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四十六章 刘备的小算盘
刘备当然知道彭城是徐州的门户,守住了彭城,就守住了徐州。
可是这彭城非常难守。
陶谦守彭城,结果大败于曹操,只能逃回郯县。
吕布守彭城,同样大败于曹操,逃回下邳。
现在刘备要派人守彭城,一样是要防着西面的曹操。
不过他明白,以自己现在的实力,曹操如果来攻,自己根本就守不住彭城,不管是让谁来守。
但刘备心里已经有了一个最佳人选。
“公祐以为何人可任彭城相?”刘备笑问孙乾。
孙乾想了一下答道:“陈宫已除,下邳无患,中郎将关羽或许可任彭城相。当前除了袁术,欲争徐州者还有曹操,若有关将军屯守彭城,或许可挡曹操。”
刘备笑着摇了摇头:“我们既然与曹操交好,料他暂时不会来争徐州,若让云长来守彭城,那是大材小用,云长还要与我共击袁术呢!”
“况且,我若以勇将强兵屯守彭城,恐怕会令曹操起疑,疑我要攻他,或知我防他,并非是真心与他交好。”
“当前我们还不能与曹操交恶啊!”
曹操是个多疑的人,又是个顶级聪明人,如果让关羽放着下邳不守,也不去打袁术,而是来守彭城。
不用多想,除了防他曹操,还能防谁。
虽然曹操知道,他肯定会再来争夺徐州,但不是现在。
如果刘备现在就防他,说明也是个有远见有大志的人,并不是真心想与曹操交好,只是在利用曹操。
那样的话,曹操又怎么会帮你打退袁术。
刘备确定曹操目前还不会来争夺徐州,至少在一两年之内不会。
所以,彭城相的人选,最好是一个无关紧要之人,能让曹操放心之人,也能让自己放心之人。
要让曹操觉得,自己不会想到要防他,更不会想过要去攻他,让他安心帮自己打退袁术。
“陈元龙呢?”孙乾又说。
刘备再次摇头:“广陵不能没有陈元龙。”
“那主公要让谁来担任彭城相?”
孙乾猜不出来了。
他还达不到如郭嘉了解曹操一样那么了解刘备的地步。
刘备又笑了笑,孙乾猜不出来也正常,估计很多人都猜不出自己心中的想法。
“公祐可知颖川陈纪,陈元方?”
孙乾顿时吃惊道:“主公竟然想到此人!与其父其弟一起号为三君,图画形象贴于豫州百城的陈元方?”
刘备笑道:“不错,他也是我任豫州刺史时,别驾陈群的父亲。”
陈纪的父亲叫陈寔,儿子叫陈群,弟弟叫陈谌。
无论是父亲陈寔,还是弟弟陈谌,或者是他自己,都是非常有德行的人,因此世人号为“三君”。
豫州刺史甚至让人画出他们三人的形象,在豫州百城贴示,宣扬他们的事迹与德名。
董卓掌控洛阳之后,让人到颖川陈纪家中拜他为五官中郎将,征到洛阳,又拜为侍中,然后出任为平原相。
后来,袁绍与公孙瓒相争,青州平原国成了他们的必争之地。
陈纪不愿百姓为自己致死,因此没有率兵抵抗,辞了平原相,在徐州郯县和下邳之间的乡野避居。
他离开平原的时候,“故老随慕,攀辕持毂,轮不得转。”
百姓爬上了车轮,抓着轮毂,不让他走。
不得已,他只好“晨夜间行”,趁夜离开。
当时颖川很乱,他没有回家,在下邳东北面鹿鸣乡避居。
刘备正是因为陈纪辞去了平原相,才有机会当上平原相,陈纪正是他的前任。
对于陈纪的德行,刘备非常了解,也非常敬佩。
虽然现在的刘备不是以前那个刘备,但平原百姓对于这位陈相的称颂仍然历历在目,他心中同样对此人十分敬佩。
“公祐,你应该知道,在我任平原相之前,当时正是陈元方为平原相。平原的百姓对陈相是念念不忘,赞不绝口啊!”刘备赞叹道。
孙乾此时明白了刘备的用意。
不用关羽,而用陈纪,目的就是为了稳住曹操。
让陈纪出任彭城相,既对曹操没有威胁,对刘备也没有威胁。
而且,陈纪是豫州颖川人,又这么有德名,如果曹操率兵来攻徐州,就要先攻彭城,那就很可能会失去颖川士人之心。
同时,陈纪当彭城相,对于彭城百姓来说,那是莫大之幸!
还有一点,刘备这么做,可以交好颖川世家甚至是天下的世家,毕竟那些世家都是慕名之辈。
以后,在那些士人口中,刘备就不再是织席贩履之徒,而是刘氏皇族之后的刘皇叔了!
孙乾越想越兴奋,脸上的喜色显露无遗。
不过他很快就收敛了脸上的喜色,忧虑道:“主公,只不知陈元方现在何处,亦不知他是否愿意担任彭城相,此人公府所征亦不愿就,只怕……”
刘备却没有这样的担忧,笑道:“无忧,我已派人探知,他如今正在下邳东北五十里外的鹿鸣乡避居,他的儿子陈长文,自我舍豫州到徐州后,也到鹿鸣乡随父同居。”
“陈相乃有德之人,岂可眼见百姓受苦而不救,彭城需要他,徐州需要他,我相信他一定会答应的。”
实际上,现在是刘备需要他。
刘备当豫州刺史时,辟陈群为别驾。
所谓一朝天子一朝臣,一任刺史一任别驾。
刘备离开豫州去徐州后,陈群就不再是豫州别驾,因此去了鹿鸣乡与陈纪一起避居。
“本来我应该亲身去请陈相,可是袁术率兵在广陵,我实在无法前往。公祐,就劳你去一趟鹿鸣乡,见一见陈相,请他出任彭城相了。”
“另外,可劝他儿子陈长文来我军中,助我破敌。”
刘备其实也想得到陈群为自己所用,不仅因为对方的能力,更是因为对方的身份。
如果能得到颖川陈氏的陈纪父子相助,又能得到下邳陈氏的陈登相助,那自己这徐州就稳了。
刘备亲自手书一封,交给孙乾,让他立刻赶往鹿鸣乡。
随着孙乾离开,刘备身边已无可谋之人。
简雍去江东寻访诸葛瑾,鲁肃又押陈宫去见曹操,现在孙乾又走,身边只剩下张飞与许耽等人。
也不知简雍能否找到诸葛瑾,如果再得诸葛瑾,自己这能用之人可就多了。
刘备一路想着,率领兵马直往徐县。
…………
盱眙。
“什么?你说什么?!”
“刘备破了彭城?陈宫被擒?”
“送给曹操了?”
袁术得到禀报,不禁大惊,难以置信,连连追问。
当他确定这是真实发生的事时,瞪圆了眼,巡看着屋内众人,连声问道:“怎会如此?怎会如此……”
“将军,刘备移兵南来,而射阳又不能破,我们是不是趁着刘备兵马未至,渡淮拿下徐县和睢陵。”长史杨弘说道。
袁术显得很恼怒:“桥蕤庸夫,我给他两万兵马,竟然攻不下一个小小的射阳城!本来要等夺下射阳再集中兵马渡淮,进取下邳,又以为刘备不会如此快攻破彭城,却不料……”
“传令,令桥蕤十日之内破取射阳。”
“张勋将军,我给你一万人马,立刻渡淮,在刘备兵马到来之前夺取徐县。”
“李丰,你带两千人马渡淮,占取睢陵,我要让刘备来了无城可据。”
袁术连连下令,张勋与李丰赶紧应诺,领命而去。
屋内众人不敢出声,许久之后,袁术气消,却又现出一副笑脸,吩咐道:“来人,让歌伎现舞助兴,我要与诸将欢饮。”
“诸位,刘备虽来,却可无忧,咱们饮酒赏舞,哈哈哈……”
袁术对于桥蕤和张勋似乎很有信心,认为在自己严令之下,他们必定很快就攻破射和徐县。
然后集中兵马,只等刘备一到,自己就将对方杀得片甲不留,夺下徐州。
主簿阎象本来想要说点什么,可是看到袁术正在兴上,只好无奈地暗暗摇头,什么话都不说,举杯自饮。
而在射阳城内,陈登披甲持剑,带领一队兵士巡城,巡到南城时,有守城军候来报:“禀太守,城外有数人叩城,说是刘使君的人,名叫简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