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5章 宋四海之“疑”
第二十五章 宋四海之“疑”
“周末农人市集”是一个公益组织举办的公益活动,夏森林是发起人之一。
几位致力于生态农业、有机种植的现代农夫,为了让更多的人享受到安全的农产品,了解生态农业,传播可持续发展的生态农业带来的健康美好的生活理念。共同打造了这样一个非盈利的生态有机农产品市集。市集聚集着十余家农户,每隔一个周六,就是“农人市集”开集的日子。
周六,夏森林在凌晨的微光中开车上路,接上等在半路的宋言,赶往崇明岛的“一粒粟”农庄。乘着早晨的清凉,两人采摘带着露水的蔬菜、玉米,再装上几袋稻米,马不停蹄的往市集赶。
阳光正好,夏森林的心情也晴空万里。他不时瞄一眼旁边的宋言,心里的快乐随着车子一路奔驰。
宋言想着后备厢那些蔬菜瓜果,有些疑惑地问:“听你说过,农庄的农产品有些供不应求……”夏森林咧咧嘴笑着说:“‘农人市集’创办的宗旨是非盈利性的,农户们在市集推销自己的农产品,不是以盈利为目的,我们更主要的是传播一种理念,可持续发展的生态农业、健康生活理念。”宋言看了看身旁的夏森林,朝阳透过车窗洒在他身上,披一身阳光,投过来的笑容,都是暖暖的。
他们赶到时,农人市集的一排绿色帐篷已经搭好,在街边一字排开,很是整齐。几家农户正从自家车上卸货,将蔬菜瓜果、谷物杂粮摆上各自摊位。
宋言第一次来,没有产品,纯做宣传,就和夏森林的“一粒粟”农庄合在了一个摊位上。安置好摊位上的各色蔬果稻米,宋言将一个印有“食言”二维码的卡片立在了摊位上。“呵,扫码分享微博。”夏森林说着冲宋言献上了自己的大拇指。
农人市集的人流络绎不绝,夏森林和宋言忙碌了大半个上午,都有些饥肠辘辘了。宋言挑了几只红黄的彩椒、几根豆角和紫色的细茄、一把香葱,将一早焖在电饭锅里的米饭,做成一大锅成彩色蔬菜炒饭。
两人热情地邀请市集的农人们一起分食。这一锅缤纷飘香的蔬菜炒饭在此时确实诱人,很快被瓜分干净,一群男女农人,围在一起,捧着纸餐盒吃的喷香。
分好炒饭,宋言才和夏森林端起各自的一份吃起来,确实是饿了,夏森林的狼吞虎咽让宋言好一番笑。
一辆黑色的奔驰车自东向西驶过。
车内的宋四海被窗外街边的绿色帐篷摊位和聚在一起的人群吸引了目光,他不由侧脸看过去,宋言在摊位里,分装着一锅食物,周围是或吃或等的一群人。
他不敢相信自己眼前所见,按下车窗,确认是女儿宋言无疑。他马上吩咐司机慢下来,车在不远处的路边停了下来。
在半开的车窗后面,宋四海看得真切。宋言白T恤,牛仔裤,热火朝天的和一群人分食着一锅食物,在路边大快朵颐。此时,宋四海在自己这里,找不出任何理由,让他的女儿,静安的杂志编辑,才女宋言流连在浦东的街头,沿街叫卖,餐风露宿。
三口两口吃好炒饭,宋言和夏森林简单收拾了一下,忙着招呼几个挑选蔬菜的顾客。宋四海急于弄清楚眼前的疑虑,但以他和宋言这种貌合神离不堪一击的父女关系,冒然上前绝不是明智的选择。
宋四海默默地掏出手机,给宋言发了条微信:小言,有段时间没见着你了,最近好吗?微信发出去了,宋四海在车里盯着宋言的反应。忙碌着的宋言半天才从口袋里摸出手机看了一眼,快速的回了微信,是简短得不能再短的两个字:很好。
宋四海收到这两个字,顾不上去品味酸楚,又追问道:现在做什么呢?宋言秒回了微信,依旧是两个字:工作。接着便收起手机,自顾忙碌去了。
宋四海自知不好追问下去,远远望着宋言和夏森林一搭一档做起了小生意,他觉得,弄清楚眼前的状况,首先得要从和女儿在一起的年轻男人入手。宋四海吩咐司机下车去探探情况,自己继续在车里琢磨。司机是个聪明灵活的人,不一会儿便回来了,手里除了佯装买下的几只西红柿,还有一张名片。
宋四海接过名片,默念着:崇明“一粒粟”生态农庄:夏森林。
当天的“农人市集”人气很旺,各个农户的产品都卖的非常好,刚过了午后,各家产品基本售罄,市集提早结束了。
夏森林拿起手机,在支付宝上,将今天收入的50%转入“农人市集”的账户。几年来这已是他的习惯了,除了向“市集”应交的管理费用以外,他固定向“市集”转入收入的50%作为捐赠。
接着,又在微信上发了个红包给宋言,红包命名:辛苦包。宋言看见,又是一通笑,随手将红包给夏森林发了回去,留言:向市集捐款。
宋言的收获也让她自己觉着满意,微博的粉丝微涨,还遇上了几位粉丝,有了出其不意的线下互动并愉快的合影留念。
“市集”早早的结束了,几位同仁不想浪费这相聚的时光,邀约在不远处的篮球场打上一场球。“那,你就等我一下喽。”夏森林对宋言说。“你去,我们观战。”宋言爽快地说。
一行人转战至篮球场,几位年轻人奋力奔跑拼抢着,消耗着用之不竭的精力。一旁观战的宋言,她从没有走近过这样的世界,激荡的热情,蕴含的活力,爆燃的荷尔蒙,引发出由内而外的喜悦。宋言被这种活力感染着,鼓掌喝彩,不亦乐乎。
一场球打下来,他们终于有了些疲态,大汗淋漓中挥手道别。夏森林站在宋言面前,一身汗水将黝黑的皮肤浸出了油油的亮光,冲着宋言咧嘴笑,牙齿白亮的耀眼。宋言忽然想到,就是这笑容,正是那心底的喜悦之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