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六十二章 建厂风波(9)
刚才那个打人的,在断断续续的,又有些胆战心惊的说:“我们听说,当年徐家逃走时,财宝都是埋在钵池山上的蓄水池里的,”
叶灵儿一愣:“埋在蓄水池里?他们家有多少蓄水池?”
“听说是十五个,当然,十五个也不一定是个个都有,有的有,有的没有。”
上一世好像这方面的报道,但是,好像出现什么坑,但没有说什么财宝。如此说来,应该是金银财宝都被盗走了,就剩下坑了,自己在上半夜自己收走了的是银元,应该还有金条什么,应该还在另外的坑里吧?
这一世,知道了这个秘密,就不能让这些金银财宝落入他人之手,
对了,杨家大院自己也只收了洋钱,应该还有金子,珍珠玛瑙什么的,应该还在另外什么地方,再回到杨家大院,还得仔细找找,说不定还有更大的惊喜呢,况且,自己还有空间这个宝贝呢。她有识宝的功能呀,
“还知道什么么”叶灵儿又追问道
“蓄水池有一丈深只在底下三尺埋有金银珠宝,珠宝之上有七尺的泥土石头,一般的探宝仪根本探不到,”
“既然探不到还来干什么呀?”
“昨天下午发现一个疑似蓄水池的地方,是个一丈见方的深坑,用钢钎插,就查出来,今天就带了能探一丈的探宝仪过来确认一下,有就开挖,没有就算了,没想到,来了一个放牛的,就想赶走他们,我们的事不想被被别人知道,没有想到他是姑奶奶的人,对不起了姑奶奶,”
“这样吧,既然有怀疑的地方,那就看个究竟吧,这玩意见者有份,一共十个人,挖出来就是十个人平分,你们不会有意见吧,?”
“没有,没有,我们怎么会有意见呢?绝对不会,走吧,走吧,”
有意见也不敢说有意见,更不敢有意见,
他们七个人互相搀扶来到昨天老牛发现的地方,探宝仪没有任何发现。
“怎么办?”
“我的意见,还是要往下挖,不然不死心啊,往下挖,不到底不算,就这样吧,开挖吧!”
叶灵儿心里说累死你,孙子,这地方确实有洋钱,昨天半夜就被给姑奶奶收了,还等到现在?黄花菜都凉了,
“爸爸你到奶牛哪里去吧,先要找地方让奶牛喝水,然后找个能休息的山洞,”
“好的,我这就过去,”
等爸爸走了,叶灵儿就和他们说:“你们在这挖,我去山上转一圈,看看什么地方草好,真被放牧”
“去吧姑奶奶,就是挖到了,我们还是等你来再分吧,”
“你们就是分好了,我也没意见,”叶灵儿心里说分个屁,估计一个铜板都没有,
说着叶灵儿就走了,一边走,一边分析一下,蓄水池应该都在山的南坡,有蓄水池的地方,应该杂草较多,因为填坑需要泥土呀,杂草就有扎根的地方,
光秃秃的地方肯定没有蓄水池,因为下面全是石头,长个屁草呀?
在走下去二里路光景的地方,发现一出,明显看出来呈四方形的地方,直接空间对准那个地方,那个空间果然颤抖几下,果然有货,然后,叶灵儿一声吆喝:“收!”
底下的金属,纷纷进入空间,三分钟的样子,收割完毕,空间统计,金条居然有一百万条,金砖居然有二十万块,金元宝也有一万多个,
价值应该达十个亿左右,这什么概念呀?上一世,应该是八二年,山阳县全县存款达一个亿,大街小巷挂满了祝贺的横幅,现在十二亿就躺在叶灵儿的手镯里
要是让银行知道了,求存款的人还不踏破门槛?
叶灵儿又向前走了几里没有任何发现,就转了回来,以后要踏遍钵池山的每一寸土地,不愁找不到金银财宝,
徐家后人也许在某一年会回来寻宝,肯定会大失所望,
回到挖宝的地点,七个人已经累瘫了,到了五六尺的地方,泥土石子,都是一篮子一篮子提上来的,
叶灵儿回来时,七个人已经累瘫了,叶灵儿:“见底了?”
“没有什么,已经七尺多了,什么也没有!也挖了几洞,确定什么也没有,”
“你们回去吧,一个坑我找人填上就是了,”
“好吧,我们每个人叶确实累坏了,不是断胳膊就是断腿,给姑奶奶添麻烦了,”
“以后不要什么人说话都要听,完全都是骗人的,不要相信鬼话,”
“是,以后再也不来钵池山了,谁的话都是骗人的,”
“知道就是了,”
说完这话,叶灵儿就走了,很快就来到了放牛的地方,远远就看到,陈老顺和饲养员,赶着奶牛从山下走来,
陈老顺老远就说:“六妹呀,老牛有喝水的地方,叫什么月亮潭,正西方向有山泉,叫什么月儿泉,几十年前长年流水,后来就干枯了,”
到了跟前,叶灵儿就问:“能住人的山洞找到了吗?”
“找到了。山洞还挺大,二十头奶牛住在里面没有什么问题的,在在山洞旁边盖房子。可以看守奶牛,”
“盖房子要多少钱?要做沙灰,不要用泥土,请人干活要发工钱,屋顶用油毛毡,用瓦,”
“先给我三百块钱,不够我再问你要,”
叶灵儿直接就给了五百块:“有时候需要钱,恐怕又找不到我,剩下来的钱自己花,”
“好吧,”
“叔叔,能不能长期在这儿干?”
“想我长期在这儿干?”
“是的,我给你发工资,三十块钱一个月,”
“钱倒是可以,时间长了不回生产队,队长会把我的口粮掐了,不就没饭吃了?”
“没事,我们要办的事国营养牛场,第一个转正名额就给你,吃定量,一个月 31斤,”
“我养牛还能转正?”
“可以啊,我把你的问题解决好,”
“有粮食吃就行,”
叶灵儿又转身对陈老顺说说:“爸你也到养牛场干吧,工资也是三十块,转正的机会就留给年轻人了,”
“我都六十了,到土底在转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