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3章 孙悟空打死强盗
孙悟空哪容分说,走上前来,叉手当胸。
对着那六人喝道:“哪里来的蠢贼,你家大圣爷爷在此,还不快滚,小心打得你们脑袋开花。”
“小小猴头,当真是狂妄,不知本大爷刀锋利呼?”
为首虬须大汉,抖了抖黑魆魆的胸毛,一抹手中九环大刀。
瞧见对方手中兵刃,孙悟空登时来了兴致。
“嘿嘿!你等几个小蠢贼,来来来,照你大圣爷脑瓜子上砍砍,俺老孙要是皱下眉头,就不姓孙。”
挠了挠脑袋,孙悟空将头伸了出去。
脸上满是戏谑的神情。
“好你个泼猴,看刀!“
那虬须大汉闻言,面色大怒。
跳将上前,一刀劈下。
噹!
“好头!”
瞧见大刀上的缺口,大汉口中高呼。
余下几个山贼见此,一拥前来,照行者劈头乱砍,乒乒乓乓,砍有七八十下。
可惜,别说劈开脑瓜子,毛都没掉一根。
依旧伸着脑袋的孙悟空,眼中却是划过一抹寒光。
几个山贼先前若是就此离去也就罢了,这般杀人越货,那也就怪不得他了。
“嘿嘿!你等砍累了,该俺老孙了。”
言罢,右手耳边一抽,一根绣花针现出。
迎风一幌,却是一条大铁棒,足有碗来粗细。
“点子扎手!风紧!扯呼!”
虬须大汉手中大刀一丢,撒腿就跑。
余下几个山贼,同样做鸟兽散。
“不要走!也让老孙打一棍儿试试手!”
一声高呼的孙悟空,飞跃而上。
左一棍,右一棍,乒呤乓啷六个山贼皆尽打死。
‘孙悟空护师心切,打死劫道的六个山贼,你获得千年道行。’
马上的唐僧,听着耳边传来的声音,心中一喜。
管这几个山贼什么来路,打死就打死。
翻身下马的他,连忙关切问道:“悟空!你没事吧?”
正在远处摸尸的孙悟空,高声回应:“师傅我没事,这几个山贼也太穷了,毛都没一根。”
心中却是稍稍松了口气。
他刚刚还担心这新拜的师傅会是个迂腐的臭和尚,没想到压根就没责怪他打死人,还关心他。
不知不觉,孙悟空有点喜欢上这和尚了。
“如此!我等就快快上路。”
奖励已经到手了,是该上路了。
“好嘞!”
飞奔回来的孙悟空,将唐僧扶上马,拽着缰绳再次往西方而去。
隐在空中的五方揭谛等人,却全都愣住了。
金头揭谛皱了皱眉头,疑惑说道:“这唐三藏是不是有点奇怪?”
出家人讲究‘扫地恐伤蝼蚁命,爱惜飞蛾纱罩灯’。
孙悟空毫不留情打死几条人命,唐僧居然没一点反应。
虽然唐僧没解救孙悟空前,他们一直在五行山候着,但对于唐僧还是有所了解。
眼前这情景,太不符合对方的作风了。
其余几位揭谛同样面色凝重。
只是西行已经开始,他们也不敢插手。
“我去禀报菩萨吧。”
最后还是银头揭谛轻声提议。
几人没有异议,银头揭谛随即纵身往南海而去。
可才奔出百里,顿见远处空中祥云袅袅,佛光普照。
“见过南海观世音菩萨!”
心中一惊的银头揭谛,连忙上前。
瞧见来者,观音心中也是疑惑。
“你不随行守护唐僧,前来何事?”
银头揭谛不敢有疑,连忙将刚才的事情一一道来。
听着的观音,顿时愣住了。
她此行就是来给唐僧送紧箍咒的。
按照制定好的剧本,不是孙悟空打死强盗被唐僧赶走,最后让唐僧诓骗带上紧箍咒。
怎么就出现了意外?
心中惊疑的观音,连忙朝着前方飞去。
不消多长时间,她就在下方山道上望见唐僧师徒。
两人不仅未生隙,反而还有说有笑。
立在空中的观音菩萨愣住了。
好像出现了变故。
孙悟空虽然被五行山压了五百年,可真正想要收敛对方的野性,紧箍咒必不可少。
眼下孙悟空没有离去,先前的计划怕是行不通了。
坐在石头上歇息的唐僧,看着远处天穹,心中却是郁闷。
“都这么长时间过去了,观音怎么还没来?”
他已经想好了怎么处理紧箍咒,正等着观音送上门,哪知对方迟迟不来。
至于没有将孙悟空赶走,观音不会送来紧箍咒,唐僧是一点都不担心。
“师傅!我给你取来了野果还是有水。”
心中正想着,边上传来孙悟空的声音。
‘孙悟空为你准备食物,子孝功能发动,你获得一年道行。’
脑中机械的提示声,唐僧并没有在意。
这等奖励,他已经习惯了。
只要孙悟空给他准备食物啥的,基本都会有奖励。
一年道行虽少,但架不住每天都有。
“悟空!辛苦了!”
接过的唐僧,微微点头。
可惜,他的夸奖并没有奖励。
吃好之后,两人照例上路。
夕阳西下,没有寻到人家,两人在一处破屋中停息。
是夜,唐僧睡得正香。
猛的佛光万丈,耀眼金光至头顶照射而下,晃得他眼都睁不开。
“我屮!谁在装逼,这么刺眼。”
唐僧右手遮眼,大声高呼。
上首的观音菩萨,面皮一抖。
我屮?
谁在装逼?
这是什么佛语?
莫名之间,观音感觉眼前的唐僧跟自己在大唐看到的不一样。
孙悟空没有被赶走,她正打算以托梦的方式将紧箍咒交给唐僧。
虽然眼下唐僧还看不清她,但这满满的佛光,温暖的感觉,不是应该虔诚的跪拜吗。
心有惊疑的观音,收起了耀眼的佛光。
经过刚开始的诧异,唐僧已经明白来者是谁。
此刻瞧见天穹手托净瓶,脚踏佛莲的身影,连忙身形一拱。
“弟子唐三藏见过南海观世音菩萨!”
西行之路,还得多多仰仗这位,本性还是得收敛些。
看着下方恭恭敬敬的唐僧,观音不由微微点头。
这才是唐僧该有的样子。
“唐三藏!此去灵山十万八千里,那孙悟空性泼凶顽,恐不服管教,此有紧箍一个,配有一篇咒儿,唤做‘定心真言’,又名做‘紧箍儿咒’。”
“你可暗暗的念熟,明日使其戴上,他若不服你使唤,你就默念此咒,可约束那顽猴。”
言罢,头顶佛光中,一顶崭新的毗卢帽落下。
同时一篇咒言出现在脑海中。
“弟子领命!”
唐僧双手接过,心中大喜。
佛光隐退,唐僧从睡梦中醒来。
果然,手中不知何时多了一顶毗卢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