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三十四章 金瓯归来(中)
杰一行带领人马返回,暗暗留下四个人藏在古塔旁监视,发现异常就报告。
第二日,有人来报,在古塔发现异常,并抓住了一个人。
杰一行旁观审问,这个人很年轻,不到二十岁的样子,军兵问他在古塔附近做什么?他不说,军并威胁他如果她不说出来,就把他关进监狱十年。
这个年轻人想了想决定说出来,他说他们是奉命火烧金瓯城,他是前两个月被发展成为乌衣队的一员。
乌衣队!杰一行心中一凛。
阴魂不散的乌衣队,还要干出多少坏事?
年轻人说,乌衣队的头头白举和名言一起跑了,跑之前,白举安排十五名手下留下,让他们潜伏在金瓯城,他们首先要做的就是在金瓯城放火搞破坏。
那座古塔是他们的联络地点。
古塔是联络地点?都在古塔那里碰头?还是在古塔接头?
年轻人说,那座古塔有地宫,他们就在地宫里见面,金瓯城里有两个联络地点,他只知道古塔联络地点,只有十五人的头头西金豹才知道那个联络地点。
西金豹?杰一行对这个人有印象,他是西虎的儿子。
乌衣队的三个副主管之一,他竟然留在了金瓯城,这个消息引起了杰一行的重视。
如果不抓住西金豹,不抓住这十五个人,那金瓯城就没有太平日子。
这个叫大木的年轻人带着骁骑营的人来到古塔,他在古塔的围墙上搬开一块石头,他钻了进去,几个兵卒跟着他一起,从那里能进入古塔的地宫,古塔的地宫不大,大约能容纳七八个人,里面有两把刀,几罐油,乌衣队的人可以在这里碰头,休息。
昨晚那两个放火的人就是躲进了古塔地宫,追踪他们的骁骑营找不到他们就是这个原因。
杰一行下令继续在古塔附近安排暗哨,碰到可疑的人就抓起来。
时隔一天,金瓯城又一个宅子着火了,骁骑营急索放火人,但是一无所获。
当晚,在古塔附近抓到了两个形迹可疑的人。
经过大木辨认,这两个人也是乌衣队的人,从他们身上果然搜出来了腰牌,杰一行认识这个腰牌,乌木的牌子刻着一只家犬,旁边一把剑,乌衣两个字为主体。
这两个人见大木已经都交代了,自己不说也没有意义了。
今晚的火就是这两个人放的,他们放完火他们想跑到古塔地宫休息一晚。
这两人还提到一个重要信息,大木被抓他们已经知道了,三天后他们这些留在金瓯城的人将碰一次面,大家研究下下一步的行动。
但是,大木私下里跟杰一行等人说,留在金瓯城的人全体碰头是不可能的,因为这样很容易被一网打尽,如果这两个人没说谎的话,这个通知很可能是假的,实际去碰面的可能就是其中几个人。
杰一行判断,大木说的可能是靠谱的,因为,既然他被抓住的消息这些人都知道了,那就必须对剩下的人有个甄别和交代,看看他们是否还靠得住。
杰一行决定放了后来抓住的那两个人,然后派人秘密跟踪这两个人,希望有新的发现。
三天后的下午,两个人如约去了金瓯城北门外的一条小道,他们沿着小道找到一个亭子,
亭子里没人。两个人就坐在那里等。
等了大约半个时辰,亭子一侧的草丛里突然蹿出三个人个人,这三个人手里都拿着刀子,明晃晃地逼住了那两个人。
两个人被拖进草丛,这里的草很高,大约半个多人高,当他们都进入草丛后,远处的人是无法看见他们的。
两人吓得要命,这三个人都是乌衣队的,他们之前见过的,突然来了这么一出,两人以为小命休矣。
其中一个人喝道:“你们两个狗东西是不是被他们抓过去了?你们有没有说出我们?”
两人已听明白了,这是怀疑他们被抓住供出了其他乌衣队的人。
两人飞快交换了眼色,一口咬定,根本没被抓住,你们这是听谁说的?
我们放完火就跑掉了,根本没碰上什么人。
“你们没去古塔地宫?”
“没去啊,我们直接跑了,然后藏了一会,见没人跟着,就回住处了。”
三个人交换了一下眼神,显然,他们是在试探这两个人,他们是在害怕同伙投敌,他们的安全将受到极大威胁。
反复试探之后,三个人终于相信,这俩人没问题,他们松开这两个人,大大松了一口气。
随后,他们传达了一个指令,是西金豹下达的,让他们所有人第二天晚上,在王宫后面会面,他们计划对王宫下手。
白举临走时交代了,他们的任务就是制造恐慌,放火就是他们的主要手段。
两个人答应了,记住什么时刻,在王宫哪个方位汇合,要准备什么等等。
杰一行得到消息后,决定将计就计,要在王宫附近铲除乌衣队的潜伏分子,掐灭他们的潜伏下去的可能。
到了约定时间,果如所料,乌衣队留在金瓯城的人没有全部出现,来了八个人。
午夜时,他们在王宫外墙集合,被抓住又放了两个人也参与其中。他们的计划是火烧王宫,造成的影响越大约好。
杰一行派出的人埋伏在王宫内外,都藏在暗处,严密监视这些人的动向。、
八个人中的七个都被托进了王宫,他们搞了叠罗汉,墙外留一个人放风,七个人进去放火。
这七个人进了皇宫大院,五个人直奔王宫,两个人去王室生活区,总之都要烧起来,让北地国民众越恐慌越好。
两个进入生活区的人,还没找到国王的寝宫就被埋伏在暗处的骁骑营兵卒抓获,身上绑了绳子,嘴里塞了布条,捆结实了拉走。
五个人进入了王宫,他们巧妙地避开了王宫门口的警卫。
但是这五个人刚进入王宫,就被里面埋伏的骁骑营的人悉数拿下,火信子点起火把、蜡烛,士卒们把五个人看得真真切切。
五个人里就有先前投降那两位,兵卒从他们身上搜出了火油,火信子,信号炮等等,如果不及时抓住他们,王宫说起火就起火。
墙外放哨的人,等了许久不见里面烧起来,知道出了岔子,撒丫子就跑。
监视他的人也不出来追他,只是悄悄跟着他,看看他去哪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