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其他类型

百万年薪是怎样炼成的

第六十七章 你的地盘,不能容他人插手

百万年薪是怎样炼成的 邱庆剑 0 2025-03-11 21:15:34
网络小说网www.sw.kifor.cn,最快更新《百万年薪是怎样炼成的》最新章节!

67.你的地盘,不能他人插手

郑欣阳绞尽脑汁,也没有想到通过合法节省大额度税款的办法。于文苍也没有想,但他鼓捣出一套“应急方案”。

首先是办公区域的设置。税务部本来已经在另一个厂区办公,在应急方案中,税务部迁到一个离财务部和成本部更远的地方,并且随时有一名保安值班,任何人不得轻易进入。

其次是资料和信息管理。税务部的资料全部独立存放,网络系统独立,使用独立的一套财务软件。财务部和成本部的资料,以及各业务部门涉及产量和销量的资料,每月打包,装在编织袋中,由一个不起眼的清洁工收集,然后拉到厂外一个非常隐蔽的地方存放,那个地方,只有郑欣阳和齐昭瑶知道。

第三是对外接待。税务部人员就代表整个众望木业集团的财务人员,对外接待税务、工商等部门。财务部和成本部的会计人员,一律不得对外承认自己是会计,上班时间也不必佩戴工作卡。

第四是突发事件到来时的暗号约定。如果郑欣阳在办公室被税务人员盯住甚至控制,脱不了身时,就打电话给税务部经理,叫带一包茶叶来招待客人。如果税务部被税务人员盯住或控制住,就打电话给郑欣阳,问他那里有没有可以招待客人的茶叶。暗号接通,另一方便马上找孙老板,让他去外围活动关系。同时,通知财务部和成本部人员放假,免得人多嘴杂说错话。

这套应急方案,还对危机做了详细的分级,不同级次的危机,有不同的处理方案,也有不同额度的公关费用预算。

因为没有更好的办法,郑欣阳只好接受这个不是办法的办法。但他一直在寻找更专业的应对措施。他认为,和税务人员之间的往来,其实就是专业技能的打拼,如果你够专业,能够把税务人员说服,你就没事,说不服,就有事。

事实上,很多时候,你哪有说服的机会啊。

缠绵于曾雨床第中的孙老板,似乎判断能力都下降了。在外协厂责任判断上面,他给了郑欣阳一个冤案。

郑欣阳第二次进入众望木业集团,众望木业集团公司的规模已经上了好几个台阶,原来一个分子公司也没有,这时已经有十几个分子公司。但这么多分子公司,产能还是不能满足市场需要,于是又找了十一个外协加工厂,做配套加工,其中就包括原生产副总裁孙志勇的工厂。

分子公司管理相当混乱,除财务外,各职能部门都没有将管理延伸下去。财务部门虽然延伸下去了,也只是记记账而已,管理还是很乱。郑欣阳必须规范分子公司的管理,包括非财务的管理,否则财务管理也无法做好。

但比分子公司管理更为迫切的,是外协厂的管理。分子公司好歹是自己的厂,俗话说肉煮烂了在锅里头。外协厂却不一样了,肉在别人锅里。

外协厂与众望木业集团公司合作方式,就注定了众望木业集团需要承受巨大风险。外协厂的负责人,通常是有技术没有资金的人,几乎不投一分钱资。双方签订委托加工合同后,众望木业集公司借钱给外协厂购买设备和租赁厂房,设备和厂房备齐后,众望木业集团提供图纸,提供原辅材料、水电费和员工工资并挂账,由外协厂加工成成品,成品交回众望木业集团后,按双方约定的成品价格加上加工费付款给外协厂,即再买回来,付款时冲挂账。

外协厂借的钱怎么还?用外协厂赚的利润归还,还完之后,设备及各类固定投入,就全归外协厂所有。这等于是把外协厂负责人扶上马,让他最后拥有一家企业。如果这些外协厂最后不做加工了,设备还可以由众望木业集团根据折旧情况回购。

如此厚待外协厂,固然有众望木业集团产能不足,急需找人扩大产能的原因在里面。但更大的原因,是陈海金及前面几任财务总监收受了外协厂负责人的好处费。外协厂中间,除了原生产副总裁孙志勇外,个个都要定期向陈海金进贡的。

为了清楚地知道各大外协厂欠众望木业多少钱。郑欣阳第二次到任没几天,他就让财务部每个星期给他一张表单,表单上面列明每一家外协厂的日均产出,欠款情况,占用原辅材料额度,借用工资和费用额度。表单出来后,简直是触目惊心,任何一家外协厂都欠款三至五百万元,而且,从来没有哪一家外协厂归还过哪怕一分钱。如此格局,如果哪家外协厂起了异心,这些钱就可能有去无回。

郑欣阳在管理工作,有一个非常好的优点,值得职业经理人借鉴。那就是表单式管理。他要求下属将重要的工作做成表单,定期传到他办公室。然后,他自己做了两张表单。一张是给下属们做的,从每月1日到30日或31日,直接下属每天应该提交的报告或表单都列在里面,这张表单挂在他的办公桌前,他每天早上都会看看,看看当天谁该交报告或表单了,如果没有交,他就会打电话提醒。另一张表单则是给自己做的,上面列着他每月从1日到30日或31日该做的工作,这张表单也挂在办公室前,这样一来,他就不会出现丢三落四,忘掉重要工作了。尤其是孙老板布置的工作,他总是能不折不扣地按时回复,孙老板对此非常满意,说他是所有高管中工作最有条理,责任心最强的人,而不像有些高管那样,“考验老板记忆力,以为我忘记了,就不回复了”。

看到外协厂的巨大风险的当天,郑欣阳就向孙老板汇报了情况,并提出改变合作方式,降低风险。

“这些外协厂的厂长,都没有资金,怎么改得了啊?现在叫他们还钱,就等于是让他们破产,破产了,我们又哪去找人帮我们加工呢?”孙老板说。

孙老板说的不无道理。

事已至此,的确改不了合作方式。孙老板最后的结论性指示,有点像大干部的口气:“盯紧点,严防死守,不能让公司遭受损失。”

怎么盯?怎么防?怎么守?难道就是每周看那张表单?郑欣阳想到一个渐进式的办法,这个办法是得罪所有外协厂厂长的事情。

通过测算他发现,就利润情况而言,平均每家外协厂纯利应该在12百分点左右。如果把利润扣下一部分用以归还欠款,坚持下去,不就可以降低欠款额度了吗?他迅速以财务总监的名义签发了一份部门文件,要求财务部结算外协厂款项时,只按90%结算,也就是说,如果外协厂交来一批成品地板,结算价为100万元的话,只支付90万元,另10万元冲欠款。

外协厂的厂长们迅速跑到郑欣阳办公室来,嚷嚷着活不下去了。郑欣阳丝毫不肯让步。他们没办法,又跑到陈海金那里,说不想干了。陈海金则把他们带到孙老板那里,他们依然说不想干了,因为没法活下去。

孙老板是从亲自加工家具和地板起家的,他们能否活下去,他很清楚。即使扣下10%,他们依然活很滋润。这一回,他坚决支持了郑欣阳的决定。

从此,郑欣阳成为了这些外协厂厂长们的眼中钉。当然,这些厂长们的策略是不同的,有的公然和郑欣阳硬碰,有的则想方设法讨好巴结郑欣阳,有的则一个劲的叫苦叫穷博取郑欣阳的同情。

在这些外协厂中,公然和郑欣阳硬碰的,是一个叫米焕的厂长。他二十五六岁,以前自己开个木板厂,开垮了,走投无路,找到孙老板,双方达到外协加工合作。他之所以敢和郑欣阳公然硬碰,是因为他欠的钱最多,他欠众望木业集团公司500余万元,却几乎没有什么产出,财务报表拿出来也是亏得一塌糊涂。像他这样的厂,何年何月还得了欠款?他敢于硬碰,是因为他知道郑欣阳拿他没办法,要钱没有,要命你不敢拿去。

郑欣阳到任第一个月,他做了实地调查,米焕那个编辑十一外协厂的企业,所以资产加起来有450万元,如果回购这个厂,众望木业集团亏损不过是50万元。他把这情况报告给孙老板,孙老板没有引起重视,只说不急不急,给米焕一个机会。

第二个月,十一外协厂欠款增加为530万元,亏损也增加了,如果此时回购,众望木业集团公司亏损约为90余万元。郑欣阳再次报告孙老板,提出回购的建议。孙老板这回重视了,可他却叫陈海金来商量。

“这些外协厂,都是陈副总裁考察的,听听他的意见。”孙老板说。

陈海金坚决反对回购。

“现在回购,我们损失90多万元!太可惜啦!我们要帮助米焕,扶持他,让他茁壮成长起来,等他不亏损了,我们也不损失了,再回购不迟!”陈海金说。

孙老板认为做一个不用考虑销售的外协厂,是不可能亏损的。他对挽救十一外协厂有信心,就支持了陈海金的意见。

第三个月,十一外协厂欠款继续增加,亏损继续增加。郑欣阳向孙老板汇报,孙老板说按照陈副总裁的意见,继续扶持,并要求郑欣阳在结算方面,向十一外协厂倾斜,比如不扣那10%。

第四个月,欠款增加,亏损增加,扶持和倾斜都没有效果,而且郑欣阳发现,米焕在挪用生产资金归还他以前生意中的欠款。他把这情况告诉孙老板,孙老板依然没有重视,只是再次要求郑欣阳“严防死守”。

第五个月,十一外协厂的欠款剧增,高达800万元了,亏损也突然剧增,达到300万元,此时回购,尽亏近600万元!当郑欣阳把这情况报告给孙老板时,孙老板拍案而起:“你怎么不早告诉我呢?”

郑欣阳心中无限委屈,我不是每个月都向你汇报吗?你不重视嘛!但他不便说出来。

孙老板可能发现自己的失态了,马上缓和了口气:“你每个月也向我提出来了的,可你没有把恶化的趋势告诉我啊。”

孙老板马上把陈海金叫了来。

陈海金听了情况后,理直气壮地说:“资金问题,是郑总的负责,我这边只是在人员、行政后勤方面给予十一外协厂支持!”

这一回,无论是孙老板还是陈海金,都主张回购十一外协厂了。反倒是郑欣阳不同意,他建议通过法律程序,找回损失。

“你说打官司?”孙老板明显有嘲笑郑欣阳迂腐的意味,“米焕穷光蛋一个,打官司有什么用?”

回购十一外协厂时,是郑欣阳、卫珠和孙志昆出面的。

这回购,当然是用欠款抵。两抵之后,众望木业集团形成坏账600余万元。可米焕却声称自己辛辛苦苦一年多,一分钱没赚到,还倒亏了几十万进去,要众望木业集团赔偿他的损失100万元。双方为此发生了冲突。米焕一副不怕死的样子,找来几十个打手,和孙志昆的带去的十几个人大打一架,双方各有挂彩。

双方纠缠了一个多星期,毫无进展。硬拼肯定不是办法了,连孙志昆都知道。何况,十一外协厂位于另外一个县级市,不在他孙志昆的地盘上。双方最后坐下来协商,孙老板做出了让步。富不与穷斗,孙老板答应给米焕60万元,双方终止合作,十一外协厂划归众望木业集团,欠款一笔勾销。众望木业集团尽亏就达到660余万元。当然,得到一个厂,可以扩大总公司的产能,也算一种收获。

不会有人知道,这60万元中,米焕私底下给了陈海金30万。

郑欣阳再次建议改变外协厂的合作模式,否则下一个“米焕”还会出现。可孙老板却不以为然。虽然嘴上没说,但他心里已经认为之所以出现“米焕”,不过是郑欣阳的失职罢了,而不是所以谓模式的问题。

这件事情,责任就成郑欣阳的了。孙老板每每心情不好,或者批评郑欣阳需要素材时,就会说:“你看嘛,你一粗心大意,就让公司损失了660万元!”

外协十一分厂回购后,由众望木业集团公司派了一名厂长。这名厂长深知郑欣阳的份量,常常来请教郑欣阳该如何管理。在郑欣阳的指导下,加上郑欣阳说服凌红军给予资金上的大力支持,这个工厂很快扭亏为盈。但陈海金却说这厂是他帮扶到盈利的。孙老板便大会小会表扬陈海金,同时不忘批评郑欣阳一粗心就损失660万元。

郑欣阳自然为此很不爽。有不少人也为他打抱不平。这些人中间,给郑欣阳印象最深刻的是一个叫许方圆的人。

“郑总,外协厂资金管理,本来是你的地盘,你怎么能容陈海金插手啊!别人插手了,责任还是你的!”许方圆说。

这许方圆可不是一般的人物,在孙老板的创业生涯中,这个人帮了他的大忙,最终却成为他是头痛的人。

自愿捐助网站

网站无广告收入,非盈利,捐助用于服务器开支!

怕迷路,可前往捐助页面加联系方式!

点击前往捐助页面>>
按 “键盘左键←” 返回上一章  按 “键盘右键→” 进入下一章  按 “空格键” 向下滚动
目录
目录
设置
设置
书架
加入书架
书页
返回书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