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2章:初入职场(2)
两个月,整整两个月时间。
她依旧无法很好的独立谈单子,四处碰壁。
柳阳和同小组的仇青岩给赵方晴出了个主意,让她把客户信息给陈志,请陈志帮谈。都是一个团队的,出一个单子,都是团队的荣耀,她没在乎那么多。
心想,混个底薪就够了。
赵方晴觉得这个主意可行,于是转头她把Excel大概八十多份的客户资料共享到了小组群里,陈志也答应了赵方晴帮助她完成单子。
三天过去......四天过去,依旧了无音讯。
赵方晴询问是个什么情况。
陈志总以“你的客户质量不高”回复。
晚上开会,他反复强调“找客户”的事由。
扪心自问,赵方晴觉得自己已经很努力的发布帖子和产品信息了。
客户数量也一直都是遥遥领先,却总是每次在开会结尾被指责“客户不质量”。
她承认自己谈单子的能力很差,但绝对不否认自己在拓宽客户渠道方面付出的每一分努力。
公司有三个主管,两男一女,每个主管都有各自的小组。
赵方晴认识了个和她同龄的女生,两个人都喜欢闲暇之余去赛马,有点志同道合的感觉。
“箫翎,上个月我添加了49个客户,结果一个单子都没出,你觉得这个比率和数据正常吗?”
晚饭过后,赵方晴约了箫翎出门散步。
箫翎一脸不可思议:“49个?一个没出?”
赵方晴“嗯”了一声,踢了一脚路边的石子儿。
箫翎问:“你们主管不帮谈吗?我们组的都是我们主管谈的,我们主管超级好,他谈单子,只要客户来源是我们,业绩也还算我们的,他分毫不拿。”
赵方晴瞪大了眼睛:“真的假的,这么好。”
箫翎:“是啊,因为这个公司也有他的一部分,相当于,也是给自己打工。”
赵方晴:“那陈志和巽虹呢?”
箫翎:“你说他俩啊,陈志是副总同乡,不过没什么关系。巽虹是老板的小学同学。”
赵方晴:“老板?办公室那个看起来很文质彬彬的男人?”
箫翎否认:“不是,他只能算咱们这个职场的老板,大老板是总公司的那个。”
赵方晴:“把我给听晕了,我还是没明白。也就是说咱们只是一个分公司,还有总公司,咱们公司的老板也是给总公司的老板打工的。”
箫翎咬了一口冰淇淋:“是的,就那天给你们培训的,就是大老板,叫亢勒。”
赵方晴心里一颤:“卧槽,不会吧。”
想起那天和他抬杠的场面,赵方晴在心里念叨,这老板可千万别记着她。
回到公司后。
赵方晴把自己的客户给了箫翎,她想看看,自己的客户源到底质量不质量。
数据很客观,箫翎收到后,没过几天就出单了。
私下箫翎把每一单的提成分毫不差的给了赵方晴,只不过业绩的名头挂在了箫翎的小组。
赵方晴觉得箫翎还挺仗义的,更佩服他们组长的谈单能力。
反观自己组,赵方晴不明白,为什么柳阳请陈志谈个单子,非得用哀求的态度,他才会帮忙。
“哎呦,志哥,求你了,我这个客户很重要,你帮忙看看呗。”
“你这么好,一定会帮我的对吧。”
“想吃啥,我给你买,咱们点杯咖啡好不好。”
好话说尽,还得再送些吃的,哼哼唧唧央求着......
赵方晴很反感抵触,团队里互帮互助不是应该的吗。
瞧瞧人家隔壁组氛围多好,怎么到他这儿,就跟变了个味道。
从此,赵方晴看陈志的眼神,觉得他很油腻。
突然有一天,陈志得知了箫翎有赵方晴客户资料的事情,晚上开会,陈志很严肃的说:“我是真没想到,方晴,你是真让我心寒。”
谁传出去的?
赵方晴皱皱眉头,直言:“不是啊,这些客户资料我之前给过你,你没谈出来。不仅你,大家不是都有我的客户源吗。我还是觉得可以再挽救一下,所以我想让隔壁组试试,看是不是真的我的客户不质量。”
陈志问:“最后的业绩呢?”
赵方晴坦白说:“他们私下给我了。”
陈志一时不说话。
柳阳突然来了一句:“哎呦,志哥,人家都把钱私下给方晴了,这还有什么,咱们都是出来打工的,赚个钱不容易。”
画风一秒后转移。
“方晴,不是我也要说你一句,你怎么就把客户给人家呢?知人知面不知心,懂不懂?到时候开大会,业绩不够,挨批的可是咱志哥。”
赵方晴心里冷笑了一下,我又不是没给你们客户资源,你们是怎么对待我的客户呢?忽视加嘲笑。
赵方晴记得清楚,前天在洗手间,那些话语都是怎么穿透薄板的。
“哎,看到了吗,那个新来的,一股子年轻气盛,感觉自己多高贵,也不看看她的业绩,瞧一瞧自己多大的本事了。”
“就是啊,她的那些客户一个半个都出不了单子。”
“笑死我。这种直肠子还想怎么一步登天,做梦去吧。”
赵方晴心里一沉,表面和她很客气,私下就这么说?
可真是,职场啊。
以前还以为,电视里出现的奇葩剧情不会发生在现实生活里。
生活中,哪里有这么多没素质的人啊。
结果,一一在生活里被验证。
这件事儿,也算是一件好的开始,至少让她开始相信,自己的客户源还是可以的。
后面,她需要学习的是,如何在语言方面精进一些。
赵方晴回了自己的工位,近乎挑剔的,陈志隔三岔五会挑赵方晴的刺。
各种刻意的忽略,每当小组开会,轮到赵方晴发言时,一贯的被省去了。
一开始只是陈志,后来渐渐的,其他的成员也不再跟她说话。有甚者为了讨好陈志时,会在言语间明里暗里讽刺一下赵方晴。
仿佛这样,就能显得他们多么的忠诚。
每当她踏入办公室,就连空气都笼罩着一种被针对的感觉。
偶尔隔壁组的小伙伴,他们和赵方晴同龄,闲暇之余找赵方晴唠几句咳。
每次看到,陈志的脸色黑沉黑沉。
她开始试着在这种困境中生存,虽然世界灰暗些。
当赵方晴重新拿起手机点开和陌上花开的聊天记录时,她总算学到了些自认为有用的东西。
赵方晴:在?
陌上花开:嗯?
赵方晴问:你们公司在哪儿啊?
陌上花开:北平。
赵方晴:那挺好,我能请教一些问题吗?
陌上花开:你说。
赵方晴列举了几个她常用的拓宽客户资源的渠道,附问:“我想知道除了这几个,还有其他的方法吗?”
陌上花开很大方的推荐给了赵方晴几个软件。(作者有话说:涉及一些不能写的商业概念,所以笼统省略。)
赵方晴下载安装好后,注册了账号:这个怎么找?
陌上花开又发了一些词汇给她,建议赵方晴顺着这些人脉去搜寻客户群体。
赵方晴疑惑:真的,有用吗?你们平时开的单子均价都在多少?
陌上花开:最低“万”起步。
赵方晴:我丢,牛啊,那你每个月不是赚的盆满钵满?
陌上花开:姐姐,我已经一个月没开单了,上次开的一个五万的。
赵方晴发送了一个表情包:好家伙,一次不开单开单吃半年。
陌上花开:你想多了,都是给公司赚的,我们分不了多少。
赵方晴:你一个月能赚多少钱?
陌上花开:大概一两万。
赵方晴:那也很好啊,如果我一个月能赚一两万,我也会选择去北平。
按照陌上花开给出的方法,赵方晴的确找到了几个新型客户群体,果然,在这些软件上注册的要么是公司高管,要么是公司统筹,再要么就是人力资源头头。
赵方晴在心里感慨,怪不得,陌上花开的单子总是每次金额那么大。
从那之后,她经常问陌上花开一些专业领域的问题。她把搜寻到的客户主动给了陈志和柳阳,结果还是一样。
后来这次,真的把赵方晴惹的,有点恼了。
赵方晴询问陈志,某行业线路是否可以测试,陈志“嗯”了一声,不带正眼看她的。
赵方晴给陌上花开发了一条信息:用你之前教我的办法,我搜寻到了客户。
陌上花开:是吗,那恭喜你啊。
赵方晴:客户要求测试。
陌上花开:给他测啊!机不可失失不再来。
赵方晴:我给我们组长说了,感觉他爱答不理的。
陌上花开:哦?怎么?看来有故事啊。
赵方晴把之前给隔壁组客户,陈志对她有成见的事情告诉了陌上花开。
陌上花开感叹:你是不是傻?为什么把客户给别的组?
赵方晴:先顺好逻辑,是我给了我们组,但是他们没谈出来,还各种讽刺我的客户有问题,我觉得他们说得不对,我想证明一下我的客户是不是真的有问题,所以我把客户给了别人,别人直接开单了。
陌上花开:你以后的日子真的难过了,最好庆幸你们组长不是个小肚鸡肠的人。
赵方晴扭头看了一眼陈志问:“主管,我这边有个客户要求测试,线路能跑吗?”
陈志敷衍的表情,夹带犹豫和思考,停顿了很久回答赵放晴:“有点难。”
赵方晴继续看着手机,询问陌上花开某一行业的线路怎么样。
陌上花开告诉他可以。
赵方晴坐在工位上,抑制住自己心里的翻涌。
赵方晴:可能,被你说准了,真是个小肚鸡肠的。
陌上花开发了一个笑着哭的表情。
赵方晴:我原以为是个男人都会多少大气一点,没想到,男人的心思也复杂得很,开眼了。
陌上花开:别,不要否定全部,我也是男的,我可不这样。
赵方晴:好吧,对不起,是我冒犯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