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十九章 走亲戚
林淮安显然已经熬习惯了,在炕上靠着依然是精神奕奕,时不时还提醒姜念两声别睡。
“不睡不睡。”姜念一脸无精打采地葛优瘫。
林淮安显然一点都不困,窗外又下起了雪,虽然已是深夜但村里依然热闹,隐隐能听到小孩哭、狗叫声还有放爆竹的声音。
林淮安也不知道自己是因为年龄大了,还是今年尤其不同,感觉今年这个年过得莫名生了很多感慨。
他转头看向姜念,也觉得十分感慨。
以前的日子总觉得生活没什么指望,说好不好说差也不差,进学进不起,种地也种不了,每天只能在家不停看书,其实过得十分惶恐。
可是姜念来了之后,短短半年林家像变了个样,自己也像变了个样。
她喜欢开铺子,那他就努力考,去京城做大官,给她开最大的铺子。
大年初一一早,姜念和林淮安就被爆竹声吵醒了。
林老大和林老太给了两人一人一个铜板。
这就是现在的“压岁钱”。
林淮安姜念说了一箩筐的好话,说的两人眉开眼笑。
林老太拿出一套新衣服给了姜念:“前几天你们姑母给送了几匹布料,我给你做了新衣裳,你试试看。你这孩子挣到钱也不说给自己买身衣裳,一直穿我的旧衣裳那哪儿行?”
姜念十分惊喜,林老太拿到布没给林老大和林淮安做衣服,先给自己做了。
而且这才七天,赶出一套衣服来实在是不容易。
姜念拿了衣服就回屋去换了,还自己琢磨着换了个发型。
那套衣服是一件米白色的夹袄和一条墨绿色的裙子,正适合姜念这个年纪的小姑娘穿。
姜念平时衣服都懒得买,更别提研究头发了,始终是用个布条绑马尾,把所有头发全扎在头顶。
这次姜念想着之前在某站看过的发型教程,把头发散下来,梳了个简单的公主头。
姜念出来的时候林淮安都惊了。
姜念的五官其实长得很耐看,就是因为常年吃不饱饭,又黑又瘦干巴巴,这半年虽然养的白皙圆润了不少,但是天天穿着他娘的旧衣裳,头发也随手一扎完事,没人正视过她的颜值。
现在姜念穿上这个年纪少女应该穿的衣裳,又梳了个古里古怪的头。
虽然这头发奇奇怪怪,但看着还挺好看。
这么看着,姜念也挺漂亮的嘛。
林淮安脸都有点红了,姜念偏像没心没肺一样凑近不停问他:“好不好看,好不好看?”
林淮安老实说:“好看。”
姜念又问:“衣服好看还是我好看?”
林淮安:“都好看都好看。”
姜念又缠着林老太说了一箩筐好话,林老太眼睛都笑弯了,心里想出好几种衣裳样子,想着全给姜念做了。
几人一起去里正家拜年。
里正家人来人往,热闹得很,也顾不得多寒暄什么,来走个流程意思一下就算完了。
里正夫人正给来拜年的小孩们发瓜子花生,林家几人走的时候还给林淮安姜念也一人抓了一把。
林老太上头已经没有长辈了,大年初一除了在家等着街坊邻居串个门实在也没什么事干,姜念干脆把家里几只鸭子全收拾收拾准备烤了,没一会儿就在院子里挂了一排的鸭子。
初一这天一天都是吃饺子。
晚上的时候,鸭子烤好,被姜念分开用油纸裹好,放院里冻上了。
初二回娘家,今天一家人要去外婆家。
虽然年前送过东西了,这次又收拾了一大堆,姜念还拿了两只烤鸭带上。
几人大清早出发,快中午才赶到老太太家里。
老太太从年前就惦记着她的大外孙,搂着林淮安的胳膊不放。
姜念也没什么事干,老太太给抓了一把瓜子让闲坐着。
嗑了一会儿瓜子她就闲不住了,溜达去了厨房。
舅妈和表嫂正在厨房里忙活。
表嫂刚嫁给表哥一年多,还有点害羞。
舅妈见着姜念连忙招呼她:“你们年前过来送的那个腊肠真是好吃啊,就是那个酸菜我不太会弄。”
“那我弄,有鱼吗?”姜念爽快地说。
还真有鱼,鱼是表哥年前抓的,在缸里养着。
被姜念毫不留情地抓出来做酸菜鱼了。
她一边做,舅妈和表嫂在一边学着。
舅妈本想让姜念把拿来的烤鸭中午也做着吃了,被姜念拒绝了。
总共就拿来了两只,自己一家吃了不像话。
为了教舅妈烤鸭的吃法,姜念做了京酱肉丝。
先蒸春饼,再炒甜面酱,炒出一罐子,以后也可以蘸烤鸭吃。
猪里脊肉切成条,下锅滑熟盛出来,倒入甜面酱,再放猪肉条,等酱严严密密裹满肉条,空气中全都是浓郁的酱香时,就可以出锅了。
其他就和烤鸭吃法完全一样了,用春饼卷着肉条和葱丝吃,口感完全不输。
真不愧是烤鸭平替,穷人的智慧真了不起。
下午没呆多久又要回家了,老太太百般挽留也没办法,因为初三姑姑一家要来了。
姑姑一家住在县城,比外婆家近多了,初三上午还不到巳时就已经到了。
姑丈姓袁,姑姑和姑丈有两个孩子,一个女儿一个儿子,女儿袁慧十一岁,儿子袁勇八岁。
姑姑一家是赶着马车来的,姑姑从车上下来,看见林淮安就是一惊:“哟,淮哥儿今年长了不少啊!”
林淮安往年长不起来,也就跟袁慧差不多高,今年个子窜起来已经超了袁慧大半头,和姑姑差不多高了。
林老大眉开眼笑:“今年吃的好,给他补起来了,也没怎么闹病。”
姑母家住得近,这几个月林老大也跟那边联系过,所以对家里的变动知道的还是挺清楚的。
姑母看着姜念,心情复杂。
她和村里那些面朝袁土背朝天的农妇到底不一样,她知道读书人有多金贵,一直觉得林淮安读书好,是家里最大的希望,一面觉得等到林淮安考中了再说亲,怎么也能说上条件更好人家的小姐,一面又觉得姜念来了以后,带着林家把日子过好了,这姑娘的能力实在是强,将来说不准有什么造化。
万种思绪只化作一声叹息,拍了拍姜念的肩膀,“好孩子,辛苦你了。”
姜念笑笑:“姑母说的哪里话,这算什么辛苦?能挣到钱就不算苦。”
真被卖到青楼或者被卖给什么人做小妾,要仰仗男人活着,守着一方院子一辈子出不去,那才叫辛苦呢。
姑母家是做生意的,对这话深有感触,连声说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