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三十章 不一样的茶楼!
“嗯?叔孙兄?”
赢瑜停下脚步,看到追来的叔孙博不禁眼前一亮。
如果说今天最让他感觉与众不同的人是谁,当属这青年,与他真是同为天涯沦落人。
只是他有些不明白,此人身着一身白色儒服,该是儒家弟子才对,为何刚才那些人挤兑他时,连儒家弟子都要跟着掺和一脚。
而且对他不满的,更多还是儒家弟子,也不知犯下了何等天怒人怨之事!
“公子,看来您对这学府街很是失望啊!”
“其实您没必要跟他们计较。一群自负文采之辈,实则无时无刻不想表现自己。整天除了叽叽喳喳,别无大用!”
“您若真与他们计较,那才真是自寻苦恼!”
叔孙博赶忙来到赢瑜跟前笑道。
“哦,看来叔孙兄深有体会啊!”
“敢问叔孙兄,你们家是做了什么天怒人怨之事,连此等挤兑也能免疫?”
赢瑜好笑道。
“呃……看来公子还真如传说中那般,因身体原因,对这外界之事知之甚少啊!”
“说来也不怕公子笑话,在下的父亲乃孔儒亲传,却因曾支持始皇决策,被儒家视为叛逆,受天下人唾弃!”
“都说我叔孙家为荣华富贵,甘做鹰犬。这些人却没有想过,他们口口声声君君臣臣,父父子子,却一味论君臣之不是,简直可笑至极!”
叔孙博老脸一红,提起家丑还是忍不住有些愤懑!
“孔儒亲传,重视皇道而受天下唾弃?”
“等等,叔孙家……你父莫非就是传说中的叔孙通?”
赢瑜略做沉思,想到什么,惊愕的看着叔孙博道。
“呃……哈哈哈,看来臭名远扬,公子还是有所耳闻啊!”
叔孙博脸庞一僵,摇头大笑,自嘲道。
“哈哈哈,叔孙兄言过了。叔孙家的事,我倒也听说过一二,在某些人看来,确实臭名远扬,但在我看来,却是他人不知好歹!”
赢瑜心中一阵惊愕,没想此人还真是叔孙通的后人。
他不是专业学历史的,但对一些历史名人也多少听说过一些。
这叔孙通说的不好听一点,也算儒家一朵奇葩,堪称遗臭万年。
倒不是他真做了什么丧尽天良之事,相反,此人连续经历数个朝代,对于稳定朝局都有着不可忽视的作用。
至于他是怎么被儒家嫌弃,甚至排斥的,还得从大秦一统天下开始说起。
自始皇帝一统天下开始,这分封与郡县的争执就越来越厉害,为此,无数谏言大臣撞死皇城,逼迫始皇分封。
这其中,自然有心心念念开创一个大同世界的儒家。
始皇帝也是有脾气的,你特么要死也别白死,不如去祭天好了!
于是在望夷宫前架起大鼎,烈火沸水,让这些人洗干净了往里面跳,等同于祭天。
那时大家都憋着一股火气,不知多少人真跳了进去,结果发现没卵用,始皇帝甩都不甩。
于是一场朝堂斗争即将演变而出。
这个时候叔孙通出来了。他不愿意这样的大祸继续下去,于是选择妥协,代表孔儒站台始皇,顿时堵得天下人哑口无言。
至此,没人想过他救了多少人,却人人骂他背叛孔儒。
当然,这只是目前已经发生过的,还不足以让他在历史上遗臭万年。
真正让他在历史上遗臭万年的是,刘邦开创大汉后,政权不稳,叔孙通为了巩固皇权,凸显皇者至高无上,于是搞出了一套跪拜之礼。
从此以后,群臣上朝都得跪着。这可气死天下士人了。
至此,这鹰犬之名,算是彻底把他定在了耻辱架上。
但有一点不可否认,此人所做的每一件事,都对朝局平定起到了事关重要因素。
“呵呵,看来公子对家父并不反感!”
“不知可否请公子坐下一叙?”
叔孙博看向赢瑜,苦笑道。
“请!”
赢瑜没有丝毫迟疑,当即同意。
这叔孙家别人看不上,他却很喜欢,若能收入账下,未来定有大用。
“公子请跟我来!”
叔孙博招呼一声,很快带着赢瑜来到学府街街尾一家茶楼。
这茶楼并不大,和学府街上那些大酒楼想必,显得有些上不得台面。
里面也没有什么争执的声音,但坐在里面的人却有不少,只是大多煮茶品茶,低声轻语,不像外面的士人般,见面就鼓吹自家治学理念,把别人的治世之学贬得一文不值!
茶楼有两层,在叔孙博的带领下,赢瑜好奇的打量周围这些人,最后跟叔孙博来到二楼一雅间内。
“呵呵,叔孙兄,没想到这学府街还有如此清静之地。我方才亲眼所见,这儒家弟子竟与兵家弟子低声议论战争兵法!”
“还有墨家弟子,竟与法家学子商讨刑法,这可真是奇迹啊!”
赢瑜刚坐下,便忍不住笑道。
“呵呵,公子很不可思议吧?”
“其实各家学术虽有不同,但每个学子又何尝不是各有性格,各有看法?”
“这些学子,大多受其他士人排挤,却心怀满腔报复,真乃忧心天下之人!”
“如果我没猜错,公子今日前来,该是为了招揽门客,打造自己的班底根基吧?”
“这里是一个很不错的选择,若公子愿意,我相信这茶楼常驻的学子们,一定会给公子一个惊喜!”
叔孙博微微一笑,压低声音道。
“哦,这叔孙兄也能看出来?”
赢瑜一怔,笑看叔孙博道。
“呵呵,公子之志,有些人但凡少点自负,都能看得出来。我相信这茶楼里,大部分人都心知肚明!”
叔孙博摇头一笑,正说话间,雅间门口,三个青年路过,正低头议论着什么。
“呵呵,真是一群可笑之人,本是群起而攻之讨伐公子瑜,却让公子瑜三言两语挑的内乱。我看这些人今天是争吵不完了!”
“谁说不是呢,这些人的书都读到狗肚子里去了,除了表面上那点形式,毫无作用!”
“哎,你们说,公子瑜今日前来,是否坐不住,开始为将来做准备了?”
这三人的交谈声虽然小,但并没有刻意压低耳语,显然这茶楼里都是同道中人,他们并不怕被人偷听。
而他们的一番言论,顿时引起赢瑜的注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