53.关押美女
嬴政端坐在上面,第一眼便看向吕不韦,道:
“相父,听说你身体不太好。”
“近来可有好转?!”
吕不韦道:
“多谢殿下关爱。”
“臣已无大碍。”
嬴政道:“那就好。”
“朕,今天召你们前来。”
“是有要事要告知尔等。”
文武百官听毕,皆侧耳。
嬴政已经十几日没有上朝了。
他偷偷跑出去燕国的事,没几个人知道。
嬴政养了一个和他长得差不多一样的替身。
在他不在的这段时间里,替身在帮他活动。
现在嬴政突然上朝,文武百官都好奇会有什么事情宣布。
“朕今日,想要立一位异姓王。”
“他便是燕国的明西王,黄明。”
“我想各位应该有所耳闻。”
“不了解的,可以去打听打听,此人在燕国做了几件惊天动地的大事情。”
这句话一出。
大殿之内,百官瞬间沸腾了起来。
“殿下,不可啊,先王在位之时,从未有过立异姓王的举措。”
“就是,秦国从未有过这种分封。”
“殿下还记得周天子吗?”
周天子分封天下,最后天下逐鹿。
分封土地给别的王。
就相当于把自己的权力交出去。
六国中,都没人这么干过。
“殿下,请三思。”
“殿下,那位黄明乃是燕国之人。”
“咱们把秦国的土地封给他,这不是给燕国人做嫁衣吗?”
“就算那黄明并不忠于燕国,你给了土地和王的称号,又怎能保证黄明忠于大秦?”
“那黄明乃是世代燕人,怎么会替大秦考虑呢?”
“陛下,请三思!”
“陛下,那黄明,原先只不过是燕国飞龙院养马的。”
“地位极其低下!”
文武百官纷纷发出了反对的声音。
吕不韦一言不发,他内心冷笑。
这百官有一半是和他串通好的。
秦国要立异姓王,简直是违背祖训的事情。
吕不韦当然不可能坐视不理。
嬴政咳嗽了两声。
百官逐渐安静下来。
“都议论完了么。”
“那些嫌弃黄明原来身份低下的人。”
“你们的相父,原先只是商人呢!”
士农工商。
商人,在封建社会耳朵地位十分之低。
嬴政这句话一出。
那个说黄明身份的人,立马闭了嘴。
嬴政道:
“实不相瞒,朕的儿子扶苏,曾经身患重病。”
“是那位黄明,出手相助,救好了我儿。”
“恩同再造。”
“朕立黄明为兄弟,是一种回报与认可。”
“王,万万不可。”吕不韦上前。
他终于踏出了一步,道:
“就算黄明救了太子一命。”
“那许之金银财宝,或者让他来秦国,给予一官半职。”
“这就够了。没必要出让国土。”
“先王们费了九牛二虎之力,抛头颅洒热血换来的。”
“怎可轻易出让?”
嬴政不语。
此人为相父,嬴政不好当面顶撞。
否则,激起他的同僚党羽维护,那可不妙。
这时,从百官之中,有一人站出,道:
“我反对相父的说法。”
众人看去。
此人竟然是嫪毐。
嫪毐看了吕不韦一眼,表明:
今天我站嬴政这边。
他道:
“黄明不止救治扶苏。还给予了秦国一样能提升国力的利器。”
“此举大大帮助秦国,能让秦国吞并他国,提高速度。”
这些话,都是嬴政教给他说的。
嫪毐忽然想起昨天晚上。
嬴政在面见他,离开之后。
嫪毐刚想出门,赵姬却突然出现了。
她堵在了门口。
“政儿刚才来过?”
知子莫若母?
明明赵姬刚刚已经睡着了。
此刻居然能立刻出现。
“是的。”嫪毐沉默。
他不想在赵姬面前谈论嬴政。
这俩母子的关系恶化,有一半的原因以上,是因为嫪毐。
“他对你说了什么?”赵姬道。
眼神中,她带着关切。
“他是你儿子,你怎么不去问他?”
“讨厌,说嘛。”
“你儿子让我支持他,明日在早朝立一位异姓王。”
“谁啊?”
“燕国人,黄明。”
赵姬脑袋转个不停。
她怎么也想不清楚,自己的儿子在下哪一步棋。
这一次封王,又将给秦国带来什么。
后院的假山流水,潺潺声响。
嫪毐不知道为什么自己会在这个时候走神。
朝堂上。
吕不韦道:“黄明究竟给了秦国什么?”
“值得殿下要给他封王?”
嬴政道:
“这个是咱们的秘密武器。”
“朕,不能在此透露。”
百官的议论声依旧生起,但是比之前小声了不少。
嬴政内心有一丝稳操胜券的感觉。
吕不韦依然不肯放过反问的机会:
“若是此人对秦国不利,该如何?”
嬴政看向蒙毅,蒙毅道:
“这个就不劳相国费心了。”
“我们大王,只是给那黄明管辖权。”
“至于用兵,还是秦国出兵镇守那块地。”
“如此一来,相当于上了一份保险。”
吕不韦无话可说。
他没想到,嬴政对这件事考虑到这么周到。
嬴政道:
“你们不必再多言。”
“此事已成定局。”
“日后你们见黄明,如见我一般。黄明乃是我兄弟。”
“如有不服……”
嬴政一拍桌子。
发出“啪!”的一声巨响。
“那就得反省反省了!”
嫪毐、王翦、蒙恬、蒙毅、李斯、尉缭子……
嬴政这边的人率先下跪,道:
“臣等听从殿下指令,将黄明看作是我大秦的王。”
其他官员面面相觑,蓦地也下跪,道:
“臣等听从殿下指令,将黄明看作是我大秦的王。”
嬴政道:
“章邯,朕命你带兵5万,到达与鹏州接壤的佛州。”
“在那儿,你负责镇守。”
章邯出列,道:“臣,遵旨!”
嬴政:“行了,今天就到这,你们退下吧。”
秦王朝发生的事情,很快便流传开来。
韩国。
将军府。
姬无夜和夜幕四凶将一起,面对当下的状况,开起了回忆。
蓑衣客擅长收集情报。
姬无夜便道:
“蓑衣客,你说说看最近的情况如何?”
蓑衣客道:
“那秦王,派了章邯领兵前去佛州。”
“看样子,是守护佛州,迎那黄明上任。”
姬无夜道:
“佛州?这么说,黄明的地盘扩大了。。。”
“这样一来,在四国的交界地,黄明就像地鼠一样冒出来了。”
佛州和鹏州项链。
与这两块地方接壤的国家有:
燕、秦、离阳、韩国。
黄明被夹在其中,一旦发生战争,首当其冲的便是他。
姬无夜道:
“白亦非,你有什么看法?”
白亦非封号血衣侯,封地雪衣堡,掌握十万兵权。
白亦非道:
“如今,那黄明与秦国嬴政结为兄弟。”
“要是这两家做大,对我们没有好处。”
“你想想看,燕国和秦国要是同盟。”
“他们会把周边国家扫平也说不定。”
姬无夜皱起了眉头,道:
“是会有这种可能。”
“那嬴政,野心不小。”
潮女妖道:
“秦国历来都好战,他们要么就是在打仗,要么就是在准备大战中。”
“不可不防。”
姬无夜道:“那必须尽早做准备才行。”
他看向血衣侯。
白亦非道:
“当前,拿下佛州对我而言是小菜一碟。”
“可是一旦给他们准备的机会,以后的难度可就大多了。”
白亦非手底下有十万精兵。
目前打下佛州是没有问题的。
就看韩国是否有意愿出兵。
在他身边,一个穿着华丽的胖子,道:
“我觉得不用如此,我有办法。”
“咱们可以以商战取胜,我派人去低买高卖他们的粮食。”
“保管黄明的封地,粮食大涨。”
说话的是石上翡翠虎,擅长经商,在韩国富甲一方。
姬无夜摇了摇头,道:
“此法并不妥。”
“那黄明虽然是王。”
“但是他背后站着整个燕国和秦国。”
“这可不是商战就能解决的事情。”
潮女妖道:
“如今我们对黄明不甚了解。”
“在下请命,前去调查一下黄明,先看看他是怎样的人。”
“再做打算。”
姬无夜好奇道:“你亲自去?”
潮女妖点了点头。
白亦非没有意见。
姬无夜道:“可以,就看你能带回什么样的情报了。”
与韩国接壤的魏国。
信陵君府。
一名衣服邋遢的男子,正卧在草地上饮酒。
若是不知道的人,还以为这是乞丐。
实际这是魏国的信陵君,魏无忌,魏安釐王弟弟。
魏无忌曾经两次大败秦军,声名大噪。
然而他却受到魏王猜忌,不得重用。
因此相当颓废。
而附近的凉亭上,一名身穿蓝色梅花纹纱袍的女子,正在弹奏琴曲。
琴曲悠悠,听得人心旷神怡。
“哥哥、哥哥!”
魏无伤从门口跑进后花园。
“什么事情这么着急,无伤。”
“要不你也来和哥哥喝两杯?”魏无忌端起一只酒杯道。
魏无伤一把打掉了魏无忌的酒杯。
弹琴的女子顿时停下了演奏,看向这边。
魏无伤拽着魏无忌的衣袖道:
“在韩国和秦国的边上,出现了一个明西王。”
魏无忌擦了口边的酒渍,道:
“黄明?我听说过。”
“怎么了?”
魏无伤道:“那黄明和秦国的嬴政,互相结为兄弟。”
“秦王还打算给他一块封地,佛州。”
“据说韩国人打算对黄明动手了。”
魏无忌看向无伤,道:
“还有这回事?”
魏无伤道:“现在,魏王给你派发了一个任务。”
魏无伤将一份手书交给了魏无忌。
上面的确是魏王的亲笔信,要求魏无忌前去调查黄明这个人。
同时注意韩国的动向。
魏无忌转头看向女子,道:
“惊鲵,你怎么看?”
名唤惊鲵的女子道:
“还能怎么样,我就陪你走这一遭呗。”
“反正你在家里颓废这模样,我卡了都快透不过气来了。”
魏无忌哈哈大笑,道:“行,咱们就去那鹏州和佛州走一走。”
离阳王朝。
北凉王府。
徐骁召开了一次会议。
“你们说说,这该怎么办?”
在座的,有李淳罡、李义山、徐堰兵、陈芝豹等北凉数一数二的高手。
李义山道:
“隔山观虎斗,现在韩国肯定是第一个想对黄明动手的。”
“韩国一动,到时候魏国那边肯定也会动起来。”
“咱们先别着急出手。现在黄明就是一块肉饽饽,周边的狼群都想上去咬一口。”
徐骁看向其他人。
陈芝豹道:
“我没什么意见,如果主公需要,我可以横推佛州和蓬州。”
“现在他们驻扎的兵马不过10万,给我三万大雪龙骑,便可踏平他。”
李义山道:“不妥,你是能踏平佛州和蓬州。”
“但是秦、魏、韩、燕肯定会紧跟其上。”
“这四个国家联合起来,可不是那么好对付的。”
徐骁看向李淳罡,道:“老剑神,你可有什么看法?”
李淳罡道:
“我听闻,那黄明小儿,曾经大闯燕国皇宫。”
“最后还被慕容翰海封为明西王。”
“而且最近江湖上,龙虎山李道一身死道消。”
“种种迹象表明,黄明这小子,不一般。”
“老夫,想先去会一会此人。”
李义山露出了微笑,道:
“什么人,居然能勾起您的好战心。”
“你终于舍得离开听潮阁了?”
李淳罡道:
“老夫想去问一问此人的剑。”
徐堰兵道:
“听说最近在蓬州地界,嵩山派的人被黄明打得满地找牙。”
“这个黄明,最差也有洞天境修为。”
李淳罡道:
“那我更要去会一会他了。”
徐骁道:“可以,老剑神,有劳你去看一看此人了。”
“若是时机成熟,你给我一个信号。”
“我徐骁立马发兵,马踏燕国。”
燕国。
皇宫。
曹正淳步入养心殿。
慕容瀚海正在和德懿太后饮茶。
曹正淳焦急的样子,让他感到不寻常。
慕容瀚海道:
“什么事呢,这么着急?”
曹正淳道:
“圣上,您难道还没有听说么。”
“那黄明……”
曹正淳看了看太后,不知道这事应不应该在太后面前说。
听到黄明这两个字。
慕容瀚海便觉得不太寻常,道:
“说吧。”
曹正淳道:
“那黄明,最近被秦国的嬴政封王。”
“据说他们成了拜把子的兄弟。”
“嬴政还要把佛州那块地封给黄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