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32章 探子商队进郓州
被蔡京派往郓州境内打探消息的另外一波人,是一支商队。
为首的男子名叫苏建,一身的书生打扮。
这人若是真论起来,和苏轼家族倒是颇有一些渊源,只是十年前因为苏辙离世,再加上他只是苏家旁支,无奈之下,他只能依附在蔡京门下,做了个商人以谋求生路。
又因为当年苏轼一门反对王安石变法,身为王安石变法的支持者之一,蔡京对苏家并没有什么好感。
是以这一次借着探查郓州境内的消息为名,便让苏建去郓州打探消息。
一来是可以达到自己探查郓州的目的,二来也可以借此机会报复一下苏家的人。
有蔡京的吩咐,苏建在开封府兑换了盐茶交引之后,便带着手下的人及车马,往郓州方向而去。
商人在大宋的地位,比种地的乡民都要低贱不少。
再加上梁山虽然已经着手控制郓州之外的其他地界,但因为时日尚短的原因,其他地界远没有做到人人平等的地步。
就连郓州地界,也有不少人因为思想固化,守着天地国亲师那一套,而仍存有身份地位之说。
不过随着吴用的学堂逐渐开办起来,宋江亲自编写的教程得以推广之下,等这一批学子成长起来之后,阶级地位之分应该会有很大的改变,甚至消除。
当然,这都是后话,暂且不提。
一行人从济州北上,虽然惊疑于济州境内的改变,但一行人并未做过多的停留,只是简单的采买了一些值钱的物件之后,便继续向着郓州境内而去。
一进入郓州,常年经商的苏建,便感觉到有些不对劲了。
如果说进入济州之后,乡野之间到处都是开垦荒地的乡民,让苏建小小的震惊了一番的话,那郓州这连绵成片的良田,就连苏建这个见多识广的商人,也大为震撼。
从济州而来,他们偶尔还能见到荒芜的田地,可进入郓州之后,他们竟然连一块荒地都没有看见。
就连那些不是特别高的山上,都整齐的种满了各种果树。
那连绵成片的农田之中,已经进入越冬期的冬小麦,此时呈现出一片绿黄的景象出来,场面极外的壮观。
苏建抬头看了一眼,竟然有一种一眼望不到头的感觉。
如此大面积的种植冬小麦,是苏建生平仅见。
这么多的良田,所生产出来的粮食必然就多,粮食一旦多了,这价格就低。
见到如此景象,常年经商的苏建心里便开始打起了算盘。
麦子的价格虽然不高,最高也不过一石两百文的价格,眼下郓州种下了如此多的麦子,来年的价格定然便宜,价格说不定能降到一百文以下。
从郓州购买一石麦子运到开封,一石麦子便能赚取将近百文,除去交引所需要缴纳的赋税,以及耗费的人工之外,这一石麦子怎么也能赚上三五十文。
对于普通人来说,将一石麦子从郓州运到开封,长途跋涉之下只为这三五十文钱,肯定不划算。
可对于苏建这样的商人来说,这可是暴利啊!
一石就按三十文算,如果他能弄到千石、万石呢?那可是一笔不菲的收入。
这郓州有如此多的良田,来年所收的麦子,又岂止千石、万石了?
想到这里,苏建心头不由有些火热。
虽说粮食不能私下里进行买卖,违者很可能会有牢狱之灾,但即使如此,通过正常渠道进行贩卖,他也能小赚一笔。
有心想要了解一下郓州境内的麦子价格,看有没有机会做成这边买卖。
又想到此行的目的,苏建却有些犹豫起来。
毕竟,他是奉了蔡京之命,前来郓州打探郓州境内消息,以及童贯大军情况的。
眼下,他已经见到了郓州境内的情况,只需要再往梁山方向去一趟,探听一下童贯大军的消息,他便可以折返回去了。
可他从济州进入郓州,如今离他最近的县城是寿张县。
想要得知郓州境内的物价,他得先往东南方向道寿张县,才能知道准确的物价行情。
这一去,便需要半日的路程,等再折返回梁山,又要耽误半天的时间。
来之前他可是听说了,郓州可是一块吃人不吐骨头的地方,他并不想在郓州境内久留。
犹豫再三,苏建一咬牙,还是打算带人去寿张县看看。
毕竟这一路行来,他并没有遇上什么危险,也没有看见什么匪寇,换取一应物件的时候,也颇为的顺畅。
有如此大的利润在,他自然想顺带做成这笔买卖,不过是耽误一天时间而已,他愿意冒这个风险。
一行人往寿张县方向走,随着逐渐靠近寿张县,官道上的行人逐渐多了起来。
苏建见一人推着一辆独轮车往寿张县方向走着,车上堆着用麻袋装着的一车鱼,苏建上前询问道。
“小哥劳驾,你这车上的鱼是准备到集市上卖了换钱吗?”
那人见他身上打扮,又有几个人跟着一起,一看便知苏建是商人,也不如何看低苏建,微笑答道。
“正是,小哥你是去集市收货?”
苏建难得见到有人说话对他如此客气,想了想便说道。
“不知道小哥这车上的鱼,作价几何,若是价格合适,不用小哥麻烦,我将小哥这车鱼收了便是。”
他想着既然来了一趟郓州,顺路带点东西回开封府售卖,多少能赚点小钱。
大宋在教化方面还是秉持着仁义礼智信这一套,民众多奉行此道。
苏建和对方还没聊上两句,便扯到买卖上去了,两人不谈感情,只谈买卖,这也是为什么商人在大宋被看不起的原因。
我跟你谈感情,你贪我钱财,完全违背了民众认知嘛,能让人高看才怪了!
那小哥似乎并不以为意,他推着一车鱼挺费事的,苏建如果收了他的鱼,他反而要轻松不少。
将独轮车停在了路边,小哥这才说道。
“这鱼拿到集市上售卖,是八文钱一斤,你若是收的话,我给你六文一斤的价格,如何?”
小哥一句话,便让苏建僵硬在了原地。
开封府最便宜的鱼,可是要四十文一斤啊,那些稀有的鱼货,更是能卖到几百文甚至上千文。
郓州的鱼,为何会如此便宜?
担心是自己听错了,苏建又试探性的问了一句。
“你说多少一斤?”
那小哥见他再次询问价格,还以为苏建在讨价还价。
迟疑了片刻,一咬牙说道。
“如果你全要的话,我最低只能给你五文一斤的价格,再低可不行了,再低的话,我还不如自己拉到集市上去卖呢?”
听见小哥这番话,苏建再也无法淡定了,几乎想都没想,大手一挥道。
“你这车鱼,我全要了。”
似乎是因为价格太低的原因,苏建怕小哥后悔,忙又说道。
“咱们也不用那么麻烦了,这车鱼连带你的车子,应该有三百斤上下,就按三百斤给你算,总共一千五百文钱,你看如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