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90章 花荣射箭
童贯大营。
童贯遥看着郓州方向,阴沉的双眼仿佛能滴出水来,咬了咬牙,童贯呼喝一声道。
“来人,召集八个营的都指挥使前来议事。”
他虽是太监,喊出这句话时却显得中气十足,以至于营帐周围的人听见之后,还以为又要打一场大仗了。
身为军帐大营的护卫,他们很清楚,只有在面对强敌的时候,童贯才会表现得如此认真。
自有人按吩咐去办,童贯阴沉着脸,咬牙切齿道。
“本将军倒要看看,这郓州到底是什么龙潭虎穴。”
他是真没有想到,一支五百人的队伍,进入郓州之后,竟然连半点消息都没有带出来。
这郓州,难道就真成了无底洞不成?
很快,八个营的都指挥使进入营帐,童贯将想法说了一遍,指着地图道。
“陈都指挥使,你进入郓州之后,带人留守范县,张都指挥使,你带人留守寿张县,刘都指挥使,你带人守在郓州城外,赵孙二位都指挥使,你二人带领手下人马穿插其间,沿途传信,每半个时辰,务必派人联系前后人马。”
一应部署完毕,童贯目光冰冷的看向地图上标注的郓州城,沉声道。
“其余人马,率军进入郓州城内,这一次,无论如何也要将刘唐带回来。”
众将领命,自是点兵去了。
童贯目光灼灼的看着沙盘上的地图,看着看着,童贯忽然笑了起来。
“这个宋江,倒是有点能耐,这小小的一个郓州城,居然敢能逼得本将军如此用心。”
随后,童贯将手中的木棒丢进了沙盘里面,喃喃自语道。
“既然你喜欢玩暗度陈仓这一套,在我这天罗地网的部署之下,我看你如何躲藏?”
八个营四千人的队伍,浩浩荡荡的往郓州方向而去。
按照童贯的吩咐,进入郓州境内之后,每到一处重要之地,便派人留守此地,沿途更是留下不少士卒,作为传信所用。
大军一路谨慎前行,直到了郓州城下,也没有遇上任何阻碍。
留下一营的人马留守在城外,大部队浩浩荡荡的往城内而去。
只是领头的督军刚过护城河,城墙上一支冷箭飞出,箭矢正中此人眉心,当场将其射杀。
朝城头望去,只见一个唇红齿白的俊俏少年郎立在城头,手中弯弓搭箭之下,一支支箭矢从其手中飞射出去,竟然无一落空。
站在城头上的少年郎,正是小李广花荣。
随着花荣这一箭射出,城门内外顿时涌出大量的伏兵出来,黑压压的一片,目测有近四五千人。
霎时间喊杀声四下而起,这三营的队伍不过一千五百人,加上领头的人一一被射杀,只片刻的功夫,这些人便乱做一团。
只用了半个时辰不到的时间,这些人不是被杀就是缴械投降。
刘唐站在城门上,拍了拍花荣的肩膀道。
“花荣兄弟,射的真快!”
花荣抿着嘴,有些不好意思的说道。
“都是大哥教的好!”
宋江如果在这里,听见这番话,非要让这俩货试试看,他射的到底快不快。
两人又聊了一阵,脸上丝毫没有刚刚打了一场大战的紧张感。
这区区四千人马,敢孤军深入的进入郓州,他们还真没当回事。
与此同时,顺着官道一路往范县去的方向,同时爆发了小规模的战斗。
一处村子内,在村子居中的位置留有一大片空地,这一块空地是乡民们平时用来组织各种活动用的,此时却黑压压的站满了人。
村子里几乎所有的劳动力都在这里了,其中更是夹杂了不少身体壮硕的妇人。
乡正看了一眼众人,见人已经到齐了,这才开口说道。
“大伙应该也看见了,村子外面来了不少官差,各位可知道,这些官差是来干什么的!”
对于这些乡民来说,很多消息都到不了他们这里。
听乡正询问,一众人很是茫然的摇了摇头。
站在最前面的一个年轻人见乡正卖关子,有些急切的问道。
“乡正,那些官差是不是来找咱们征收税赋的?”
定睛细看那人,这人正是被时迁劫了公文,无法回府衙交差的刘捕头,站在他旁边的,赫然是当初被刘捕头劝说加入村子里的张捕头。
两人毕竟在衙门当过差,见过的世面要比乡民广。
见到朝廷派兵进入郓州,心里便猜测是因为赋税之事。
所以见乡正吞吞吐吐的,他便将自己的猜测说了出来。
刘捕头这番话一出口,顿时引起乡民们的一阵躁动。
“这群王八犊子,咱们还没好两个月,这些人就来找咱们的麻烦了。”
“不能交,咱们好不容易才吃上一口饱饭,交了又得饿肚子了。”
“就是,朝廷那些人是什么德性,大伙心里还不清楚吗?他们那不是收税,是明抢。”
“……”
一时间,一众乡民都开始嚷嚷起来了。
这些日子在知府刘唐的带领之下,这些人开垦出来了大片的农田,每天辛辛苦苦的在田地里面劳作,为的,不就是能吃上一口饱饭吗?
此时猜测官府可能要来找他们收税,要将他们辛辛苦苦种出来的粮食抢走,他们怎么能答应?
眼见场面越来越乱,乡正重重咳了两声,又抬手虚按了两下,示意众人安静下来。
等下面的声音稍微平息了一些,乡正这才开口说道。
“好,都是好样的,不愧是咱们安乐村的人。”
顿了顿,乡正又说道。
“只是,这些官差这一次过来,不是来找咱们收税的,而是要将带领咱们发家致富的知府老爷抓走的。”
此言一出,众人都诧异的看向乡正。
刘唐担任郓州知府的事情,早就经由各级官员,再到乡正,被郓州境内的百姓所熟知。
当然,提及到刘唐的时候,传话的人免不了要在刘唐的名字前面加一个梁山。
得知是梁山的人当了郓州的知府,一众乡民自是欢天喜地。
梁山的公文可是说得很清楚了,一年只用上缴一次赋税,一次只有田地收成的两成左右。
和官府比起来,梁山要的这点赋税,跟没要没什么两样。
而刘唐上任之后,所颁布的政令,除了履行公文上的条例之外,刘唐更是派人下查民情,帮助那些特殊的家庭走出困境。
哪怕只是短短两个月的时间,刘唐的名声已经在乡民口中有口皆碑了。
换了朝廷其他的人来当这个知府,他们可以肯定,他们的日子绝对没有现在这般舒坦。
所以在听乡正说朝廷要派兵将刘唐抓住之后,这些人诧异了一下,便高呼起来。
“这件事,咱们不答应。”
“赶走官兵,让刘知府继续带领咱们发家致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