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00章 一年后,新国的变化
接下来近一年的时间,整个汉国相较于之前那几个月,完全可以算得上是风平浪静。一时间,汉国那些大臣都不禁有些不适应。
事实上,这一年时间只是回到了朝廷的常态,但架不住过去一段时间汉国实在发生了太多事。
从张恩民弑帝开始,到刘端即位后接连发生的大战。哪怕是战争结束,开始休养生息之后,都发生了一场巨大的贪污案,让整个京城的官员无不人心惶惶。
虽然相较于其他国家而言,这些日子也算不上平静,但总归比汉国之前的动荡要好得多,至少官场上是没有出现什么太大的变动。
值得那些大臣注意的就是,汉国官场上出现了三个新星,两个出自张恩民的门下,明眼人都知道,在未来很长一段时间,他们都将掌握着汉国的大权。
同为张恩民新收的弟子,江应的官职没有变动,毕竟他这才一年的时间,还远远没有到升官的时候。而虞宁则正式进入了汉国的官场,被刘端派去经营武安郡。
那里没有战争的侵扰,却和郑国之间仅仅隔着一座望山关,需要处于警戒的状态,正是虞宁这种人积累经验的好地方。
荀现也真正效忠了汉国,在刘端收到他提供的国运值之后不久,就将他派到了柳山郡,那里是将来夺取新国的桥头堡,自然需要一个能臣去坐镇。
整个汉国都没有人的能力超过荀现,而刚刚加入汉国的他也需要一笔政绩来证明自己,否则即使刘端想要扶持他,没有事实的支撑也有心无力。
在祁家的打听下,刘端也知道了荀现的背景,他出身在距离汉国极为遥远一个顶级世家之中,而且是这个世家的嫡子。
至此,刘端对荀现的戒备也就越发松懈,汉国是真的没有值得对方去惦记的地方,荀家在那里相当有名,甚至足以左右几个国家的形势。
要是荀现愿意的话,完全可以从中选择一个强国加入,往上爬的速度也不会比他在汉国要慢多少,凭他的能力和家世,将来完全有着成为丞相的可能。
但他抛弃了自己的背景前来汉国,刘端固然还无法猜到他心中的想法,但对他也逐渐放心下来,尤其是在他效忠之后,更是几乎把他视作了自己的心腹来对待。
荀现对此并没有什么特别的表示,只是安心完成着属于自己的工作,但他的政绩惊艳了汉国所有不知情的大臣。
尤其是他被调到柳山郡担任郡守之后,原本刚被汉国接手,还处于动荡中的柳山郡在短时间内就安定了下来,更是以肉眼可见的速度发展了起来,取代武安郡成为汉国最富裕的一个郡。
看到这个情况,据吕文孝在信中所说,文铮大发雷霆,又到皇宫和储永孝阴阳怪气,当然,储永孝没有理会他,以一种强硬的态度怼了回去。
当然,所有人都清楚,柳山郡本身并不是一个好地方,唯一值得称赞的也就是对汉国的战略意义。能把这个地方发展成这种样子,纯粹是新任太守荀现自身的本事。
不过,心中清楚这一点,不代表文铮本身不会生出怨怒,在他看来,本来柳山郡是属于新国,在不久的将来是属于他的,现在却归属于汉国,还有了这么好的发展。
文铮不是一个善于排解自己情绪的人,甚至完全可以说是暴躁易怒,他的性格放在其他国家的官场上可能根本无法混出头,但他运气好,出身在新国的官场。
在皇帝的带头作用下,整个新国的官场都偏向于软弱,否则当年也不可能那么轻易就放过了汉国。除了储永孝外,这个做法和这些大臣自身也脱不开干系。
要是同样的事发生在汉国身上,哪怕是以现在刘端的威望,都几乎不可能压得住大臣们复仇的怒火,更不用说是软弱可欺的储永孝了。
唯一的解释就是那些大臣心中也是同意息事宁人的,因此才避免了汉国和新国之间的一场大战。
在这样的氛围下,文铮显得与众不同,刚开始的时候他发展得并不是很顺利,但后来靠着一种狠劲恐吓住了其他人,才节节高升,甚至坐到了现在的位置上。
他是一个不懂得妥协的人,如果说新国其他人是一只温顺的绵羊,文铮则是被扔进了羊群的鬣狗,轻易撕碎了成群的绵羊。
可惜的是,现在的羊群中有多出了一头从汉国过来的吕文孝,哪怕是在凶狠这一方面,文铮都不比他强上多少,两人都是敢拼命的。
尤其是吕文孝在新国一无所有,本就是为了博一个前程才过来的,和家大业大的文铮相比,他反倒在这一方面更具优势,至少现在的文铮不敢轻易去冒鱼死网破的风险了。
因此,在这近一年的时间里,几番暗中的交锋,文铮都没有在吕文孝手中讨得什么便宜,甚至还隐隐有些吃亏。
不过,他的资本实在是过于雄厚,要是没有吕文孝的存在,早在很久之前他就应该拿到了新国的全部权力,没有丝毫波澜地篡位。
即使有吕文孝在,文铮的篡位计划依旧稳步推进着,在这件事上,吕文孝最多只能算是烦人的老鼠,没有决定性的影响。
说到底,一切都是储永孝自身的问题,他这个人性格实在是太过软弱,在绝境中根本就没有翻盘的希望。
时至今日,文铮的篡位已经完成的差不多了,唯一的阻碍只剩下了刘端派过来的羽林军,但这只是癣疥之疾,人数过少,干涉不了这件事。
“文铮已经在做篡位的准备了。”
储永孝面对着吕文孝,发出一声叹息。在这一年里,对方已经用实际行为证明了自己的能力和立场,除了施启之外,他现在就是储永孝最信任的人。
“陛下……”
吕文孝刚想开口,就被对方给打断了。
“没必要安慰了,我知道自己即将成为亡国之君。”储永孝脸上流露出哀伤,“你来的目的我也清楚,现在就可以回去复命了。”
吕文孝陷入了沉默,现在他说什么都不合适,也不可能向储永孝做出什么承诺。
“这是我写好的圣旨,你回去之后把他交给我那女婿吧,给他一个正当的理由,来收取我这个新国。”
听到这句话,吕文孝从储永孝手中接过圣旨,没有看里面的内容,但他可以猜到一些,毫无疑问,是要让汉国和篡位之后的文铮开战。
但这本就是吕文孝来到这里的目的,现在从储永孝手中拿到这样的圣旨,对他来说完全是意外之喜。
只要能成功回国,这份圣旨完全可以让他的功劳再次上涨,现在自然没有推脱的道理。
见到吕文孝接过圣旨之后的样子,储永孝点了点头,勉强挤出了一丝笑容,朝他摆了摆手。
“好了,你可以走了,趁现在文铮还没有把注意力放到你的身上,赶紧离开新国。”
吕文孝转身就走,没有半点的留恋,他早就想离开新国了,现在每在这里呆上一秒,他的危险就多上一分。
要不是还想继续拖延一段时间,他估计早就回汉国了,现在已经回天无力,肯定不会在新国继续待下去。
回到自己的府邸之后,吕文孝就叫来了那队羽林军的领袖,单论个人武艺,对方并不优秀,但他的能力在这一年的时间中已经被多次证明。
事实上,要不是有他们的保护,被文铮怨恨的吕文孝估计在第一个月就被他派人击杀了,哪里可以活到现在。
在知道吕文孝要离开之后,对方眼里也流露出一丝兴奋,在新国这一年里,他们这些人才是最思乡的。
很快,整座府邸中的羽林军就被召集在了一起,在一年之后,他们仅仅只剩了五十人上下,当然,他们这五十人也不下于新国最精锐军队的数百人。
没有半点犹豫的时间,吕文孝决定立即离开这里,趁着文铮没有反应过来的时候赶紧出城。
只要离开了新国京师,吕文孝知道自己就可以说是安全了,哪怕是文铮,也别想在野外杀死有羽林军保护的自己。
因此,吕文孝没有半点的掩饰,大摇大摆地跟着羽林军从府邸中走了出来,立即朝着城门的方向狂奔,现在是争分夺秒的时候,在文铮得知这件事之前,他必须尽快靠近城门。
平时的锻炼还是起到了一定的效果,早就知道有这一天,吕文孝在这一年里按照羽林军的教导,锻炼出了一身不错的体魄,现在狂奔也撑得住。
刚开始的时候,被文铮派来监视吕文孝的人还没有意识到发生了什么,但很快就反应过来,立即朝对方回报这件事。
得知吕文孝要跑,文铮立即派人封锁城门,想要把他堵在这座城内,现在已经撕破了脸,直接用大军前来围杀都不算什么。
然而,城墙上的新兵刚想关闭城门,就被潜伏在暗中的一支军队给阻止了。
这支军队的人数不算太多,要是在平时,新兵很快就可以解决他们,但在现在这种情况下,他们争取的时间就是吕文孝生与死的间隔。
这是新皇室最后的军队了,相比再靠这支军队苟延残喘一点时间,储永孝更乐意让他们保障吕文孝回国。
“走!”
完全没有经历预料之中的厮杀,吕文孝一行人直接出了城,在临走前,他深深看了一眼城墙上还在厮杀中的两支军队,随后转身命令羽林军继续逃离这里。
现在还不是可以放心的时候,万一对方从城内追击出来,接下来还是有不小的麻烦。
不出所料,在解决了那支突然冒出来的军队之后,城头上的军队很快就追了出去,但已经找不到吕文孝等人的踪迹了。
“该死!”
虽然知道接下来肯定找不到吕文孝了,就算找到了,也很难有足够的兵力把他给击杀而不让他突围。
但现在肯定是要做出一个尽力的样子,否则以文铮的性格,几乎不可能放过他们。
文铮在城内,很快就得到了吕文孝离开的消息,发怒了一会之后,只能重新坐回椅子上。
知道现在肯定是堵不住对方了,文铮也没有过分去在意,毕竟真正重要的人还是储永孝,只要他不脱离掌控,那么篡位这件事接下来就不会受到什么影响。
而且,这件事还让最后一支忠于新皇室的军队被赶尽杀绝,对文铮来说,也算不上是亏损,至少他清除了他最后的阻碍。
“快了!就快了!”
文铮脸上露出极度的兴奋,现在谁也无法阻止他登上皇位,那是他一开始就确定下来的愿望,这么多年了,终于还是要实现了。
只要做好剩下的准备,逼迫储永孝自行退位,写一份诏书禅让给自己,那么就是一场完美的篡位。
至于说接下来注定会面对的汉国,文铮并不是很担心,在他看来,只要自己尽量以守城为主,汉国也不会有什么太好的办法。
尤其是他还可以联络和汉国始终敌对的郑国和宋国,三国一起遏制汉国的发展,总归是有办法的。
他不知道汉国的实力究竟在一个这什么样的层次上,在荀现抵达柳山郡之后,文铮对汉国派出的人就再也没有得到了什么有用的线索。
他只知道荀现将柳山郡治理得井井有条,却不知道汉国整体的实力,但想来应该和当初没有被汉皇坑过的新国相差无几。
这已经是极高的评价了,当时的新国是鼎盛的时候,还可以在被魏国进攻的时候救援汉国,甚至和宋国打的有来有回。
要不是被汉皇坑了一下,元气大伤,也不至于沦落到现在这种地步。
可惜的是,文铮至今还不清楚他所面对的是一个怎样的敌人,拿过去的新国来对比现在的汉国,无疑是大错特错。
在积累了足足一年之后,现在汉国已经足够掀起又一场战争,接下来文铮所要面对的,将会是同时拥有着大义和碾压式实力的汉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