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六十七章 釜城寒(一)剑光如电,生死一线……
他在黑暗中翻飞跳动,剑影如虹。
他的剑招犹如龙腾虎跃,飞舞纷扬。
每一次挥剑,都带起一阵劲风,刺耳的金属撞击声在夜空中回响。
剑光如电,生死一线。
……
釜城距离新昌县大约有十几日的路程。
也正是在十几日后,新昌来了得道术士,被人引荐给了康家家主。
这术士说可以招魂,让康笛起死回生,将家主哄得十分信任,自己也痴迷上了长生之术。
不过多久就驾鹤西去,死前还将产业全部留给了这术士。
而这术士,正是元清的人。
新昌皇商这条鱼,终究还是落到元清的口袋中。
……
路上五人也是无聊。
元清又开始查户口了。
“姐姐是何方人士?”元清问道。
“孤儿。”柳珂垂眸。
元清连忙道不好意思,柳珂摇摇头,表示无事,勾唇浅笑。
“那师从何处?”柳珂的鞭子使的十分好。
“我来到水月庵后,认作周尼姑的弟子。”
元清翻着族谱,点指算着。
“你同秦兄是一辈的。”
比元清、池云畅都低一辈,更是比苏子昆低了两辈。
柳珂对这个并不在意,笑着点点头。
索性大家也不拿架子,并不以辈处,而是以年龄论。
元清还是喊柳珂姐姐。
几人玩闹打笑,距离釜城已不足百里。
月色如水,洒落在青石小径上。风吹过,轻拂着杨柳枝叶,发出沙沙的声音。
元清一行人走近,釜城的城墙已隐隐可见。
一群刺客潜伏在黑暗角落中,身穿一袭黑衣,如影随形,眼神中透露着冷酷和果断。他静静地等待着,紧握着手中的剑,寒光闪烁。
领头的人给了一个手势。
突然,一阵微风掠过,黑衣刺客的衣袂猎猎作响,他们的身形犹如鬼魅般向前飞扑而出。他们灵活地躲避着花坛中的花草,身形矫健如行云流水。
瞬间将五人包围。
池云畅感受到了危险的气息,一股寒意直冲心头。他迅速侧身躲过了一道凌厉的剑气,回手抽出渡飞。
刺客忽然从暗影中跃出,手中的剑闪电般劈向目标。两者交错间,剑光四溅,刺杀者的剑招狠辣迅猛,每一招都是致命的攻击。
池云畅却并非等闲之辈,他身法灵动,瞬间闪躲开刺客的攻击,同时回敬着凌厉的剑招。
池云畅的目光冷漠而深邃。
他在黑暗中翻飞跳动,剑影如虹。
他的剑招犹如龙腾虎跃,飞舞纷扬。
每一次挥剑,都带起一阵劲风,刺耳的金属撞击声在夜空中回响。
剑光如电,生死一线。
血腥气弥漫在空气中,刺客的身体都被鲜血染红,他们咬紧牙关。
时间仿佛凝固了,一瞬间又过去了许久。
一旁的苏子昆手执折扇,一袭白衣在月光下翩翩而舞。他仿佛没有感受到面前几位刺客的凶狠气息,只是轻松地摇摆着手中的折扇。
一位刺客向他扑来,手中长剑闪电般刺向他的胸口。苏子昆身形一闪,轻松地避开了这一招。他嘴角微扬,似乎对这些人毫不在意。
其他几位刺客也随之上前,但苏子昆化袍成刃,只用轻松几下就解决了这几位刺客。他的身法矫健如行云流水,每一个动作都恰到好处,既精准又优雅。
刺客们恼羞成怒,再次向苏子昆发起攻击。他们的剑招犹如旋风般卷来,但是苏子昆步履轻盈,身法灵活,几个回旋之后便做法惊人。他的折扇化作万千道影,每一击都能让刺客们闪避不及。
时间仿佛凝固了,那些刺客们也渐渐地逼近了苏子昆。
他身形一闪,便消失在刺客们的视线中。
下一秒,他又出现在刺客们身后,充满威严的气息令人无法呼吸。他的折扇哗啦一声展开,夹着劲风,几位刺客瞬间被割喉而亡。
秦将双手紧握长刀,宛如一面坚不可摧的铁盾,顶在元清和柳珂的身前,力图将他们御敌于外。
他目光坚定,神情冷漠,整个人宛如一座岩石般不动摇。
突然,一支箭矢疾驰而来,直奔柳珂而去。柳珂眼神一凝,猛地抽出腰间的银鞭,如闪电般挥舞,将箭矢击退。银鞭在空中划出一道美丽的弧线,宛如银色的龙蛇婉转飞舞。
元清则掏出桃木剑,努力躲避着,不给大家添乱。
战斗愈演愈烈,敌人源源不断地向人发起攻击。
秦将高举长刀,以雷霆之势劈开敌人的刀剑,迅速还击。他每一刀都力道十足,刀身在空中划出一道道寒芒,犹如黑夜中的闪电。
柳珂身法灵动,银鞭舞动间将敌人逼退,她手腕一转,银鞭宛如灵蛇出洞,击打敌人要害。
刺客虽多,但终不敌四人联手,一时间血流成河。
池云畅剑指一人脖颈,想要留活口问询一二。
那人确是个有骨气的,自己向前一撞,割喉而亡。
刺客无一活口。
“究竟是什么人?”看着一地的黑衣尸体,苏子昆问道。
元清上前几步,蹲在地上查看着。
“身上没有令牌之类的,看来是死士,早在来之前就清除了身上所有的标记。”元清说道。
随后揭开刺客脸上的面罩,长相并不起眼,却在脖颈处有一处疤痕。
元清站起身,遥望釜城,顿时一股凉意涌上心头。
究竟是何人要杀他们?难道是元离?
若是元离,她不敢深想,元离是否发现她所筹谋之事。
“走吧。”元清说道。
无论如何,这釜城是必须要去的。
釜城常年笼罩在一层薄雾之中,四面环山,山峰若隐若现,给人以壮丽而险峻之感。山中风景如画,奇花异草遍地,清澈的山泉从山涧中流淌而下,形成了一条条清凉的小溪。
城墙高耸入云,古砖古瓦上透露出岁月的痕迹。
城门上方挂着巨大的匾额,上书两个金色大字——“釜城”。
鳞次栉比的青石小道,两旁是古朴的建筑和小吃摊位,熙熙攘攘的人群穿梭其中。市井中,能够听到讨价还价的声音、摊贩叫卖的声音。
自新帝登基后,釜城就不再作为封地了,而是统一中央派官员管理,现在的城主名严奉民。
严奉民年逾五十,为官三十载,也称得上清廉拮据。
釜城地理条件好,算是南北要道,城中富商豪绅无数,千金一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