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历史军事

水浒:从拒绝招安开始

第123章 稳坐朝堂

水浒:从拒绝招安开始 黄沙万里 38.83万 2025-03-21 20:18:45
网络小说网www.sw.kifor.cn,最快更新《水浒:从拒绝招安开始》最新章节!

等这位新任郓州知府醒过来的时候,他只觉得后背有些咯的疼。

迷迷糊糊之间,这位郓州知府喊道。

“给老爷我打一盆热水过来。”

话刚刚说完,一盆冷水直接浇在了这面容冷峻的汉子脸上。

汉子一个激灵,直接从地上坐了起来。

等看清周围的情况之后,冷峻汉子目光冷冷的说道。

“你是何人,居然敢绑架本官?”

戴宗坐在高堂之上,冷冷的看着面容冷峻的汉子,问道。

“你姓甚名谁,谁派你来的。”

那面容冷峻的汉子闻言,丝毫不予理会戴宗的问话,自顾自的说道。

“你可知道我是谁?我可是御笔亲封的郓州知府,胆敢绑架本官,难道你就不怕掉那袋吗?”

戴宗可没那么多时间跟他废话,见他不招,朝堂下的随从使了个眼色。

那随从会意,当即便抄起一根庭杖,朝着冷峻汉子走了过去。

那汉子原本还在挣扎,见到随从提着庭杖走过来,当即便软了下来。

“小人石泉,经丞相大人举荐,被封为郓州知府,这才刚来,便遇见大人您了。”

见他答话,戴宗点了点头,询问道。

“那马车之中的女子,是你何人?”

石泉闻言,脸上冷峻之意尽去,重新堆上了一副笑脸,谄媚道。

“那三人不过是小人纳的小妾而已,大人若是看上了,小的可以尽数送给大人,以供大人欢愉。”

戴宗只是冷冷的看着他,又问道。

“可有强迫?”

石泉没想到戴宗会如此问,有些忸怩的不敢答话,但见到随从持着庭杖又朝他走了过来,石泉忙说道。

“使了些小手段,不然他们如何肯死心塌地的跟着我了?”

戴宗冷冷看了他一眼,便转移话题问道。

“我现在让你写一封回信给丞相,就说你在郓州境内一切安好,你可愿意?”

石泉看了一眼站在他不远处的随从一眼,一脸无奈的点了点头。

得到了石泉的答复,戴宗招了招手,早有候在一旁的人,将笔墨纸砚送上。

石泉犹豫了一下,一脸尴尬道。

“大人,小的不会写字!”

石泉的这番话,倒是让戴宗愣了一下。

这郓州知府,可是掌管一州之地的大官,郓州大小事务都由他来处理,这人居然连字都不会写?

一瞬间,戴宗便明白过来了。

这石泉能当上郓州知府,恐怕花了不少银子打点蔡京吧。

不再纠结此事,戴宗叫来一个会写字的书生,这才对石泉说道。

“你说,他来写,只说你在郓州一切安好,朝中有什么需要你办的事情,尽管让他们吩咐便是。”

石泉依言,当即便念叨了起来。

来来回回修改了两三次,戴宗满意之后,这才派人将书信送往开封府。

等将石泉的事情处理完之后,戴宗便开始根据刘唐之前留下的东西,开始继续治理郓州。

因为郓州境内的百姓或多或少的给梁山送过粮食的原因,宋江便让戴宗免了郓州境内这一年的税赋。

戴宗原本以为,当一州的知府,应该是极为轻松的事情,可坐上这个位置之后,他这才发现,事情完全没有他想的那么轻松。

除了收取郓州境内的赋税之外,他还需要确保郓州境内的治安,传达一些宋江下发下来的政令……

诸多琐事堆积之下,戴宗从翻阅递交上来的公文开始,便没有停歇过。

偶尔抬起头来,想要放弃的时候,当初刘唐在大堂之上拿着刀准备抹自己脖子的一幕,便浮现在他眼前。

心中存了疑惑,有心想要弄清楚,刘唐当初为何会如此选择,戴宗便咬牙坚持了下来。

这郓州府衙以前是刘唐批阅公文到深夜,如今却变成了戴宗。

按照宋江以民为本的方针,戴宗倒也将郓州治理的井井有条。

除了郓州之外,郓州附近的兖州、徐州、齐州、濮州等地,均是这般景象。

临近年末,各地的百姓在梁山众人的指导下,田里的收成有了不小的提升,再加上梁山免除了这一年的赋税,各地百姓的脸上,都洋溢着喜庆的笑容。

又因为梁山兴建了不少大型的养殖场,这一年的猪鸭鱼肉等肉类的价格比任何一年都要便宜。

将粮食收获之后,这些人便开始大肆采办起年货来。

这一年,恐怕是他们在大宋生活这么多年以来,能够过的最为富足的一年。

梁山统治下的各地百姓正在欢天喜地,可朝廷那帮人却开始愁眉不展起来了。

半月之后,皇宫大殿之中。

道君皇帝拉着脸坐在龙椅上,看着大殿之下一众默不作声的朝臣,询问道。

“这都半个月的时间了,童将军怎么一点消息都没有?”

梁山将童贯率领的十万大军俘获,并没有放走一人,如今梁山的眼线,已经从当初的郓州地界,扩展到了周围其他地界。

是以朝廷大军战败的消息,还没有被传到朝廷中去。

面对道君皇帝的提问,蔡京想了想,上前一步说道。

“依老臣之见,这梁山匪寇并非寻常之辈,前几次派兵攻打梁山,都是无功而返,如今童将军率领十万大军围剿梁山,半个月都没有消息传来,想来是双方正处于焦灼状态,不便回信。”

经蔡京这么一说,道君皇帝若有所思的点了点头。

只是他脸上的愁云,并没有因此而散去。

沉吟了片刻,道君皇帝便说道。

“高太尉,既然童将军一时半会无法班师回朝,南方方腊的声势越来越大,只短短半个月的时间,便又占据了两州之地,若不加以遏制,恐怕真的会酿成大祸,眼下正值秋税征收之际,不如你亲率大军前往镇压,平定叛乱,也好将朝廷应得的税赋收缴上来。”

道君皇帝此言一出,满朝文武脸色都不怎么好看了。

之前这个问题就已经在朝堂上争论过来,朝廷并没有这么多的兵马可以调度。

童贯无法率军返回,朝廷哪里有多余的兵马让高俅带领,前往南方平定方腊的叛乱?

当下,户部尚书张商英站了出来,沉声道。

“圣上,此事不是已经商议过了么,等童将军剿灭了梁山匪寇,自然会率领大军前往南方,平定方腊叛乱。”

有了张商英带头,丞相蔡京也跟着附和道。

“圣上,如今到了年末,咱们又得向金辽缴纳税贡,虽说如今已经到了秋税征收之际,这钱粮也不可如此浪费,圣上稍安勿躁,且再等些时日,若是童将军再无法平定梁山贼寇,到时候圣上再下旨让高太尉平定方腊叛乱,也不会太晚。”

蔡京出言,自是有一群人跟着附和起来。

道君皇帝眼见一众朝臣都如此说,也只能作罢。

只是眼见南方方腊势力日渐强大,他心里总有一种不好的预感。

他哪里知道,童贯的十万大军,已经彻底被梁山给吃掉了,大宋朝廷对外宣称的八十万禁军,如今只剩下了七十万,除去那些吃空饷的名额,这七十万禁军,实际上恐怕连五十万都不到了。

再等些时日,等方腊发兵北上的时候,朝廷想要平定南方方腊叛乱,恐怕要从抵御金辽进犯的兵马之中调取了。

自愿捐助网站

网站无广告收入,非盈利,捐助用于服务器开支!

怕迷路,可前往捐助页面加联系方式!

点击前往捐助页面>>
按 “键盘左键←” 返回上一章  按 “键盘右键→” 进入下一章  按 “空格键” 向下滚动
目录
目录
设置
设置
书架
加入书架
书页
返回书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