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历史军事

铜镜通古今,大唐的复兴

第82章 赈灾粮送到

铜镜通古今,大唐的复兴 苦辣的橙子 0 2025-04-05 07:16:12
网络小说网www.sw.kifor.cn,最快更新《铜镜通古今,大唐的复兴》最新章节!

王大牛和自家媳妇分在一起,被官差带到庐州城不远处的一处村庄开挖水渠。

原本这处村庄旁边就有一条横穿整个合肥县的河流,不过可惜如今河流干涸,河床见底,没有一滴河水。

现如今正好趁着干旱,安排众多老百姓一起疏通河道,挖掘沟渠。

“大牛,这条河途径我们村子,现在挖好了,以后我们村子也能受益,用水也方便。”

王大牛顺着媳妇的视线望去,果然发现眼前河流的走向正是他们村子的方向。

想到此处,他瞬间干劲十足,恨不得现在立马开工。

不仅仅是为了那一斤的粮食,更是为了他们村庄来年也能灌溉到河水。

官差现场安排好任务后,王大牛一众灾民就拿起各种工具开挖。

大家刚刚吃完美味的白粥榨菜,此刻正是力气充沛的时候,再加上大家气势高涨。

一时之间,大家干得异常卖力,看不到一个人偷懒耍滑。

除了现场有官差监督之外,大家明白这不仅是为庆王干活,更是为了自己干活,自然没人敷衍了事。

正中午日上高头,大家休息了一会,接着就继续投入劳作之中。

一直到太阳下山,天渐渐暗下来,大家累得腰酸背疼,负责看守的官差才叫停众人。

别看大家精疲力竭,累得跟条狗似的。

但大家无一不精神亢奋,心潮澎湃。

原因很简单,今天的任务结束,他们又可以吃上一顿奢侈的白粥榨菜。

要知道,在以往年景好的时候,他们普通老百姓也只是一天一顿而已。

一天两顿,那是地主老爷才能享受得起的。

可现在,尽管他们沦为灾民,但生活反而比以前好得多。

先不说一天两顿,单是诱人的白粥榨菜就不是他们以前能享受的。

当然了,大家之所以如此激动,更重要的是那一斤粮食。

“大牛,快看,官爷送晚饭来了。”

王大牛顺着媳妇手指的方向望去,前方来了不少人,不是官差还能是谁?

而且他看得仔细,发现官差除了送来粥桶,还有一车的粮食。

这一幕,现在所有灾民全都看到了。

顷刻之间,欢呼声响彻田野,一个个激动莫名。

很快,在大家的万众瞩目之下,官差开始给大家施粥。

“大家先吃晚饭,吃完了再领取粮食。”

大家虽然眼巴巴望着驴车上的一大袋粮食,但官差都这么说了,他们自然不敢有意见。

晚饭和早上的伙食一样,一碗浓稠的白粥搭配着少许的榨菜。

王大牛和媳妇两人打好粥后,快步来到一旁和儿子一起分享晚饭。

早上他们跟着官差一路过来,儿子也一起跟随在身边。

他们白天在干活的时候,小儿子就和其他灾民的孩子一起在附近玩耍。

一家三口人分享两碗粥,其乐融融,好不幸福。

由于大家惦记着一斤粮食,因此吃得很快,三下五除二就吃完了。

官差见状,朝着大家招招手。

“大家过来排队领取粮食。”

此话一出,大家一窝蜂的涌上前去,生怕晚了一步被别人抢先。

大家老老实实的排列整齐,官差这才一一分发粮食。

王大牛夫妻两人排在最前面,一脸傻笑的用衣服兜着官差倒进来的一斤粮食。

虽说是碎米,但王大牛看得异常着迷,仿佛在看绝世美人一般。

王大牛笑呵呵的正要离开,官差突然叫住。

“等会!”

在王大牛不解中,官差从旁边纸箱子中拿出一小包咸菜,丢进王大牛怀中。

“这是庆王殿下特意吩咐的,每天领取粮食的时候附带一包咸菜。”

王大牛闻言眼睛一亮,不敢置信的盯着碎米上的一小包东西,面露狂喜之色。

这包装看起来很奇怪的东西就是咸菜吗?

他刚刚就吃过咸菜,自然清楚咸菜的美味,多盐多油,十分诱人。

现在排队的灾民也听到官差所说的,一个个满面惊喜。

王大牛和媳妇两人一共领取了两斤碎米,还有两小包咸菜。

“媳妇,我们有粮食了,还有咸菜。”

王大牛盯着地上的粮食和咸菜,眼眶泛红,想要放声大哭一场。

只有他知道,这些日子是怎么艰难渡过的。

现在终于雨过天晴,每天不仅能吃上免费的白粥榨菜,更是能积攒两斤粮食。

手中有粮,心中不慌,他此刻终于深刻明白这句话的份量。

大家领取粮食后,现场一片欢声笑语,每个人脸上洋溢着幸福的笑容。

庐州城,庆王府。

“殿下,长史常梦锡和都尉马先进调查清楚了。”

李弘茂让张兵去调查庐州城的官员,现在张兵终于前来复命。

李弘茂坐直了身子,严肃道:

“结果如何?他们两人有没有贪赃枉法的行为?”

李弘茂既然打算深耕庐州,自然要搞清楚下面的官员,尤其是常梦锡和马先进。

在他来庐州之前,常梦锡负责庐州的政事,而马先进负责庐州的军事。

他希望收服这两个得力助手,前提自然是清正廉洁。

“殿下,根据多方暗查,不管是在庐州城的官场,还是在民间,大家对他们两人的评价都很好,没听说有什么不好的传闻。”

听到这里,李弘茂终于松了口气。

他还真担心这两人有问题,到时候免不了整肃官场,现在看来倒是不需要大动干戈。

此时此刻,常梦锡正在衙门办差,忙得脚不沾地。

毕竟安排庐州的老百姓修建工事是一件非常复杂繁琐的事,他必须看着点,决不能出大乱子。

就在这时,一个衙役急匆匆来到常梦锡跟前。

“大人,朝廷的赈灾粮运来了,就在衙门门口。”

常梦锡一听,猛的放下手中的文书,脸色大喜。

这些天仓库的粮食消耗很快,他一直心心念念的赈灾粮总算送到了,他也终于可以卸下心中的重担。

“朝廷送了多少赈灾粮过来?五万石有吗?”

衙役目光闪躲,最后犹豫片刻,咬牙道:

“大人,只有两千石粮食。”

“多少?”

常梦锡瞪大了双眼,不敢相信自己的耳朵。

才两千石粮食?

庆王的意思,明明朝廷会送大量的赈灾粮过来。

怎么可能这么少?

如果只有两千石粮食,每天吃的发的消耗那么多,怎么可能够。

自愿捐助网站

网站无广告收入,非盈利,捐助用于服务器开支!

怕迷路,可前往捐助页面加联系方式!

点击前往捐助页面>>
按 “键盘左键←” 返回上一章  按 “键盘右键→” 进入下一章  按 “空格键” 向下滚动
目录
目录
设置
设置
书架
加入书架
书页
返回书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