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84章
看着女儿熟睡的小脸,碧玉心中温柔无比。低头亲了亲她的脸,对奶娘细心叮嘱了几句才离开。
夜色迷离,暗香浮动,走在青板路上的碧玉心情很愉快,今日不仅见过许多熟悉的亲人,还亲热的说说笑笑,让她有种回到过去的感觉。而且杜氏突如其来的态度转变,让她很兴奋。不管如何,杜氏都是刘仁杰的生母,两人相处的好对大家都好。
推开房门,内室烛火昏暗,一片静悄悄的。碧玉环视一圈,见没人不禁有些纳闷,她走到床边,准备剔亮蜡烛。心中暗暗奇怪小夏怎么没在这里侍候?
床上突然伸出一只灼热的手猛的将她拖上床,“娘子,你总算回房了。”刘仁杰等了半天,都快急死了,碧玉这才慢悠悠的晃进来。
“你怎么在这里?”碧玉吃了一惊,做月子这些日子他一直住在隔壁房间,怎么此时却在卧室里?
“这本来是我的睡房,我不在这里,还能在哪里?”刘仁杰边说着边心急的拉扯碧玉的衣裳。
碧玉恍然大悟的同时耳根滚烫,自从大夫诊出喜脉后,他们再也没行过房。有几次半夜醒来贴在后背的那人身体烫的厉害,气息紊乱,她不敢睁眼只能偷偷装睡。
“别急,别把衣裳扯坏了。”碧玉不好意思的提醒,这可是刚上身的新衣裳。
刘仁杰此时脑中充血,根本听不到这些话。急不可待的脱下外裳,里面的却被嘶一声扯破了。他随手一扔,莽撞的冲了进去。
碧玉还没来得及准备好,整个身体一僵,痛的蜷缩了起来。
刘仁杰身体一顿,眼中全是腥红,脸上全是挣扎,低头在她眉心亲了亲,忍耐不住开始不管不顾的冲刺起来……憋了数月的某人兽化了…
碧玉许久没和相公亲近,除了开始时的不适,过一会儿就适应了整个人软了下来。抱着他的脖子昏昏沉沉起来,一会儿像只小船在波涛汹涌的海里激荡起伏,一会儿像在风平浪静的水里游荡……
结果一大早刘仁杰是一脸的神清气爽,碧玉却手脚发软的缩在被窝里动弹不得。
“别起来了,多睡一会。”刘仁杰心情大好,轻抚着妻子红艳艳的小脸,越看越觉得妻子好看。
“你想害我被婆婆骂啊?”碧玉斜看了他一眼,生了孩子后,她蜕去青涩,有了小妇人的风韵。经过一夜的滋润,眉角全是春色。这人也真是的,再怎么也不能没节制啊。这折腾了一晚上,她浑身无力,怎么见人啊?
刘仁杰心中大动,凑上去轻啄了一下,嘴角含笑,“就说昨天招待客人累到了。”
碧玉无奈的笑笑,“婆婆好不容易对我有了改观,我可不能让事情再变回去。”杜氏的脾气并不好,她好不容易主动释出善意,她定要接住,不能错失了机会。
“娘子,辛苦你了。”刘仁杰有些歉疚,早知如此昨晚应该稍微收敛些。只是那种时候克制不住根本想不到那么多事。拿起桌上的衣服帮她穿起来。
在刘仁杰的帮助下,碧玉穿好衣服,漱洗后坐在梳妆台前化妆,她也不涂胭脂,只在脸上涂了一层淡淡的白粉,掩去那些红晕。刘仁杰在旁边看着不住的偷笑,被碧玉白了好几眼。
刘仁杰夫妻两人给杜氏请了安,坐下一起用了早餐。
整个吃饭过程,碧玉都偷偷看着杜氏的脸色。生怕她看出些端倪,对他们大发雷霆。
杜氏却没留心到碧玉的局促不安,吃完饭下人收拾好碗筷,送上香茶漱口。
杜氏笑道,“我昨天想了一夜,决定要把这个家交给媳妇管。”
刘仁杰和碧玉对视一眼惊讶莫名。
刘仁杰陪笑道,“娘子她年纪轻不懂事,还是请娘多管几年。”这不会是他娘的一时心血来潮吧?如果是这样,还不如不要接手,免得他娘到时后悔,又不好意思收回管家权利,光想着法子折腾碧玉。
“好了,不必多说,我已经决定了。”杜氏摆摆手,既然做了决定就干脆利落点,“等会我就把帐本交给媳妇,媳妇,你以后要当好这个家。”
碧玉推托了几次,可杜氏硬是不允,只好接下管家之责。大不了等杜氏露出后悔之意时,就马上还给她。
家里就这几口人,并不难管,很多事都是依杜氏的前例在做。只有新出生的孩子稍微添了些开支。
刘仁杰想了好几天才给女儿取名刘瑛,所有人都叫她大姐儿。孩子容貌长开了些越发显得玉雪可爱,和杜氏也特别亲,每当杜氏抱她时都会笑的极甜,让杜氏爱不释手疼爱不已。这样一来,对儿子反而不大留心,只留心小孙女。
而杜氏除了早上在家里抱抱孙女儿,响午吃过饭歇会儿,然后就让人送她去吴家做客。打上半天的马吊,晚上时一家人围着一起吃饭。
日子就这么一天天的过去,杜氏的心情很好,显然对这种生活很满意。每次从吴家回来,她都会一脸的笑容满面,有时赢了十几钱还会高兴的跟个孩子似的,会得意洋洋的跟儿子儿媳不住说起她这天的马吊打的有多好。看的出来她对这项玩意很着迷。
刘仁杰乐的见他娘这样,有时会拿出几两银子送给杜氏做赌本。只要他娘不找碧玉的麻烦,他就心里念佛喽。
碧玉心里也大为欣喜,在杜氏生辰时专门用私房钱打了套金头面送给她。杜氏嘴上不说,心里却极高兴。不时在牌友面前显摆。惹的吴氏她们又羡慕又眼红,再加上范大娘和牛大娘的凑趣奉承让她心里很得意,对儿媳是越瞧越顺眼。
家里是一片和谐平静,碧玉早上管家,下午带孩子,跟杜氏协调的很一致。
而刘家的那家铺子生意不错,在碧玉的建议下又开了家小小的包子铺,就开在菜场旁边,店面则用前面那家杂货铺的盈利买下的。
杂货铺的盈利每个月每房只发一两银子,其他的都用来作流动资金,或者是为下面的生意做打算。
这包子铺依然由吴桥打理,不过包子是由三房刘仁浩的生母碧娘亲自做的,她有一手做包子的绝技,因为包子味道极美味,引的客似云来。吴家也从中牵桥搭线,介绍了几家大户人家过来订货。
这虽然是小本买卖,但一个月下来也有四五两银子的利润。刘仁杰和妻子商量过后,把自己的那四成主动让给三房。原先开这个铺子本来就是想帮衬下三房。毕竟刘仁浩学手艺不是一天两天就能学会的,也不是马上有银子赚的。可这样下来三房手头就比较紧。
刘仁杰心有不忍,又不方便拿出钱救济,于是和妻子商量后想出了这个办法。同时规定这家包子店每月赚的营利除了去掉下月的材料钱,可以在每个月的月底分掉,不用存起来。毕竟这是小成本的投资,不需要太多流动资金。
而刘仁浩的妻子开始时很不以为然,但在碧娘极力劝说下,偶尔也去铺子里帮帮忙。不过在第一个月收到三两的分红后,她马上精神振奋来了兴趣天天去铺子里帮碧娘打下手。她还花几两银子买了个小丫头帮着看孩子做家务。
试想这些年她们三房这五口人一个月的月钱也就一两银子,后来再加上杂货铺的一两分红,可够什么用啊!还要在这二两银子里省下一半以防不备之时用。日子过的紧巴巴的,平日时多添一件衣裳都舍不得。有了这份补贴,日子好过许多。
不过董氏她那秀才父亲听说后,把她叫去好好说了一顿,说开铺子里是下等人做的,不是他们这种读书人家做的。不许她去铺子里帮忙。
董氏一声不吭的听父亲的训斥,但转过身依然故我。把她父亲气的要命,扬言要跟她脱离父女关系。不过她娘却帮着女儿,这女儿手头松了,有时也有能力救济一下揭不开锅的娘家,别的没能力,但送上几斗米的能力还是有的。她娘家兄嫂从一开始的冷嘲热讽到后来的笑脸相迎,让她明白银子的好处。在这世上光有志气是没用,像她父亲一生骄傲,可连妻儿都活不养,还要妻女做些绣活过活。过年时连白面都吃不起。
经过这些事,刘仁浩夫妻这才知道刘仁杰夫妻的苦心,对大房实在感激在心。
而二房的曹氏大为眼热,在丈夫面前唠叨了半天。不过刘仁康并不在意这几两银子,再说又不是拿自己的份,大哥高兴将自己的那份给谁是他的事,别人管不着。
他喝斥了妻子几句,曹氏不敢再做声,心里却不服。后来去刘家在碧玉面前说了几句,碧玉听归听,却闭着嘴不理会她。曹氏一拳打在棉花上毫无反应,只能灰溜溜的回去。
“亲家太太,我又来了。”吴氏微笑道,凑上去要抱刘瑛。
吴氏自从外孙女出生后,每隔五六天就要来看看,如果有事抽不出空过来心里就会空落落的,想的慌。
“你又来了,来的真勤快,可不许跟我抢大姐儿。”杜氏话虽这么说,嘴角却翘的老高。哈哈,吴氏肯定羡慕死她了。她都有了孙女儿,吴氏却什么都没有,说起来,吕家的媳妇还比她家媳妇早进门几年,可却连个蛋都孵不出来。好极了,幸亏没娶进胡家的女儿,否则此时她也没有孙女儿抱在手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