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21章
还没等吴氏想好拒绝孙家那门亲事的说词,半个月后,孙家大奶奶就单独过来见吴氏,两人关在屋子里说了半天话。
最后吴氏笑容满面的送孙家大奶奶离开,将碧玉和胡雪儿都叫进屋子。
胡雪儿坐在一边不说话,碧玉看了她一眼问道,“娘,孙大奶奶有什么事吗?”
如果是要拒绝这门亲事,为何吴氏看起来这么兴高采烈?
吴氏笑的合不拢嘴,“申儿的婚事成了。”
“什么?”碧玉嘴张的老大,不是说要回绝吗?怎么又答应了?
胡雪儿也很吃惊的看着吴氏,她隐隐约约听过这事,不过吴氏没提起过,她也当做不知,这种事她本来就应该回避。
吴氏一脸的欢天喜地主动解释道,“给申儿定的是孙家二姑娘,她年纪还小,过个三年再娶进门。”
当孙家大奶奶上门时,她还担心弄的不好会得罪孙家。可孙家大奶奶主动提起人选选是孙二姑娘时,她简直高兴坏了。
孙二姑娘出身好让人无法挑剔,最重要的是她的性格直率天真可爱,又喜欢下厨。和碧玉又相处的好,对她来说,是天上掉下来的好事,她以前是想都不敢想。
而且因为是孙家临时主动提出换人的,孙家大奶奶还一个劲的道歉并提出会多备些嫁妆。吴氏对这个并不在意,只要女孩儿性格好能相处才是最重要的。
碧玉心里也很欢喜,她也很喜欢孙二姑娘,可犹豫了半天,还是忍不住开口,“那孙家大姑娘呢?她不是……”
虽然这是大好事,可人选突然之间换人,这孙大姑娘恐怕下不了台,如果妹妹先定了亲,而且定的是原本她的那门亲事,她的亲事却还没有下文,这会丢尽脸面,挺可怜的。
“儿女亲事自有父母作主,哪轮得到她说话?”吴氏一脸的不以为然,“听孙大奶奶说,她被许配给了梅翰林家的庶长子。”
碧玉担心的事情,孙家父母也考虑到了。孙大姑娘虽是庶女,但也是孙家人,她丢了脸也就是孙家丢了脸面,所以紧急想出了这个办法。先将大女儿许配给他人,再将二女儿的亲事定下来,这样就没人说闲话了。
“梅翰林家的庶子?”碧玉越发愣住了。这不是前些日子提起过的人家吗?这转来转去,又转回去了。
“是啊,他家庶子今年也满十六岁了。”吴氏心中情绪极复杂的,“这些年一直没定亲,配孙大姑娘倒也合适。”
碧玉听了也放心下来,这梅家庶子听说也是一表人材,读书也不错。但梅太太挑长媳太苛刻,一直没合适的人家,这次也不知怎么会成了?
胡雪儿谨慎的问道,“孙大姑娘的亲事既然已经定下来,那是不是要送份贺礼过去?”
“这些我会打点,你们不用管了。”吴氏早就想好了,“女儿你也不用费心了。”
“我听娘的。”碧玉点头笑道。
“说好下个月的初六下定。”吴氏交待道,“媳妇你是长媳,帮着打点一下。”
“是,婆婆。”胡雪儿应了。
等胡雪儿离开后,碧玉陪着吴氏说些体已话。
碧玉还是有些不懂这变化,也太快了。“娘,孙家怎么会突然改变主意?当初明明说好是孙家大姑娘的?”
“还不是你三弟人材出众,让孙太太看上了。”吴氏喜滋滋的,“她本来就偏疼二姑娘,最好的当然要留给最心爱的女儿。”
“三弟是挺好的,但也不至于让她喜欢成这样吧?”碧玉提出疑问,依孙家的条件,她家的嫡女可以挑户条件更好的人家。
这个问题吴氏也想过,“我琢磨着可能是我家不纳妾的家规让她心动吧。”
“是啊。”碧玉也明白过来,“但凡女子都不想别人来分享自己的相公,可又怕失了贤名。有了这条家规可以光明正大的拒绝给丈夫纳妾。”
吴氏笑道,“由此可见孙太太是极疼爱这个嫡女的,宁愿下嫁也不挑门第高的人家。”将心比心,她能明白孙太太的心思。当初给碧玉挑亲事时,是千难万难,总觉得别人家的男儿配不上自己家的女儿。要不是吕顺坚持要将女儿许给刘家,她还舍不得呢!不过幸好听了她父亲的话,这才有了碧玉如今幸福美满的生活。
碧玉将头靠在吴氏身上,母亲温暖的体温让她觉得很幸福,“爹娘也是天底下最慈爱的,我们三兄妹有你们这么好的父母,是我们的幸运。”这是她发自内心的感叹。
吴氏心中快慰,“女儿,你嘴越来越甜了。”
“娘,人家说实话您还取笑我。”碧玉不满的撒着娇。
吴氏拍拍她的头,“谁敢取笑我家闺女,用大姐儿的话,我娘是最娇气,最受宠的。”
“噗嗤”一声碧玉不由笑开了,这句话已经成了三家的笑话。那丫头回去后被她好好教训了一顿。
碧玉出去时正好看到胡雪儿抱着儿子在院子里走来走去。不由好奇道,“嫂子,你怎么抱着诤哥儿在这里?”
胡雪儿一脸的甜蜜,嘴上却嗔道,“这孩子如今不乐意待在屋子里,总想在院子里逛。”
“让我抱抱。”碧玉伸手要抱诤哥儿,他也很乖的伸出肉嘟嘟的小胳膊。“小孩子都这样的,喜欢在外面走动。”
她家大姐儿和哥儿到了这个年纪,在家里也待不会。闹着大人抱他们出来玩。
“这孩子跟你亲,别人都不要。”胡雪儿不由笑道,上次金氏要抱,诤哥儿就是趴在她身上不肯张手让她抱,让她都有些下不了台。
“我是亲姑姑嘛。”碧玉低下头亲了亲孩子滑嫩的小脸,逗的他咯咯的笑。
两人逗了会孩子,胡雪儿忽然问道,“妹妹,这孙家二姑娘为人如何?”成了这门亲事,将来成了妯娌,是要在同一屋檐下生活的。不比碧玉,就算住的再近,也是分两个宅子住着。这要是不好相处,可也是件挺头疼的事情。
“嫂子那天也见过,你说呢?”碧玉不好在她面前多夸孙二姑娘,免得她多心。
“我瞧着挺不错的,人直爽的很,不是有心眼的人。”她就是心里有些不安,想找人陪她说说。
“那嫂子还担心什么?”碧玉笑道,“将来你们都是吕家的媳妇,相互敬着爱着才对。”不过这妯娌之间相处也是一门学问,最起码她和刘家另二房的媳妇说不到一起去。幸好不住在一起,否则也是挺郁闷的。
“妹妹说的是。”胡雪儿听出了碧玉话中的指点,点头道,“都是吕家的媳妇,我会和她好好相处的。”想那么多干吗?反正已成定局,将来必定在一起生活,只有想着如何相处才对?不管如何,家中有长辈在,还轮不得他们这些小辈说话。就算新媳妇娘家门第再高,进了吕家的门就要守吕家的规矩。
见她想通了,碧玉暗暗松了口气,“哥哥最近是不是挺晚回家的?”
她盼着娘家太太平平,上下和睦,可不要出什么茬子。特别不想看到吕家媳妇之间闹出什么不愉快的事来。
胡雪儿一愣,心思全部转到吕登身上,担心的问道,“怎么了?有什么问题吗?”
碧玉见她一无所知,有些后悔跟她提起这事,可话已经说到这里,也没办法吞回去。“我听说他最近好像跟首辅一派的人走的挺近的。”
“你是说相公选择了立场?”胡雪儿惊问道。不是说保持中立,不想惨和进去吗?
“估计是,反正我们家和首辅家关系是隔不断的,而且对哥哥和相公有大恩。”碧玉说着自己的看法,“不过哥哥在此时选择,可能有他的深意。”
胡雪儿听了这些,脸色有些黯淡,“他从来不跟我说这些事情。”碧玉能知道的这么清楚,肯定是刘仁杰跟她说的。人家夫妻什么话都谈,可他们却……
碧玉忙笑道,“哥哥是怕你担心。”
“我倒是很想听这些,就算帮不了他的忙,听他说说也是好的。”胡雪儿神色越发黯然,吕登对她很好,也没有第二个女人。可是她总觉得好像少了些什么。特别是看到碧玉夫妻相处的情况后,更觉得怅然若失。她不知自己在遗憾些什么,心口空落落的。
“哥哥的性子就是这样,任何事情都自己独立承担,再苦再累也不会告诉家里人。”碧玉慢慢的劝慰,“这是他对家里人的体贴,生怕你们担心他。”
听了这话,胡雪儿脸色好看了些。“我明白,只是有些心疼他。”
碧玉放下心,“哥哥是极有担当的人,比起那些不学无术的人他不知出色了多少倍,嫂子应该欢喜才是。”
胡雪儿脸上有了丝笑意,“妹妹说的对,是我想多了。”
世间没有两全的事,她就当是他在意她,所以一切都瞒着她。
晚上一家人吃饭时,吴氏将这件事宣布出来。
吕顺早已知道,只是点点头说了声好,他对这门亲事乐观其成。
“三弟,恭喜。”吕登笑吟吟的贺喜道。
吕申脸上有些红,不过还是不怕羞的问道,“娘,是不是那天我遇上的那家人家的姑娘?”应该有一面之缘吧。
“正是。”吴氏笑问道,“你应该见过孙家二姑娘的,有没有印象?感觉如何?”也不知她家这个顽皮的儿子有没有留心到?
“娘挑的自然是好的。”吕申低头想了想,没什么印象。反正模样应该长的挺端正的。反正迟早要娶,就让娘挑喜欢的儿媳妇吧。
知子其若母,吴氏知道他肯定没记住孙二姑娘的长相,想起一事忙道,“这位姑娘厨艺也不错的,上次的鸡蛋糕是她亲手做好了带过来的。”这孩子对女孩子一向不留心,但对吃的恐怕比较上心。那点心肯定记住了。
吕申脸上这才有了些喜色,“真是她亲手做的?”
吴氏笑的一脸春风,帮着孙雅说好话,想让吕申对她有好印象,“当然喽,以后你们爷仨就有口福了,不用女儿总惦记着你们那口吃食。”
没办法,吕顺是极爱吃甜食的,吕申在这方面继承了父亲嗜爱甜食的习惯。而吕登以前是无所谓,不过受了他们的影响,当然也是碧玉做的点心太好吃了。吃了几次就会上瘾。所以碧玉每隔几天就会做上一大堆,让大家解解馋。
吕登不干了,“妹妹可不能偷懒,她的拿手点心别人是做不出那种味道的。”
他媳妇也会做点心,不过这滋味就普通,没有碧玉做出来的好吃。
“孙二姑娘还想拜女儿为师学做点心呢,那孩子极有心的。”吴氏对未来的小儿媳满意的不得了,全是夸赞之词,对着吕申笑道,“你姐姐和她相处的可好了,还答应倾囊相授。”
“不错不错。”吕顺不住的点头,不知是说孙二姑娘肯学习不错呢?还是说碧玉肯传授不错呢?
吕申抿着嘴一直笑,看样子挺高兴的。
吴氏不由心中好笑,其实吕家的男人不难哄,只要肯多花些心思在他们身上就行。
只是胡雪儿心里有些酸,孙二姑娘还没进门,这吕家人就对她这么有好感。这要是进了吕家门,会不会压她一头呢?要是真那样,她该怎么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