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历史军事

大明:伴读万历,我爹张居正!

第4章 紫禁城下一红袍

大明:伴读万历,我爹张居正! 不早八的方糖 0 2025-03-14 18:39:49
网络小说网www.sw.kifor.cn,最快更新《大明:伴读万历,我爹张居正!》最新章节!

出紫禁城。

离了小太监的视线。

张允修终于可以一吐心中不快。

“狗皇帝!一千两都不愿意资助!”

一边骂着,他坐上了回府的马车。

不过张允修是有心理准备的。

历史上万历皇帝就是个爱财如命的铁公鸡。

适才,张允修提起办报纸,可谓是吹得天花乱坠。

“广纳天下士子之言,传播万法真理,针砭时弊!”

“陛下不要让清流霸占了话语权!”

“陛下只要你入个干股,今后赚钱必定如流水啊!”

“陛下你也不想成日被那些文官大臣欺负吧?”

.....

万历皇帝一脸古怪地看向张允修,那眼神里好像在说,欺负朕的不就是你老爹么?

总之,张允修把话头都说干了,也不见万历皇帝肯掏腰包。

皇帝甚至还眯着眼睛,用怀疑的眼神说道。

“你该不会要写《金瓶词话》那种风俗话本吧?”

张允修很生气。

狗皇帝怎么凭空污人清白!我张允修是那种兜售淫秽出版物的人吗!

除非我赚不到钱了,要倒闭了,从皇城楼上跳下去,不然我绝对不会干这般龌龊之事!

不过,张允修总算没白来。

《大唐狄公传》拉近了和皇帝的关系。

报纸也得到了皇帝的通气,报纸的发布,必然会受到东厂和锦衣卫的关注。

皇帝可能不在乎自己办的报纸,可和“领导”汇报,将“领导”当回事很重要。

这就是张允修跟老爹不同的地方了。

开启金手指的这些日子,张允修对万历皇帝进行了剖析。

单看历史,万历皇帝是个极其重感情的人。

这或许,源自他儿时的情感缺失、缺乏安全感的生活。

万历的爷爷嘉靖皇帝,信奉“二龙不相见”,严重到什么程度?

《明史纪事本末》记载:“自是裕、景二王不获见上者十余年”。

两个儿子都十几年未见老爹,可见嘉靖“魔怔”到什么地步。

甚至,对于出生的万历皇帝,也没有例外。

不听不见不闻,凡是裕王府邸里的喜庆之事,一概都不能让嘉靖知道。

自古以来,皇子出生后一百天,便要为其命名。

直到快要五岁,万历皇帝才拥有一个正式名字,但那已经是嘉靖死后,老爹隆庆登基的时候了。

古人无名,就不入族谱,与野人几乎没什么区别。

从前,万历皇帝没有感受,长大了心中怎会不膈应?

自小祖父的冷漠、叔叔窥视、朝廷波云诡谲,让万历深感人情凉薄,也对难得的情分极为珍视。

到了什么程度?

后来郑贵妃极其受宠,为了能让她的儿子登上储君之位,万历恨不得对抗所有大臣,掀起“国本之争”。

当然,重情分是另外一方面,你触及到皇权,一切的情分都是白搭。

这也是老爹张居正处境之尴尬。

张允修早早洞察了这一点。

他有信心,在不触及底线的情况下,与皇帝成为亲密无间的发小,如嘉靖的奶弟弟陆炳一般。

都说男人有三铁,一起同过窗一起扛过枪一起嫖过娼。

张允修与万历皇帝也算是同过窗的。

若是可能,今后还可以带万历嫖一下嘛!

脑袋里一阵胡思乱想。

“少爷,到了。”

外头车夫的声音传来。

“知道了。”

想明白了这些,张允修不由得浑身都是干劲。

他起身下车。

如今有了皇帝的背书,再多获取一些“天使投资”,这报纸就可以开起来了。

至于老爹张居正?

理应不会坏我好事吧?

......

明朝中后期天气寒冷,即便是到了三月份,天气说变就变。

紫禁城,早上还阳光明媚,下午便下起了小雪。

张居正踩着黑色皂靴,素纱冠凝着雪花,朱红色的朝服在白雪之中异常显眼。

雪花落在张居正额头,他倒也不打伞,任由雪花打湿了衣裳。

东华门值守的老太监,看到这一幕,连忙打起油纸伞,过来给元辅大人撑着。

老太监与张居正熟络,笑着说道“冯公公,和咱吩咐了,见到元辅引您去暖阁外的廊庑先歇息。”

“嗯。”

张居正从喉咙发出声音,脸上一丝不苟。

“陛下和朝堂诸公还未到么?”

老太监讨好说道:“陛下说了,下了一场瑞雪,今日的午朝推迟半个时辰。”

张居正瞥了一眼老太监似有些不悦。

老太监干劲找补说道:“瑞雪兆丰年,瑞雪兆丰年,这是好兆头。”

“若真如此,那便是好了。”

张居正叹了一口气,终究没有发作,朝着老太监说道。

“不必去暖阁了,我先去内阁公署看看奏章吧。”

听完元辅这话,老太监这才松了一口气,点头说道。

“也可。”

.....

内阁。

外头风雪不减,张居正埋头阅读批注案上的《贞观政要》。

他在书页上落笔。

“魏征死,太宗毁碑......”

台阁体蝇头小楷跃然纸上。

此时,外头传来太监的通报。

“元辅大人,陛下和诸公都到了,请您过去呢。”

“嗯。”

张居正从鼻腔发出声音,算是有了回应。

将《贞观政要》收起,才起身出门。

暖阁。

内阁诸公,六部尚书侍郎齐聚于此。

君臣落座,万历皇帝端坐在御座上,百无聊赖没睡醒的模样。

朝堂诸公站立两排,左侧前方是元辅张居正,其余按照资历位置分别是张四维、申时行等,右侧则是都察院、大理寺、通政司等一干官员。

张居正看向万历皇帝,后者首肯点头后,元辅大人才说道。

“议事吧。”

万历九年三月实在没什么大事,无非是三件,一个是月初皇帝检阅军队;一个是月中蒙古土蛮进犯辽东传来捷报,朝廷祭祀天地祖庙;最后一个,也是最重要的,那便是“一条鞭”法的施行了。

“近年来,兵仗局造盔甲,粗糙不堪,徒费钱粮。着令依照上回所看之样式,另外制造五千副,发给官军穿戴......兵部、工部商议处理办法后上奏吧。”

说话的乃是万历皇帝,月初刚刚检阅过京城军队。

万历皇帝还有着些热情,特地提到了这一点。

“臣遵旨。”兵部尚书方逢时、工部尚书曾省吾同时出列应喏。

日常朝政议完了,便来到今日的重头戏。

张居正出声主持道:“议一条鞭法诸事。”

话音刚落,吏部侍郎杨巍首先坐不住了,他出列说道。

“臣斗胆请陛下暂缓一条鞭法事宜。

自古治国之道,皆在均贫富而安百姓。而今这一条鞭法,美其名曰,合并徭税,革除弊病,初衷是好的。

可实际上,一条鞭法施行之前,寻常年份百姓缴纳粮食便可完税,施行后百姓需缴纳钱银,致使物价飞涨

臣闻西北等百姓已然民怨沸腾,苦不堪言。

臣以为再贸然推行此法,必然使得流民塞于道,盗贼起于野,非社稷之福!

此法徒利士大夫,而害小民也!”

“臣有奏,豫省条鞭银每两加派至三钱,百姓流离失所.....”

“臣有奏,一条鞭法使民间胥吏愈发作奸......”

实际上,就算是张居正一手遮天,在朝堂之中,从来少不了反对他的声音。

当然,这种现象,在皇帝亲政后,才越发明显。

“好了。”

坐在上手的万历皇帝有些头疼,他将问题抛给了张居正说道。

“元辅如何觉得?”

张居正稳如泰山。

寻常,这种情况他必然让手下变法官员出来辩驳,不会自己直接出手。

不过今日不同,张居正很容易便想到了。

前几日,张允修那个逆子一番话,似乎正巧能够用上。

他当即上前说道。

“启禀陛下,所谓政策推行,一切当利于百姓,可拿一种极端情况去套用另外一种极端情况,此并非通达之想法......近来朝廷早有政令,一条鞭法要因地制宜,关键在一个试字,若某地适宜便采用,不适宜便不强求。

一切都是为解百姓之困苦,帝王之担忧。

杨尚书既然知道此法有不便之处,就应该遵照最近的圣旨上奏,废除相应地方的推行,而非因噎废食!”

此番话说得漂亮,让不少朝臣在心中感慨,张居正无愧“神童”“才子”之名。

可他们不知道是,这些话基本上就是张居正对前几日幼子的复刻。

端正在御座的万历皇帝眯了眯眼睛,看向张居正有些敬畏,面上还是拍手说道。

“元辅说得极妙,乃是谋国之言。”

此番言论一出,杨巍已经落了下乘,反对者几乎无话可说,此时改革派也发起了反击。

礼部尚书潘晟出列:“臣复议首辅之言,杨公只见胥吏作奸,未见清丈新增田亩百万顷......“

“杨公北人,不知东南市易之便,苏松等地行条鞭后,商贾得免力役,机房织户日增......“

一时间,朝堂上反对新政之声一扫而空。

反对派也偃旗息鼓,没办法,如今张居正风头依旧正盛,朝堂都是其党羽,内阁二位次辅基本为其所主导。

怎么跟张居正斗?

但显然,既然反对派敢提出不同的声音,就必定有所倚仗。

就在午朝要结束的时候。

忽有陕西道监察御史杨四知出列。

“臣有奏,弹劾首辅张居正,管教不严,纵容幼子骄纵无度,在京城内欺压百姓,驱使锦衣卫公器私用,不学无术,妄图扰乱士林.......”

杨四知一通输出,都是朝着张允修去的,张允修尚且没有官身,所以一切追责就扣在了张居正的头上。

此话一出,堂内诸公陷入沉默之中。

放在几年前,有人胆敢挑战张居正的权威,不是被削籍为民,就是被流放边陲。

哪有人敢如此?

可今时不同往日,朝堂风云突变之下,必然有人想要投机,来获取更大的利益。

从前张居正家教极严,几个儿子都很少接触官员,好不容易抓到这一个幼子,必然要大书特书。

“臣有奏,首辅之子张士元当街强抢民女.....”

“臣有奏,张士元毒茶医馆,祸害百姓......”

接连几个御史弹劾,这显然是有所预谋的。

反对者的另外一波攻势,又来了!

张居正眯了眯眼睛,眼睛里面闪过一丝寒光,他明白这些人所图什么。

无非是想借此,谋取皇帝的信任和赏识。

可他们不知道的是,自己与小皇帝有嫌隙,可并非反目。

况且,张居正是个谨慎之人,早知道幼子张允修惹祸,提前做好了谋划。

他与潘晟对视一眼,后者会意,刚要走出队伍说道。

可潘晟还没来得及说话,御座上头却炸了。

皇帝万历再无端庄姿态,从御座上跳将起来怒斥。

“荒唐!元辅乃朕肱骨之臣,尔等怎敢捕风捉影,将市井流言栽在元辅头上!”

自愿捐助网站

网站无广告收入,非盈利,捐助用于服务器开支!

怕迷路,可前往捐助页面加联系方式!

点击前往捐助页面>>
按 “键盘左键←” 返回上一章  按 “键盘右键→” 进入下一章  按 “空格键” 向下滚动
目录
目录
设置
设置
书架
加入书架
书页
返回书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