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01章 多谢不嫁之恩
温别初坐姿端正,双眼平视前方,一副再乖巧不过的样子。
“姐姐,你放心!”他道,“我和林景瑞那种人不一样,我可不会像他那样玩得那么花!”
他看着盛苓,只差没将“求夸奖”几个字写在脸上。
盛苓只觉得没眼看。
她甚至听到“姐姐”这两个字,都觉得耳朵发烫发痒。
她也不明白,她听着都觉得受不了了,为什么温别初还能面不改色的一口一个“姐姐”。
盛苓话锋一转:“对了,文破天怎么样了?还活着吗?”
温别初微微一笑:“不仅活着,还活得好好的呢。”
只不过受了一点小小的罪而已。
盛苓再次给了他一个白眼。
最初听到文破天的名字,是从隐一的口中。
后来在文家,又知道了文破天是文贵妃和文氏的侄子,也是废太子的伴读,算得上与废太子最亲近的人。
再结合一下隔壁幽王府里的情况……
自然也就能猜出一些了。
温别初顶着盛苓的目光,冲她笑得露出洁白整齐的牙齿:“……不过,姐姐若是再像上次那样一直夸他,那他可能就会不太好了……”
盛苓在心里默念这人的身份。
她已经努力克制了,还是没能忍住,抬手一巴掌拍在了温别初的脑袋上。
温别初:……
很好。
盛苓无视温别初的目光,转移了话题:“林景瑞的事,怎么样了?”
提起这个,温别初便也正色起来。
“差不多了,”温别初道,“若只是林景瑞一人,就目前咱们手里掌握的证据就能让他再无翻身之力了,但他背后还有一个老二,咱们总不能打了林景瑞,留一个老二等着给咱们添堵,所以我决定给林景瑞和老二一起准备一份大礼……”
说到“咱们”这两个字,温别初笑出了酒窝。
每说一次就笑一下。
那酒窝一会儿出现一会儿消失的,让盛苓的目光不受控制地落到了温别初的脸上。
啧。
谁看了不得迷糊啊?
所以,她之前被这人给蛊惑了,那也是情有可原的啊!
盛苓很容易就将自己哄好了。
“什么大礼啊?”她忍不住问。
温别初倒是卖起了关子:“用不了多久,你就能知道了。”
盛苓再次在心里默念这人的身份,一再告诫自己,要忍,不能对他动手……
但,还是破功了。
于是,继拍了温别初的脑袋之后,盛苓的手又掐上了温别初的腰。
温别初顿时呲牙咧嘴的求起饶来。
“啊啊啊……”
“姐姐,姐姐,疼疼疼……”
“痒痒痒……”
弄得盛苓都不知道他到底是疼还是痒了。
早就退到了游廊下的凌霜和凌雪,听着正房里传来的打闹声,不由得对视一眼。
凌雪凑到凌霜耳边,“你有没有觉得,这位……如今越来越像个人了?”
凌霜瞪她一眼。
但心里,也是赞同的。
她们出自皇室的暗卫营,早先也是见过那位的,但那时的那位,像石头,像冰块儿,像木头……
反正就是不像一个正常人。
亲眼见着那位有了这么大的变化,凌霜和凌雪的震惊可想而知。
屋里。
温别初与盛苓说起了金銮殿上发生的事。
说到许进则被弘武帝拿了奏折砸破了额头时,他拍着桌子笑得“嘎嘎”的,就像一只吵闹不休的鸭子,哪里有半点形象可言?
若是让熟悉温别初的人看到了这一幕……
盛苓表示一言难尽。
不过,说起许进则,盛苓倒是有些好奇。
“许进则的女儿,就是那位逃婚的许家小姐吧?”盛苓道,“这都两个多月了,这位许小姐也不知道跑到哪里去了,怎的半点音讯都没有?”
许家好像也没表现出什么焦急来,上次还办宴会往盛苓这里送请柬呢。
是许家一点也不在意许问悠,还是说……
盛苓心头蓦地一动。
温别初双眼微微一眯,漫不经心地道:“谁知道呢?也有可能,所谓的没有音讯,只是对外人而言……”
“所以……”盛苓思忖着道,“其实许家人早就知道许问悠的下落了?”
温别初双手一摊:“姐姐,这种事我怎么会知道呢?我只是一个柔弱无助又可怜的弟弟啊!”
盛苓“啐”了他一口。
她可真是信了他的邪了!
她一眼睨向温别初。
“说起来,那许问悠可是做了废太子那么些年的未婚妻呢,”盛苓慢悠悠地道,“你说,要是许问悠回来了,隔壁那位殿下会是什么感受?”
温别初板着脸。
什么感受?
没有感受!
一个他连脸都没记住,还逃婚了的女人,他哪里能有什么感受?
真要说感受……
“哦,”温别初道,“姐姐,我觉得隔壁那位殿下大概会多谢她的不嫁之恩吧。”
盛苓:……
她想着,幸好那位许小姐没在这里,也没听到温别初的这句话。
否则,许问悠大概会羞愤死吧。
但,谁在乎呢?
……
翌日。
盛苓早早就起身了,收拾妥当用完早膳后,便登上马车往了文府去。
昨日盛苓接到文氏的信,邀她今日去文府一趟。
虽然时辰尚早,但文氏已经等了好一会儿了。
盛苓将文氏上下打量了一番,笑道:“和离了之后,文姨母的气色都好了许多……”
一听这话,文氏立即就笑开了花。
“那可不!”文氏眉飞色舞地道,“我爹娘和兄长还担心我和离了日子要怎么过,要我说啊,我是平白耽误了这么多年,早就该和离了!”
和离过,她才知道日子也能过得这么舒心。
不用每日见着宋锦修那张倒人胃口的脸,也不用见着定国公府里那众多的莺莺燕燕,也不用见着那些庶子庶女们,文氏的心情简直不要太好!
尤其是,她的福哥儿和宝姐儿就要回来了!
文氏抓着盛苓的手:“无忧啊,昨儿我接到信,福哥儿和宝姐儿大概明日就能抵京了,你,你能陪着我一起去城门外接他们吗?”
她紧紧盯着盛苓,唯恐盛苓不答应。
越是临近福哥儿和宝姐儿回京的日子,文氏心里就越是紧张。
那是一种,类似近乡情怯的心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