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都市言情

至尊神医

第70章 过亿藏品

至尊神医 明朝煮酒 0 2025-03-23 02:05:17
网络小说网www.sw.kifor.cn,最快更新《至尊神医》最新章节!

第070章 过亿藏品

警报在孔荣波跑到他儿子面前的时候终于停了下来,不但如此,在看到他把扳指重新戴在手上之后,那些四周传来一根根的红外线也变得消失不见。

庄浩跟江平走到父子俩面前,这时候的江平,拿起身上带的匕首,伸朝虚空中向前微微探视了一下,在发现没有其他动静之后,他才终于收好了匕首,一切才又开始恢复了平静。

虽是不起眼的一幕,庄浩却是留心下来,看样子这江平绝非等闲简单,应该有些来历,可究竟是来自哪里呢!隐世宗门?古武界?似乎都不是,等有时间一定要好好问问。

孔荣波看到刚刚儿子莽撞的一幕,便对身旁其余人说道:“这里是全方位远红外线监控的,四周有毒烟孔跟好几个出箭孔,如果没有得到我的身份确认,贸然在这里边乱走动是要引发机关设置的。这里的装置都是设定十五秒,如果在十五秒以内没有做出反应,那些毒烟跟毒箭就会被启动,然后激发出来。”

孔春豹看样子也是头一次到父亲地下室,想想自己那间,再看看这里,简直就是一个天上一个地下。同样地,他对这里的藏品也开始变得更加好奇起来!

“那现在没事儿了吧!”庄浩问道。

“恩,警报都已经解除,咱们可以开始了,儿子说说,你准备跟我换哪几样东西?”商人果然干脆,这下孔荣波就已经言归正传了。

“我,我们先看看。”孔春豹走向庄浩道,同时用目光看了看前面一排字画区。

庄浩怎么不明白他的意思,在来之前孔春豹就说过,孔荣波尤其珍爱字画,目光也是敏锐,很多拍卖会上的标王都是被他父亲拍下的。这次来,一定要打劫两副真迹走,其余另外三件,由庄浩自由发挥。而现在说先看看的意思,孔春豹无非是想让庄浩看看父亲这些东西,有没有打眼的。

孔荣波自顾自在那把玩着青铜编钟,听说是庄浩昨天才用符咒加持过,这下子他更是仔细端详起来。庄浩昨天何止是加持,他对编钟内部的灵气抽取同时,就等于是在抽出了附着在上面的尘垢跟大多数污垢,现在看起来,编钟已经是真正的古色古香,要是再配有檀香熏着,绝对就是大雅之室了。

这下的功夫,庄浩果然先是来到字画区查看起来。这些字画比之孔春豹的字画区,数量没见多出多少,但品质却出在了一个精字上。

先用灵气查探一遍,尼玛,好家伙,竟然没有一副字画是假的。单凭这一点,孔荣波跟他儿子的差别就不止一点两点了。不过随后庄浩目光盯在那些简介说明上,他就明白了很多原因了。

“好嘛!这些基本都是国际拍卖会上拍回来的,而且都是经过好多收藏大家鉴赏过的。”庄浩喃喃自语道,老头估计是把打眼的都弄走了,这是精益求精,重金之下的精品了。

“这副张瑞圆的草书七言诗怎么样?”孔春豹问道,眼前的字迹挥洒,一下子就吸引住他了。

“嗯,不错,《张瑞圆草书偶然作》一册為张瑞图手书真跡。写於晚明天啟丙寅年(瑞图五十七岁),内容為王维晚年所写《偶然作》。原诗六首摘其五,借王维不满朝政而嚮往隐居生活之诗篇,表达自己对晚明王朝之失望和厌倦以及断然归隐之决心。全诗350言。其笔情墨趣精绝无匹。张瑞图书法在其生前已是一字千金,此册则是歷经三百六十年:“既悦之於当时之目,又称之於将来之口”的佳作。

张瑞图,学精儒释道,工诗文,擅书画。著有刻帖《果亭墨翰》和古诗《白毫菴集》。张瑞图曾经入阁拜相,官至次辅,位重才高,时人仰之,后学宗之。明代名宦林欲楫曾以“千载人物,永言瞻企”赞之,堪称既贴切又中肯。”

庄浩洋洋洒洒说着,一旁的孔荣波两眼却是已经放光起来,他都是最近两年才弄明白这些的,庄浩一下子张口就来,而且看样子他还有些欲言又止的意思。

“小庄还看出有哪儿不对的吗?”孔荣波问道。

“这道没有,我只是觉得这里有些残缺罢了!”庄浩有些大失所望道。原来这只是其中一部分,并没有见到字画全貌。

“你说的字画全貌,呵呵,那其余部分,在人家张家后人那里呢!我这也只是拍到了其中一部分,张家后人同样也是收藏大家,连我这都要收藏回去,所以想要齐全,那是艰难了。”孔荣波如实说道。

“既然这样,那我们还是找两副完整的字画吧,不全之作,欣赏起来总是少些什么的。”

“倒也是,不过你可不许挑我那些过亿的东西额!”果然,老头说完,迎面两幅横幅极宽,看上去灵气扑鼻的两幅字画横在庄浩面前,一副是拍卖价1.23亿,另一幅是9500万。

1.23亿的是一副宋徽宗的《听琴图》,画面上方,有"六贼"之首蔡京所题的七言绝句一首,“吟征调商灶下桐,松间疑有入松风。仰窥低审含情客,似听无弦一弄中。”

右上角有宋徽宗赵佶所书瘦金书字体的"听琴图"三字,左下角有他"天下一人"的画押,这样一来,这幅作品就成了他的了。其实这一幅作品是他画院里的画家绘画赵佶本人行乐时的状况。

这幅画无法染指,庄浩只能简单看看,转身再看向接近异议的那张字帖,乃是刻入了三希堂法贴里的《夏热帖》。《夏热帖》纵23.8cm,横33cm,草书8行,共32字。

说道三希堂法帖,就不得不说说他的由来了。三希堂法帖为清代宫廷刻帖。刻于乾隆十二年(1747)。

皇帝弘历敕命吏部尚书梁诗正、户部尚书蒋溥等人,将内府所藏历代书法作品,择其精要,由宋璋、扣住、二格、焦林等人镌刻而成。法帖共分32册,刻石500余块,收集自魏、晋至明代末年共134位书法家的300余件书法作品,因帖中收有被当时乾隆帝视为3件稀世墨宝的东晋书迹,即王羲之的《快雪时晴帖》、王献之的《中秋帖》和王珣的《伯远帖》,而珍藏这3件稀世珍宝的地方又被称为三希堂,故法帖取名《三希堂法帖》全名是《御刻三希堂石渠宝笈法帖》。

能收录刻入三希堂法帖的文本,绝大多数都是古今以来有名的字帖书法,而由于年代久远,加上历史原因,大多数法帖原帖已经消失无踪,仅有少量存世,有一些存放于国家博物馆或者台北故宫博物院,更有一些散落海外。

新华夏成立初期,周总理曾亲自筹划,用48万元港币购回三希堂法帖中的《中秋帖》、《伯远帖》以及《五牛图》等稀世珍宝,这些目前都珍藏于燕京故宫博物院中。

而少数仅有的几张原帖则被民间收藏家私藏,就比如目前看到的《夏热帖》。

既然过亿藏品没法染指,庄浩只能将目光看向其他稍逊的字画了。

自愿捐助网站

网站无广告收入,非盈利,捐助用于服务器开支!

怕迷路,可前往捐助页面加联系方式!

点击前往捐助页面>>
按 “键盘左键←” 返回上一章  按 “键盘右键→” 进入下一章  按 “空格键” 向下滚动
目录
目录
设置
设置
书架
加入书架
书页
返回书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