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历史军事

大明朱棣:让你监国,你登基称帝

第一百章 顺利推行

大明朱棣:让你监国,你登基称帝 西湖书生 0 2025-03-16 19:16:50
网络小说网www.sw.kifor.cn,最快更新《大明朱棣:让你监国,你登基称帝》最新章节!

因为辽东粮食问题最为紧张。

所以发往广东的种子先行出发,数量并不算太多。

由朱高煦提拔的几个劝农官,随同前往进行推广。

不过这个东西谁都没见过。

而且广东距离北平太远了,他们也没听过凡属此物!

再说了广东这边的气候,适宜种植水稻。

有些地方能够达到一年三熟粮食基本上够吃!

所以他们对于种植番薯并没有太大的意愿。

这些劝农官原本就是地方上的老农。

虽然说他们费尽了口舌,磨破了嘴皮子,可是当地的这些百姓还是不愿意种植番薯!

因为他们担心在这上面下功夫,误了春耕麻烦更大。

而辽东那边情况也差不多。

说老实话,虽然有朝廷的粮食供应着。

但问题就是他们认为只有粮食才能填饱肚子。

这朝廷派人送过来的番薯到底是个什么东西,谁也没见过!

要是来年,这东西没有收获,岂不是要喝西北风去?

于是上面的人不管怎么催。

或者是这些劝农官教出他们如何种植番薯的时候。

这些百姓们都表现得非常抵抗。

甚至有人直接向官员表示他们想要种粮食,不想种番薯!

眼看着番薯推广,已经执行不下去了。

所以这些劝农官,只能把实际情况说明之后送往京城。

朱高煦得知消息之后,脸上露出一抹苦笑之色。

晃着手中信纸对孙若薇说道。

“不知道该说这些百姓是太过朴实了,还是被官府给坑怕了。”

“本王都说了这是高产作物,可是他们偏偏都不信。”

“这要是再耽误下去,误了工作的时候,岂不是耽误事儿了?”

孙若薇一听这话皱着眉头想了一阵说道。

“这也不能怪那些百姓,他们又不知道这东西到底是什么,更没有王爷你的见识。”

“而且王爷也不在辽东,那些百姓自然不会相信那些官员所说的话。”

“要知道那些官员之前都说这是太子的功劳,已经让那些百姓有些不满了。”

“目前最重要的问题就是要把这个情况给解决了,要不然王爷的谋划就要落空了。”

朱高煦捋着自己的胡须,皱着眉头想了半天,还是没有想出一个所以然。

“办法是有,但是远水解不了近渴,慢慢来的话,时间拖不起。”

“要不然完全可以让人在当地种一下,等到收获之时,百姓们一看就会自愿去种的。”

“可是眼下哪有这个时间?这真是让人头疼啊!”

吉安公主这时候则是直接说道。

“百姓们愚昧无知,他们并不知道王爷这么做是为了他们好。”

“既然如此,可以让朝廷直接下令,让这些百姓必须种番薯。”

“等到来年收获的时候,这些百姓自然会知道王爷的心意。”

“更重要的就是没有太多时间,所以这也是迫不得已的法子!”

而朱高煦则是轻轻摇了摇头。

“这不成原本是好事,表示这么一来很有可能会闹出乱子来。”

“辽东可是有数十万的百姓,真要因此而闹出大动静,很有可能会一发不可收拾。”

“所以这样做不妥!”

话说完之后,他站起身来走到了窗边。

抬头看着外面的景色,眯起眼睛来。

看到在房檐下,有一排蚂蚁,排成一条线!

仔细一看,原来是地面上有一些食物的碎屑。

朱高煦忽然心中一动,当下就有了主意,他一拍手说道。

“有了!百姓们不愿意种还是担心来年的时候吃不饱。”

“那么官府只要在这方面下功夫就行了。”

“到时可以给一些百姓承诺,愿意种植番薯的百姓可以优先发放耕牛锄头等农具。”

“而且这些粮食跟番薯苗,按照他们分得的田地进行分配,那么这些百姓就不得不种了!”

孙若薇听到之后当下就赞叹。

“这个主意好,这些百姓种下粮食至少有口吃的,再去种番薯,也就没那么大抵抗之心了。”

“等到来年易收获这些,百姓们自然知道番薯的好处!”

朱高煦想了一下又继续说道。

“然后广东那边,粮食不缺乏,所以他们的积极性并不高。”

“还好,送过去的番薯苗并不多,只要愿意种植可以免田赋一年。”

“如此一来,他们肯定愿意种番薯了!”

于是朱高煦便按照这个意思,发文各地让官府依照执行。

广东那些百姓一听说这件事情,那还有什么好想的?

只需要腾出一块地来种番薯,其他的种粮食还能免税,何乐而不为?

虽然官府的要求有些苛刻,官员们会定期来检查。

不过因此不用上交粮食,那可是稳赚不赔。

于是这些农户们,在学习种植之法之时,也积极了许多!

然后辽东那边,得到消息之后有些百姓就抱着试一试的态度去官府领了种子。

这也让杨士奇松了一口气。

他还跟那些百姓们承诺。

如果几个月后番薯丰收之时,他们没有足够的口粮吃,官府会给他们继续发粮!

如此一来人心大定,抵触心理也就没有那么重。

他们可是刚刚受过灾的百姓。

深知粮食的重要性。

伺候起来这些番薯苗,那也是慎之又慎。

毕竟这东西将来要是能够丰收的话,可是关系到他们能不能够吃得饱饭!

于是推广非常的顺利。

杨士奇看着满地被种上的番薯苗不由得感慨着说道。

“这汉王的确是好手段啊,不但能够摸准这些百姓心中所想。”

“而且还能够找到如此高产的东西!难不成这天底下真有生而知之者?”

话说到这里,他的脸色微微一变。

如果说朱高煦是太子的话那就太好了。

可他不是!

杨士奇身为步堂高官自然明白,帝国传长不传幼的规矩有什么的意义!

所以这让他的心中感觉十分的复杂。

一方面对于汉王十分的钦佩,另外一方面又充满了抵触感。

就在这种复杂的心情之下。

他还是将辽东知识写成一本奏章人送给朱棣。

一来时候让皇帝放心,另外也是让皇帝知道汉王的手段!

自愿捐助网站

网站无广告收入,非盈利,捐助用于服务器开支!

怕迷路,可前往捐助页面加联系方式!

点击前往捐助页面>>
按 “键盘左键←” 返回上一章  按 “键盘右键→” 进入下一章  按 “空格键” 向下滚动
目录
目录
设置
设置
书架
加入书架
书页
返回书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