便自如。尤其古时人泡茶之余,爱把茶壶捧于掌心,摩挲把玩,此类圆形壶,小巧方便,更是适合。
有别于晚清传统紫砂制器对均衡造型和精致工艺的追求,具轮珠在造型上多呈现出“不对称、不规整、不均齐”的“粗放”特征,工艺上亦多呈现出刻意明接、不事修坯,有意弱化和省略诸如明针修饰等宜兴传统制壶精加工工艺的“去工艺化”倾向。散发出与同时代紫砂制器迥异的“未完成、不完整、非完美、非永存”的东瀛审美气息。
日本以煎茶形式结合潮汕功夫茶俗,因而多喜小品器,巨轮珠多为一手可握,自然广受追捧。
巨轮珠是除水平壶外,最为外国人所熟知的紫砂壶式。
具轮珠,以古老的灌溉工具具车为创作原型,后因“千里船”问世,巨轮推进船只,方附会为“巨轮珠”。
日本人奥玄宝在《茗壶图录》一书中说:“小而精者,为器拙而密,朴而雅,流直而快于注汤,大小适宜有韵致。”
巨轮珠外形简洁干练,圆润敦厚,在造型上多呈现出“不对称,不规整”的“粗放”特征。为的是去工求朴,去巧求拙,追求拙趣和朴雅。
巨轮珠没有标准样式,以折肩款和隆盖圆钮款居多。壶盖各异,有笠帽型,压盖隆盖型,平压盖型等。
巨轮珠实用性强,大口盖便于投茶和清洗。多配直流嘴,出汤迅捷。是一款名副其实的为泡茶而生的紫砂器型。
林岁夏同样参考着林韬的成品。
林韬的这把巨轮珠是290cc的容量,在传统的巨轮珠器型上加以创新,肥嘴肥把肥钮的道洪风格让壶显得更加的憨态可掬,壶身也更加的圆润,将圆柱型的壶身棱角收缩,更加的适合把玩。壶腰处更加凸显,饱满圆润让人忍不住想要把玩。壶身上的刻绘不仅增贴了韵味也让整把壶观赏性更强。
林岁夏看完以后,再次感慨林韬的美术和书法功底。之前她听林韬说过,紫砂壶手艺人,都是半个美术家和书法家,以前倒也知道林韬会这些,但如今亲手做过紫砂壶并且深有体会过后再看林韬的这些作品,感觉是完全不同的。
林岁夏没再废话,将林韬的这把巨轮珠摆在眼前,再次切好泥块,用拍子拍打起来。
整整一个小时,林岁夏都在控制着泥条的厚度,主打的就是一个沉浸式做壶。
林岁夏还将手机打开了视频对着自己录制,她还没有想好接下来怎么拍,但这些最原始最真实的记录,至少可以做成素材。
即使后面没有做成素材,哪怕是纪念也好。
“岁夏,回家吧,明天再做。”
听到声音,林岁夏抬起头才发现,窗外不知道什么时候已经天黑了。
林岁夏回头,周奇已经回去了,林韬也取掉了眼镜解掉了围裙站到了她身边。
“哦,爸,这么晚了。”林岁夏从椅子上站起来,她才刚围好壶身,都没来拍成型。
林韬看了看她手上正在做的这把巨轮珠,又看了看她之前做好的天际壶。
拿起来观看了一下。
林岁夏正要阻止,却见林韬已经重新戴起了眼镜上下查看。
“壶把过于突出,壶口反而地点低,不够自然流畅。”林韬的声音自然平和。
林岁夏点了点头:“我知道了爸。”
林韬将壶放到泥登上,又淡淡地说:“不过不是有很大的进步,特别是壶口的闭合度完成得很好。”
林岁夏听出来了,林韬的话里带了一丝的欣慰。
她抬头正好和林韬的视线碰到一起,林韬又低头看了看她正在做的巨轮珠,只一眼,就看出了问题的所在。
“泥片厚度拍得还不够均匀。”林韬说完,又看着林岁夏说,“小夏,不管做什么,都不要急,也不要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