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34』遇伏
“对了!顾大人,你的暗号是什么?”夏师爷问道。
“对哦!到我了,是应该好好想想,编一个别具一格的暗号出来。”顾骋远开始思索起来。
“问:天王盖地虎。”
“答:小鸡炖蘑菇。”
“各位,你们觉得我这个暗号,如何?”
额……
看着顾骋远一副好笑的表情和听着顾骋远“别具一格”的暗号,夏师爷、周运、晋松三人,都忍不住笑出了声。
差不多过了半盏茶的工夫,等夏师爷、周运、晋松三人,闹过笑过了。顾骋远才板着脸,神色严肃起来了。
看到顾骋远的表情,夏师爷、晋松、周运三人,纷纷止住笑容。
夏师爷、周运、晋松三人意识到,顾骋远要开始说正事了,此时,不宜再开玩笑了。
平日里,互相之间又能开玩笑;办正事时,丝毫不含糊。这才是一个优秀的团队,应有的状态。
顾骋远举起手中泛黄的信件,说道:“这封信上说,苏小婉还在庄行县里。不仅如此,信上还指明了苏小婉的关押地点,她被关在了庄行县县衙大牢里。”
“太好了!既然我们已经知道了苏小婉被关在哪里,那我们赶紧去救她啊!”晋松马上回应道。
不过,回应晋松的,是顾骋远、夏师爷、周运三人的沉默。
“对方既然敢把藏人的地方,放肆大胆地告诉我们,那自然是有恃无恐的,绝对不会怕我们劫人。”夏师爷虽然不知道藏在幕后之人是谁,但是,今天的事情,却让他清晰地意识到对方的强大。没有十足的把握,他可不敢冒险。
“对方开出的条件,是什么?”周运关切地问道。
“他要见一个人!”顾骋远回答道。
“一个人,谁啊?”晋松马上急切地问道。
顾骋远只是摇摇头,不说话。
看到顾骋远的动作,夏师爷、周运、晋松三人知道,顾骋远不是不知道,只是不宜说出来罢了。
“那……那,如果对方见到这么一个人,会有什么后果?”周运问的问题,算是问到点子上了。
“大雪封城,天寒地冻,万里冰封,奉贤县县城将会被冰雪包围,再没有了生机。不知道会多少百姓会因为缺少必要的炭火,而熬不过这个寒冬。”顾骋远的话说着说着,自己的眉头便先紧皱起来。
顾骋远的话刚一说完,夏师爷、周运、晋松三人的表情也开始凝重起来。
虽然夏师爷、周运、晋松三人并不知道,为什么对方见一个人,会和“寒冬降临奉贤县”有什么关系。但是,看着顾骋远一本正经的样子,夏师爷、周运、晋松三人自然是相信顾骋远的。他说会有要人命的寒冬,那必然是有的。
“那……那,我们该怎么办?奉贤县县城几十万的百姓,可不能出事啊!”晋松着急地问道。
“对啊!我们该怎么办啊?”一向冷静的夏师爷,这个时候,也有点慌了。上万人会因此流离失所,甚至是失去性命,这才是闻所未闻的大场面!
这是夏师爷、周运、晋松三人长大的地方。
对于他们来说,奉贤县就是家啊!奉贤县的几十万百姓,可以说都是自己的家人,可不能出事!
“去庄行县,我们不仅要救出苏小婉,还不能让他的目的得逞。奉贤县的百姓,由我们四人一起守护。”顾骋远看着北城们,义正言辞地说道。
“奉贤县就靠我们了!我们绝对不能让她出事了。”顾骋远的话,给了周运鼓舞,给了她继续拼下去的勇气。
“没有人能打奉贤县百姓的主意!如果奉贤县的百姓出了什么问题,我这个县衙的师爷,也没脸做了。”夏师爷也慷慨激扬地说道。
“还有我!我们说好的。任何困难,一起度过,绝不退缩!没有困难能打倒我们!也没有人能伤害奉贤县的百姓!”晋松摩拳擦掌,准备大干一场。
“出发!去庄行县!”顾骋远一槌定音,决定了四人未来行动的方向。
四匹马的缰绳,系在了民居门口。顾骋远、夏师爷、晋松、周运四人,一人一马,往北城门奔去。
四人出了北城门,往北方的庄行县的方向奔去。
一路上,顾骋远、夏师爷、晋松、周运四人之间,少了平日里的喧闹和玩笑,多了几分严肃。
顾骋远、夏师爷、晋松、周运四人,每个人都知道此行的重要性,绝对不容有失。
不光是顾骋远、夏师爷、周运三位智慧人物,就连晋松都在不停地思考。思考着未来有可能会发生的事情,思考着不同的困难的应对方案。
夏师爷、周运、晋松三人,情况了解得少,想不出什么所以然来。就连深刻了解当前局势的顾骋远,都头疼的很,想不出什么有效的办法。
顾骋远又想把苏小婉给救出来,同时,又不想让浙东见到瑞雪。
这可不是简单的白嫖,不素质三连。这本来就是一件矛盾的事情!
结果,往往是非此即彼。可顾骋远不是小孩子,只有小孩子才做选择。作为一个成熟的成年人,顾骋远自然是全都要。
“啊!真疼!”跑在最前面的夏师爷发出了惨叫。
“是绊马索!”晋松第一个反应过来。
所谓的“绊马索”,是古代战争中使用的伏击陷阱。运用了惯性的原理,伏击敌方的骑兵。
在古代战争中,交战双方常使用“绊马索”,即在敌方骑兵经过的地方突然拉起绳子,绳子绊住马腿使骑兵从马上向前摔下。
顾骋远和晋松都会武功,再加上夏师爷提前发出的惨叫,让顾骋远和晋松两人有了反应的机会,成功躲过了陷阱。
顾骋远和晋松两人是没受伤害,但是,不会武功的夏师爷和周运可就惨了。
马匹倒地的同时,顺势还把夏师爷和周运两人硬生生地摔在了地上。
“啊!真疼!”
正当顾骋远、夏师爷、晋松、周运四人正在考虑,是谁准备害他们时,一队穿着大明士兵服装的士兵,冲了出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