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章 下套
沈云初来之前,大家聚在一起再聊平阳侯府太老夫人八十岁大寿的事情,两家向来交好,大家正商量着送个什么礼物过去。
几番讨论下面都没有结果,沈云初来了之后,苏氏问着她的意见。
沈云初听过这个平阳侯府,如今那位老夫人已经高龄,今年又是她的八十大寿,许家肯定会大肆操办一番。
到时候全京城里的有头有脸的人物全部都要被请过去,为了不落人下风,卫家必须提前就准备。
听到苏氏这么问自己,沈云初思考了一下,最后出声道:“我曾听说江南有一工艺名叫双面绣,绣出的图案栩栩如生,不如就找人绣一副《百寿图》给平阳侯府的太老夫人送过去?”
这只是沈云初提的意见而已,至于她们采不采纳就是她们的事情了。
这位平阳侯府的太老夫人这么大年纪了,什么好东西没有见过?因此送礼就必须在心思上多花点功夫。
“这个主意倒是不错!”苏氏点了点头,继而又去看卫老夫人的脸色。
她问:“不知老夫人觉得如何?”
卫老夫人沉吟半晌,脸上露出犹豫之色,她看向沈云初,开口道:“你说的双面绣,我也曾听过,可是此项工艺除了江南的那些绣娘,还有何人会绣?”
京城距离江南路途遥远,距离平阳侯府太老夫人的生辰已经不足一月了,之前忙着办婚事,顾不上这茬,如今时间紧迫,让她们去哪里找什么江南绣娘啊?
更不要说双面绣特别考验人的工艺,耗费的时间也会比一般绣品要多得多。
“那可怎么办才好?”苏氏蹙眉道:“好不容易听到了一个不错的法子,如此一来,岂不是又要重新商议?这到底要送个什么东西才好啊?”
卫国公府的名声在那里,要是送出去的东西被别人比下去的话,难免会觉得有失颜面,更不要说平阳府家还是京城中有名的人家。
沈云初思忖着,眼神偷偷打量着苏氏,见她似乎真的再为如何选寿礼而发愁。
可是以卫家的能力就找不出什么稀罕宝贝,但是也不足以为了一件寿礼而担心成这样。
难不成她另有所图?
众人皆是沉默,苏氏绞尽脑汁的想着,却突然抬头,像是想到了什么似的,她问沈云初:“听说你的兄长就现在在扬州,他那边可曾能寻到什么出色的绣娘?”
听到她口中的兄长,沈云初顿时心头一惊,她攥紧手上的帕子,面色冷静道:“我兄长虽在扬州,但是也都是一直忙于公务,恐怕没有机会结识什么绣娘。”
“那可说不一定——”苏氏反驳她的话:“哪怕就算沈大人不认识,但是以他的身份,要想找个绣娘还不简单吗?”
她的话就像是被沈云初推到悬崖高处,之给她两个选择:要么跳下去;要么听自己的话。
“我兄长未必会帮这个忙......”沈云初沉凝道。
“这有什么,只不过是让他找个人而已,大不了一切花销都由咱们卫国公府承担。”苏氏故意把话说出来了。
要是沈云初再拒绝的话,就显得她太不懂规矩了。
这个时候她才知道什么叫做搬起石头砸自己的脚。
见她沉默,苏氏乘胜追击:“不如这事就这么定了,你赶紧回去写家书,让沈大人在江南寻一个绣娘,赶在平阳侯府家太老夫人生辰之前绣一幅《百寿图》出来。”
沈云初知道这件事情既然因她而起,就必然由她解决。
她想了一会儿,问道:“不知那位平阳侯府的太老夫人生辰是在什么时候?”
“四月二十八!”苏氏答道。
“那可就难办了......”她做出一副为难的样子,就算是我现在写家书给我家兄长,但是这时间也来不及了。
正所谓慢工出细活,万一绣娘因为赶时间导致绣品出现了瑕疵,咱们再拿它用来送人,岂不是会坏了两家的关系?
此话一出,苏氏噤声了。
接着沈云初又说:“不如这样吧,把双面绣的《百寿图》改成书法,然后再在其中弄上一个绣品,这样心意也到了,而且也有新意。”
在短时间内找人绣一副百寿图出来有点不切实际,但是要是只要一个寿字的话,这个还是很容易办到的。
而且像这种事情,她根本就用不着写家书去求沈砚,她自己一个人也能做好。
事已至此,她只能赌一把。
“这倒是个好主意!”卫老夫人微微颔首:“那你按你的意思去做。”
沈云初愕然,她没有想到这件事情居然这么轻易的就让老夫人点头同意了。
还没等她反应过来,苏氏就朝她笑道:“还得是我们这位刚进门的少夫人,主意出的就是好!”
明明是一句夸人的话,但是从她的嘴巴里说出来,却是怎么听怎么不对劲。
沈云初没空分析她话里的深意,只能硬着头皮回她的话:“夫人谬赞了!”
也就是这个时候,卫老夫人又开口了,她对苏氏说:“一份寿礼单薄了些,你再去库房找个吉祥的物件一并送去。”
虽然沈云初准备的东西有新意,但是值不了多少钱,为了彰显卫国公府的声势,还得靠奇珍异宝来撑面子。
这下苏氏没有在推辞。
她原本为了自己女儿的婚事就忙的晕头转向,压根就分不出心思来准备其他的东西。
她巴不得把这件事推脱到别人身上,见有人替她的分忧,她也乐得坐享其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