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历史军事

水浒:从拒绝招安开始

第82章 没想那么多

水浒:从拒绝招安开始 黄沙万里 38.83万 2025-03-21 20:18:25
网络小说网www.sw.kifor.cn,最快更新《水浒:从拒绝招安开始》最新章节!

想了想,王黼开口说道。

“朱大人也不用当真停工,进度可以照旧,这份奏折也同样写,咱们的目的,只是让圣上亲自出面过问此事而已,不会让朱大人难做的。”

朱勔这番话说完,户部尚书不由回头看了王黼一眼,眼神中竟然带着几分诧异。

这王黼脑子倒是转得快,这么快就看出他的用意了。

不仅如此,为了避免出现差错,他更是让朱勔继续建造迎真宫,这一点他倒是没有想到。

点了点头,户部尚书附和道。

“正是王大人说的这个理,朱大人不必担心会延误工期。”

王黼抬眼看了二人一眼,脸上依旧是淡淡的笑容,让人看不清他心里在想什么。

“二位这么一说,下官倒是放心了不少,只是这毕竟是欺君罔上的罪名,只怕……”

看见朱勔一脸财迷的样子,王黼当即会意过来,也不用户部尚书出面,王黼摊开一只手掌说道。

“这个数,朱大人只需要写一封奏折即可到手。”

看见王黼伸出来的手掌,朱勔顿时哈哈大笑起来。

“王大人,您这不是见外了么,咱们什么关系,下官又岂会在乎这点东西,既然二位求到下官这里了,这封奏疏,下官现在就写。”

别说只是写一封奏折了,就算让他真的停工,只要价码给得足够,他一样不会推脱。

见朱勔满口答应下来,王黼二人这才略微松了一口气。

能够心安理得的将算盘打到皇帝头上,而丝毫不担心后果,只是这一点,就足以证明几人在大宋朝廷之中的权势了。

王黼二人是看着朱勔将奏折写好的,奏折呈交上去让道君皇帝看到还需要一段时间。

接下来,王黼二人所要做的,就是耐心等待即可。

两人的这一番操作如果被刘唐知道了,刘唐恐怕要惊掉下巴。

他写公文拒绝上缴税赋,目的其实极其的单纯,就是不想收取郓州境内百姓辛苦种地得来的钱粮,然后交给朝廷。

就这么简单。

至于什么有意要让二人上报,好辞官和宋江等人团聚之类的事情,刘唐并没有考虑过。

此时在郓州府衙的刘唐并没有闲着,而是开始了一系列的动作。

有了郓州知府这一重身份在,各种政令颁布下去,就容易多了。

之前为了避免被朝廷发现,多少还有所遮掩的梁山众人,如今彻底放开了手脚。

由李逵率领的打铁团队,在梁山上一段时间的琢磨之后,又根据宋江的指点,已经开发出来一套全新的锻钢流程。

带着这些人下山,进入郓州境内之后,郓州近万公里的土地上,一瞬间便冒出来了四座钢材场。

用梁山山脚下老铁匠的话说,这些钢材场生产出来的钢材,比朝廷作院锻造出来的钢材还要好。

如今的老铁匠也不再蜗居在梁山脚下苟且偷生的度日了,而是跟随李逵等人进入了锻钢场,为梁山打造兵器。

每日从钢材场出来之后,老头乐呵呵的提着一个酒葫芦,一边喝着酒,一边向场子里的人讲述当初遇见李逵及宋江的事情。

说到激动之处,老铁匠更是拿出自己的酒壶,与谈得来的几人共同喝上几口。

如今的他,再也不用担心因为上缴了赋税,手上没有余钱之后,喝不上酒了。

由秦明凌振率领的军工团队,在宋江提供了一个基础图纸的情况下,一群人经历了三个月的时间,已经琢磨出来了火枪火炮这类热武器。

火药的配比倒是没什么难度,哪怕大宋没有火药的比例,根据一硝二硫三木炭,加点白糖大伊万的网络用语,宋江也能将火药弄出来。

更何况,大宋时期已经有了火药存在,只是比例形态这方面,和后世不同罢了。

制造火枪火炮这类热武器真正的难点,在于枪管的制造。

毕竟没有现代化的生产工具,想要制造出钢管出来,只能用浇筑的方法实现,产量自然不高。

当初丞相府派去暗杀郓州知府的三人,遇见的老汉所说的不许旁人靠近的地方,就是制造这些东西的地方。

如今郓州境内真正的火器军工厂虽然只有一座,数量远没有达到宋江的预期,但军工厂夜以继日的生产之下,武器库里面堆叠的火枪,已经足够组建一支千人的队伍了。

随着技术的改良,加上宋江重点关注热武器的发展进度,假以时日,火枪火炮生产的数量,必然会提升上来。

除此之外,如今郓州境内数量最多的,还是各种养殖场。

此时的朱仝(tong)正靠在一块山石旁,手中拿着一本书翻看着。

在他面前,则是一个猪圈。

猪圈全部用红砖堆砌成一个个单独的隔间,每个隔间只有四五个平方的样子,也就和宋江前世自家的卫生间差不多大。

粗略数一下,这些隔间大概有近百来个,每个隔间里面饲养着一头猪,其中也不乏一些带着一群幼崽的母猪。

看了一阵,朱仝合上书,那书上写着的名字,赫然是《母猪的产后护理与保养》。

不用问也能知道,朱仝手中的书是从哪里来的。

类似这样的养殖场,在郓州境内不下百余座,鸡鸭猪狗各类家禽都被集中饲养起来。

如今郓州境内的老百姓虽然还没有达到肉类自由的地步,但再等上三五个月的时间,那如同天价一般的肉类价格,必然会被打下来。

两文钱一个大饼,一百二十文一斤猪肉,确实算是天价了。

田地得以成规模的种植,又不用上缴多余的赋税,家里有了余粮,又有各类瓜果肉类均衡补充营养,郓州境内的百姓,身体状况以肉眼可见的速度好了起来。

加上有柴进燕青二人在一旁协助,又有宋江在背后指点,刘唐刚上任之时虽然有些手生,但随着时间的推移,刘唐也逐渐摸出一些门道出来。

很多事情,他不用太过细致的去处理,只需要给出一个大致的方向,下面的人自然会将事情办好。

短短半个月的时间,刘唐先后派遣了不少信得过的梁山兄弟,直接取代了各县衙的知县,彻底将郓州掌握在了梁山手中。

原本这些知县任命,刘唐是需要上报朝廷,经道君皇帝同意之后才能任用的。

但他本来就没有将郓州当成是朝廷的地方,所以任命官职一事并没有上报朝廷。

从朝廷的角度去看,这些分部在各县衙的知县,并不在朝廷官员的名单之中,自然也没有朝廷相应的俸禄。

这些官员的俸禄,全部由梁山发放。

自愿捐助网站

网站无广告收入,非盈利,捐助用于服务器开支!

怕迷路,可前往捐助页面加联系方式!

点击前往捐助页面>>
按 “键盘左键←” 返回上一章  按 “键盘右键→” 进入下一章  按 “空格键” 向下滚动
目录
目录
设置
设置
书架
加入书架
书页
返回书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