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52章 怎么来了
宋昭宁沉吟片刻,吩咐道:“你派人找朱郡守,让他安排人先去城外施粥,先把安抚好城外的流民,让侍卫们维持好秩序,有起头闹事的直接抓走。”
“另外,让他安排几位郎中做好防护措施,前去检查流民的健康状况,对患病者立即进行治疗。”
她忧虑如此众多的流民聚集一处,极易引发疫情,同时极度饥饿也可能驱使人们做出极端行为。
“是,殿下。”李青领命下去。
宋昭宁带上李素娘一起乘坐马车往城门口的方向去。
马车抵达后,两人登上城墙。
为了防止流民涌入城内引发暴动,守卫城门的侍卫早已关闭了大门。
宋昭宁站在高高的城墙上,往城外底下巡视。
城墙底下黑压压的一片,人头攒动,他们之中,有老人佝偻着背,疲惫不堪,孩童依偎在母亲怀中,眼神中满是对未知命运的恐惧与渴望,远处还有一队蹒跚而行的身影,他们中许多人衣衫褴褛,步履维艰,却依然坚定地向着这边的方向前进。
底下眼尖的流民看到城墙上突然站着两个人,其中一人英俊非凡,浑身散发着贵族气质,身着金黑相间的蟒袍。
有见识的人立刻认出了宋昭宁的身份,眼中随即流露出热切的期待,跪倒在地,高声呼喊:“昭王殿下,可怜我们吧,让我们进城。”他们的声音因长时间未饮水而变得嘶哑无力。
周围的流民听到这些呼喊后,心中再次燃起希望,纷纷抬头望向高墙上的身影,也跟着跪地呼救。
“王爷,请救救我们。”
“求您开城门,让我们进去吧。”
“王爷,求您赏我们一些食物吧,我的母亲已经多日未进食饮水了。”一个男子跪在一位年老体弱、无法抵抗的妇人面前,不断地磕头,额头上已经开始渗出血迹。
孩子们感受到周围的紧张气氛,害怕地哭泣起来,一个孩子的哭声很快引发了其他孩童的哭喊,大人们的情绪也被牵动,所有人都在痛苦和悲哀中挣扎。
宋昭宁的心不禁沉重起来,在天灾面前,所有人都得如同蝼蚁一般,艰难地活着。
李素娘第一次目睹这样的场景,之前第一批流民因为较早开始逃难,并没有后来这大批人看起来那么触目惊心,她眼眶忍不住红了起来,哽咽道:“殿下,您会安顿这些流民吗?”
宋昭宁自然也可怜这些人,但在末世的洗礼下,她早已习惯了这样的场景,脸上并未流露出过多的情绪,只是冷静地回应:“嗯,本王会妥善安置这些人的。”
她的计划中就有吸纳流民这么一项,凉州人数相较于其他州是最少的,想要把凉州建设起来,第一步就是要先提高生产力,生产力最重要的是什么,自然是劳动力。
待这波灾情缓过去之后,其他州在清点人数时才惊觉人口减少了一半,而凉州却因吸纳了大量流民而人口众多,繁华富饶。
这时,他们才懊悔将流民推向凉州,甚至城内居民也纷纷想要迁入凉州户籍,后悔莫及,当然这都是后话了。
多日不见的萧翊走上城墙,见到宋昭宁的背影,心中不禁有些恍惚。这段时间里,他在军营训练士兵的同时,也在逐步认清自己的内心。
今日接到报告,需要出兵维持流民秩序,他毫不犹豫地主动向谢将军请缨,带领一千士兵前来支援。
他回过神来,走上前见礼:“殿下。”
宋昭宁突然听到身后传来一个沉稳而有力的声音,转过身来,发现是萧翊。
他身材高大,健硕的胸膛仿佛要将军袍撑破,肤色比之前更深,阳光下泛着古铜色的光泽,透露出几分野性和不羁。
这一幕让宋昭宁一时愣住,耳根悄悄泛红。
李素娘知道她的性别,见状忍不住扶额,轻轻扯了扯她的袖子。
宋昭宁被她这么一扯,顿时清醒过来,询问萧翊:“怎么是你前来?”
萧翊看到李素娘的小动作,眼神有些暗沉,现在突然又听到宋昭宁这话,他眯起眼睛,心中莫名涌起一股酸楚,语气不自觉地带着一丝委屈:“殿下是不愿意见到我吗?”
宋昭宁一听便知他误会了,急忙解释:“并非如此,本王只是没想到你会有空前来。”
话音刚落,萧翊的心情才稍微平复了一些。
宋昭宁见他如此轻易地被安抚,不禁觉得好笑,随即继续说道:“一会儿让你的人随朱大人一同出城,务必确保秩序井然,并保护城中的大夫。”
“殿下请放心,一切都已安排妥当。”萧翊保证道。
宋昭宁点头,转身回到城墙边,俯瞰着下方所有的流民,高声宣布:“请大家安心,稍作等待,本王已做好安排,一会自有官府之人给大家赈粥。
“如果有人希望进城并留下,必须配合官府的安排,一会有大夫给大家检查身体,身体不适的主动上报站在城门左侧,早治早好,所有人确定没有染病后方可进城,本王会安排好大家的去处。”
“愿意留在凉州的人,可以办理新的户籍;若有人打算前往其他地方谋生,本王也不会加以阻拦。”
但是,如果有谁隐瞒病情,扰乱秩序,将被永久禁止进入凉州。”她的话语中透露出严肃和冷峻,散发着皇家威严。
话音刚落,下方的流民一片哗然。
所有人跪下感谢,喜极而泣,终于有人管他们了!
“谢王爷!”
“王爷人太好了。”
“我们有吃的了,终于不用吃观音土了。”
“竟然还有大夫为我们看病,我的媳妇有救了。”一个壮汉抱着怀中虚弱的女子,激动地擦拭着泪水说道。
很快所有人都分批站好,等待城门打开出来人安排他们。
朱镇山收到消息后,立刻带领人马赶来。
守在城门口的侍卫见到匆匆赶来的朱镇山,眼睛一亮,迅速驱散想要出城的百姓:“朱大人来了,各位往旁边让一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