073 帮手
正常?
正常个屁!
这首《追光者》虽然也是好歌,但是明显也就精品歌的程度。
放在顾全以往唱过的几首歌里面,质量顶多也就算是中规中矩的样子。
可发布在音乐平台后的数据涨幅,却显然比之前的几首歌吓人多了。
无论是聚集在顾全身上的热度,还是以《暗号》为首,并未发布的四首新歌,对数据的加成太大了。
流行乐坛的其他歌手、音乐人在这种时候。
甚至觉得只要顾全新歌维持一定质量,都不用怎么努力,就能吊打一群人。
如此。
顾全在每次发布新歌的时候,只要保证质量方面不出问题,这种歌迷信任的加成就能够一直持续下去。
这无疑是一种很简单的市场逻辑。
但相较于商人维持商品质量的难度,音乐人一直维持歌曲质量这种事……都已经不是难度的问题了。
问题是整个流行乐坛的历史中,只存在谁能把这件事坚持的更久,并不存在谁能一直坚持下去的情况。
一张张专辑、一首首新歌制作出来,质量水平也总会有个起伏,谁都做不到首首精品好歌。
哪怕是以高质量著称的成名歌手,拉长专辑的制作时间,也顶多保证一张专辑,会有两三首精品好歌。
其他用于构成一整张专辑的歌曲,都只能说是听起来至少不会差劲。
即便如此,也足够让歌迷粉丝满足,认为专辑有这种质量的歌手,都是有坚持、有追求的优秀音乐人。
顾全本身就是再有才华的音乐人,也不可能做到一直首首精品这种事。
流行乐坛现今都很相信顾全的才华,所以都比较敢想象顾全才华的极限。
他们认为以顾全这种罕见的才华,若是用乐坛里从未有过的方式,一直坚持首首精品好歌的做法。
25岁的顾全最多也就坚持个一两年,一两张专辑是首首精品好歌的程度。
想坚持的时间更长……
他要么是放缓制作新专辑的速度,将新专辑发布的时间拉得更长,什么时候凑够了好歌的数量再发。
要么就是出过两张首首精品好歌的专辑以后,就此彻底不再制作新的专辑。
以不发歌就不跌落神坛态度,厚着脸皮一直吃自身的老本,用这种方式把记录时间无限延长。
别看这事其实是挺不要脸的。
但如果乐坛还有其他音乐人,能做到首首精品好歌的程度,一定会有很多人选择第二种方式保持不败。
挣钱嘛,反正已经证明了自身的才华,凭本事吃老本有什么不好意思的。
……
“琵琶和古筝的专业生?东风破!你要唱那首歌了?”
姬红才刚看完顾全在节目上的表演,就接到了自家学生打来的电话,一听要求立马猜出了对方的意图。
顾全的歌或许都很不错,但要说姬老师最喜欢的,还得是更突出传统乐器的《东风破》。
甚至要不是怕影响到顾全和简从义,她早都想拿着《东风破》和其他同事炫耀了。
听见没?
这叫华国风歌曲,我家学生的作品!
“嗯,我打算明天录制的时候唱,毕竟是也是个不错的机会,想问问您有没有擅长古筝和琵琶的学生。”
顾全对姬老师自然是没什么好隐瞒的,反正最大的秘密都已经被这位女士拆穿了。
“古筝倒是有个孩子的确不错,那首曲子严格来说也不算多难。”姬红想了想说道。
“明天就要上台录制的话,那保险点你把曲子发过来,我现在就帮你联系那孩子,让她先熟悉下谱子。”
“行,那琵琶呢?”顾全当即答应了姬红。
以华音院专业生的水平,再加上自家老师的认可。
他不会怀疑对方的能力,何况曲子的演奏也确实不算多难,水平高的演奏者多练习几遍也差不多了。
毕竟就只是在节目上进行录制演奏,真出了什么岔子也不是无法挽回的。
“你那首曲子里,琵琶的演奏难度不小,一般水平怕是很难达到你的要求,所以我决定明天亲自帮你。”
“……不是,老师您明天真的能行么,我不是质疑您的专业水平,但您毕竟也是华音歌唱团里的一员。”
“你怕个屁,我不比你清楚团里的要求,我说能亲自帮你,那就一定能上台,又不是商业性质的表演。”
“您这级别还无偿上台表演啊?”
“那可是东风破,是你华国风创作的第一首歌,我帮帮自己的学生又怎么了?”
“那行,反正我是占您的便宜了,那我现在把乐谱发给您,明早开车去接您一起录节目?”
“几点?”
“我肯定还得压轴表演,距离上台留出三个小时练习,咱们应该就差不多了吧?”
“行,仨小时肯定是够了,关键也就是要看那孩子。”
“那就7点半,我准时去接您,让那位学生到您家里集合,还是……”
“行了,我帮把她叫家里来,你赶紧把谱子发过来,磨磨唧唧的是干什么。”
“……好,那我挂了。”
“嗯。”
片刻后。
姬红看着顾全发到自己手机里的乐谱,先是联系了自己找来帮忙的专业生。
等一切都安排约定好了。
她迫不及待的打开了团里的聊天群,把自己明天要帮顾全录制节目的消息,放了出去。
一时间,原本没人说话的群里,不少人都被这事炸了出来。
但完全没人说姬红的不对,说她不应该太过溺爱自己的学生,哪怕那学生是顾全,的确是挺争气的。
反而都很好奇姬红一个和流行乐坛无关的人,为何突然就要上台帮顾全录制新歌的表演。
毕竟姬红专业的那些东西,咋看都和流行乐坛不沾边。
唯有简从义瞬间就知道了什么,在群里连续发了几个感叹号,并表示自己非常期待明天的表演。
而简教授表示出的那种态度,自然也让群里其他人看在了眼里。
一帮岁数最小都40上下的人,就像孩子似的追着俩人问东问西,关键点就是顾全明天到底唱什么新歌。
但简教授不讲武德,表示完期待直接潜水装死,理都不理群里的一群好奇宝宝。
姬红则是拿着手机咯咯直乐,不管群里谁问都一副保密的态度,最多让他们好好期待自家学生的节目。
最后甚至气的团里的领导,直接动用了管理员的权限,把姬红这种不怀好意的家伙给禁言了。
然后一群人跟那自己讨论了起来,但可惜其中最受赞同的猜测,也只推测顾全的新歌可能是古风方向。
毕竟那节目又没让选手请帮唱嘉宾,姬红除了唱歌一共也不会几种乐器,就那琵琶的水平相对还不错。
姬红被禁言后没再看群,而是熟悉起了手机上的曲谱。
最后甚至不顾是不是晚上,其他的邻居是不是已经休息了,拿出琵琶在客厅里练习了起来。
听到声音。
宫敬武和小豆子本来都是想说些啥的。
但俩人一出房间,听着琵琶的旋律,见到自家老婆(老妈)的模样,反倒没忍心上前打扰。
随后。
“谁在用琵琶弹奏一曲东风破,岁月在墙上剥落看见小时候……”
姬红试着跟随记忆中的旋律,开口轻声吟唱出了一段副歌。
无论是琵琶那优美的旋律,还是那颇具味道的唱腔歌词,都让这对父女原地欣赏了起来。
哪怕姬红记不住全部的歌词,几句后只是随着旋律轻声哼唱,也让父女俩觉得这歌的韵味,很不一样。
好听,不俗,最关键的一点是,有种传统音乐的独特美感,是市面上不存在的音乐风格。
而其中还有种最古怪的感觉,是你明明没听过这种风格的音乐。
但却偏偏会觉得它仿佛早已存在了,是属于这个国家本应可以诞生的风格,只可惜一直无人唱出来过。
宫敬武甚至觉得如果是这首歌,一定会有很多的华国人喜欢,只因这风格、这韵味实在太明显了。
它,是华国人才能轻易理解的浪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