74.第74章 我心里有数
网络小说网www.sw.kifor.cn,最快更新《淑女有毒:纨绔王爷腹黑妃》最新章节!
琉璃的主意是施粥。
每年冬天,季家都会在金陵的几个主要街口搭粥棚,支锅熬粥救济贫民。
“今年的粥里,不如加进辣枚。不是说它最能祛寒去湿,健旺血气吗?就让大家喝喝看吧。”
老鸹叔搓了搓手。
“三小姐的意思,是想让大家先见识辣枚的好处?”
琉璃点点头。
刚才听来,辣枚还只被当做药物。然而味辛性热,散寒燥湿的药物还有许多。
价格高企的辣枚绝不会是大夫开方的首选,自然销路有限。
作为食物,又的确会让口味清淡的江南人难以接受。
“所以一是要让人吃成习惯,二十要让人明白吃了有益。”
季家施粥,受惠者众多,其中多的是畏寒积湿的老弱病残。
“辣枚是否有效,他们一吃就能灵验。”
“然而就算他们吃了,好了,以后也没银子来买。”
“他们没银子买,有人有呀。”
琉璃也想好了。
老爹早教过她,卖东西之前,先要让人知道这东西。名气越大,东西就越好卖。
“我们季家施粥的场面够大,声名够响。只要许多人喝了都觉得好,辣枚的名气自然就起来了。”
琉璃信心满满:“到时候不怕没人捧着银子来买。”
“三小姐说得有理,只是……”
就按进价算,一小瓶四分银子也不便宜。
施粥一个月,每天以五千碗计,也是一笔巨大的开销。
琉璃不以为然。
“俗话说舍不得孩子打不着狼。我爹当年,不也是把全副身家押在了一条船上?”
转念一想,也不好为难伙计。
“施粥是义举,所耗的银钱就由我来出吧。”
反正她的脂粉钱攒了无数,倒不如拿出来帮衬自家商铺,也算是对老爹的一番孝心。
“对啦,我觉得辣枚这名字也不够好。”
辣枚,腊梅,叫起来谁能分得清?
要是有人傻傻去找腊梅籽吃,那可是巴豆会泻死人的。
“已经有芸椒、越椒、胡椒,不如这个也叫个什么椒吧。”
一听就是能吃味美的香辛料,不怕不会像胡椒那样畅销。
“三小姐的意思是?”
老鸹叔尝试着提出一个名字:“番椒?”
“这也太容易同胡椒混淆了。”
有关名字,琉璃也早想好了。
“既然是海外来的,不如就叫海椒。”
前有海红,后有海椒,“珍季祥”必然声名再起。
想到这里,琉璃自己都要为自己叫声好。
于是也就忽略了华夫人从旁边飘来的几声轻笑。
老鸹叔仍然面有难色。
“即便如此,表少爷那里也不肯答应。”
“表哥那里由我去说。”
琉璃决定趁热打铁,这就去回水巷走一趟。
“可是三小姐……”
老鸹叔还要再说什么,却被琉璃挥挥手止住了。
“不必多说,我自己心中有数。”
从小到大,凡是她请求的,宋承恩就没有不替她办到的。
琉璃信心满满,却完全忘了:“珍季祥”在城东,回水巷在西南,乘轿过去至少也要两个时辰。
直到轿子突然落下。
“三小姐你听,闭门鼓响了。”轿夫说。
金陵宵禁,一更初刻敲响暮鼓,家家闭户不再出门。
到二更天时,路上的行人也该归家投宿,否则就要以犯夜论处。
“三小姐,现在才到中和街,离回水巷还有一大截路,只怕是赶不及了。”
就算能赶到,也没有做表妹的晚上跑到表哥外宅去拜访的道理。
回家更是来不及。
琉璃心里一声哀叹,自己果然还是这样莽撞。
“这附近可有客栈?”
于今之计,也唯有找个客栈暂住一夜。
琉璃突然庆幸华夫人也一同来了,否则明天街上不知又会有什么流言。
轿夫想了想,啊呀一声。
“有有有,咱们家的升季祥就在前面街上。”
“升季祥”是季家所开的客栈,不过琉璃还从未去过。
“也好,就去那里。只是别惊动掌柜,只当我们是普通客人投宿就好。”
与琉璃担忧的不同,“升季祥”的生意倒是很好。
好到客房只剩下一间。
华夫人倒不介意:“不离左右,正是华晶的职责所在。”
琉璃努力想了想端王含笑的双眼,终于忍着没叫掌柜的出来。
既来之,则安之。
两人找了个靠墙角的位置坐下,准备用晚饭。
和普通下所有的客栈一样,“升季祥”二楼是客房,一楼是店堂,专供客人打尖,也卖酒水。
店堂里也聚集了一屋子闹腾得快掀翻房顶的各色人等。
打尖的、住店的、喝酒的、赌钱的、吵架的,打探消息的,寻仇滋事的……
真是热闹非凡,足以弥补菜色不够丰富的缺点。
琉璃正瞧得津津有味,忽听对座飘来一句问题。
“你就不害怕吗?”
“害怕?为什么要害怕?”
华夫人一抬眼皮,余光横扫四座。
“一个姑娘家呆在这样鱼龙混杂的地方,可是相当的危险。”
“可是,这是升季祥呀。”
季字号的,自家开的,就跟在自己家里没什么两样
“小时候有一回,我同宝瓶在街上玩,不小心和仆人失散了。”
说到害怕,琉璃突然想起一件趣事。
那时候她才六岁,宝瓶五岁。
穿着绫罗袄裤,带着金圈玉锁,正是两个粉妆玉琢的小人儿。
“宝瓶害怕得不行,说我们穿得太过显眼,一看就是富家出身。如果去问路,很容易让人起坏心。”
就算不会上当,被强行抱走也是轻而易举的。
宝瓶说她们应该藏在街角,等着家人来寻。
可等了很久,都不见有人来。
当时宝瓶哭了起来,也不知是吓的还是饿的。
于是琉璃难得拿了回主意,拽着宝瓶走到一家店里。
“我那时候还不认字,却记得我爹说过,只要看到门前有这个符号的就是回家。”
琉璃伸手,蘸着茶水画了一个圈,又在圈里写了一个季字。
果然,到了自家店铺就跟回家一样。
掌柜的好吃好喝供着两位小祖宗,又吩咐伙计给东家送信。
所以,有什么好怕呢?
“真有趣,那位掌柜只凭两个小孩子说几句话就相信了?”
华夫人轻笑,声音里满是嘲讽。
“当然不是,我还有……”
话已冲到嘴边,琉璃戛然而止。
琉璃的主意是施粥。
每年冬天,季家都会在金陵的几个主要街口搭粥棚,支锅熬粥救济贫民。
“今年的粥里,不如加进辣枚。不是说它最能祛寒去湿,健旺血气吗?就让大家喝喝看吧。”
老鸹叔搓了搓手。
“三小姐的意思,是想让大家先见识辣枚的好处?”
琉璃点点头。
刚才听来,辣枚还只被当做药物。然而味辛性热,散寒燥湿的药物还有许多。
价格高企的辣枚绝不会是大夫开方的首选,自然销路有限。
作为食物,又的确会让口味清淡的江南人难以接受。
“所以一是要让人吃成习惯,二十要让人明白吃了有益。”
季家施粥,受惠者众多,其中多的是畏寒积湿的老弱病残。
“辣枚是否有效,他们一吃就能灵验。”
“然而就算他们吃了,好了,以后也没银子来买。”
“他们没银子买,有人有呀。”
琉璃也想好了。
老爹早教过她,卖东西之前,先要让人知道这东西。名气越大,东西就越好卖。
“我们季家施粥的场面够大,声名够响。只要许多人喝了都觉得好,辣枚的名气自然就起来了。”
琉璃信心满满:“到时候不怕没人捧着银子来买。”
“三小姐说得有理,只是……”
就按进价算,一小瓶四分银子也不便宜。
施粥一个月,每天以五千碗计,也是一笔巨大的开销。
琉璃不以为然。
“俗话说舍不得孩子打不着狼。我爹当年,不也是把全副身家押在了一条船上?”
转念一想,也不好为难伙计。
“施粥是义举,所耗的银钱就由我来出吧。”
反正她的脂粉钱攒了无数,倒不如拿出来帮衬自家商铺,也算是对老爹的一番孝心。
“对啦,我觉得辣枚这名字也不够好。”
辣枚,腊梅,叫起来谁能分得清?
要是有人傻傻去找腊梅籽吃,那可是巴豆会泻死人的。
“已经有芸椒、越椒、胡椒,不如这个也叫个什么椒吧。”
一听就是能吃味美的香辛料,不怕不会像胡椒那样畅销。
“三小姐的意思是?”
老鸹叔尝试着提出一个名字:“番椒?”
“这也太容易同胡椒混淆了。”
有关名字,琉璃也早想好了。
“既然是海外来的,不如就叫海椒。”
前有海红,后有海椒,“珍季祥”必然声名再起。
想到这里,琉璃自己都要为自己叫声好。
于是也就忽略了华夫人从旁边飘来的几声轻笑。
老鸹叔仍然面有难色。
“即便如此,表少爷那里也不肯答应。”
“表哥那里由我去说。”
琉璃决定趁热打铁,这就去回水巷走一趟。
“可是三小姐……”
老鸹叔还要再说什么,却被琉璃挥挥手止住了。
“不必多说,我自己心中有数。”
从小到大,凡是她请求的,宋承恩就没有不替她办到的。
琉璃信心满满,却完全忘了:“珍季祥”在城东,回水巷在西南,乘轿过去至少也要两个时辰。
直到轿子突然落下。
“三小姐你听,闭门鼓响了。”轿夫说。
金陵宵禁,一更初刻敲响暮鼓,家家闭户不再出门。
到二更天时,路上的行人也该归家投宿,否则就要以犯夜论处。
“三小姐,现在才到中和街,离回水巷还有一大截路,只怕是赶不及了。”
就算能赶到,也没有做表妹的晚上跑到表哥外宅去拜访的道理。
回家更是来不及。
琉璃心里一声哀叹,自己果然还是这样莽撞。
“这附近可有客栈?”
于今之计,也唯有找个客栈暂住一夜。
琉璃突然庆幸华夫人也一同来了,否则明天街上不知又会有什么流言。
轿夫想了想,啊呀一声。
“有有有,咱们家的升季祥就在前面街上。”
“升季祥”是季家所开的客栈,不过琉璃还从未去过。
“也好,就去那里。只是别惊动掌柜,只当我们是普通客人投宿就好。”
与琉璃担忧的不同,“升季祥”的生意倒是很好。
好到客房只剩下一间。
华夫人倒不介意:“不离左右,正是华晶的职责所在。”
琉璃努力想了想端王含笑的双眼,终于忍着没叫掌柜的出来。
既来之,则安之。
两人找了个靠墙角的位置坐下,准备用晚饭。
和普通下所有的客栈一样,“升季祥”二楼是客房,一楼是店堂,专供客人打尖,也卖酒水。
店堂里也聚集了一屋子闹腾得快掀翻房顶的各色人等。
打尖的、住店的、喝酒的、赌钱的、吵架的,打探消息的,寻仇滋事的……
真是热闹非凡,足以弥补菜色不够丰富的缺点。
琉璃正瞧得津津有味,忽听对座飘来一句问题。
“你就不害怕吗?”
“害怕?为什么要害怕?”
华夫人一抬眼皮,余光横扫四座。
“一个姑娘家呆在这样鱼龙混杂的地方,可是相当的危险。”
“可是,这是升季祥呀。”
季字号的,自家开的,就跟在自己家里没什么两样
“小时候有一回,我同宝瓶在街上玩,不小心和仆人失散了。”
说到害怕,琉璃突然想起一件趣事。
那时候她才六岁,宝瓶五岁。
穿着绫罗袄裤,带着金圈玉锁,正是两个粉妆玉琢的小人儿。
“宝瓶害怕得不行,说我们穿得太过显眼,一看就是富家出身。如果去问路,很容易让人起坏心。”
就算不会上当,被强行抱走也是轻而易举的。
宝瓶说她们应该藏在街角,等着家人来寻。
可等了很久,都不见有人来。
当时宝瓶哭了起来,也不知是吓的还是饿的。
于是琉璃难得拿了回主意,拽着宝瓶走到一家店里。
“我那时候还不认字,却记得我爹说过,只要看到门前有这个符号的就是回家。”
琉璃伸手,蘸着茶水画了一个圈,又在圈里写了一个季字。
果然,到了自家店铺就跟回家一样。
掌柜的好吃好喝供着两位小祖宗,又吩咐伙计给东家送信。
所以,有什么好怕呢?
“真有趣,那位掌柜只凭两个小孩子说几句话就相信了?”
华夫人轻笑,声音里满是嘲讽。
“当然不是,我还有……”
话已冲到嘴边,琉璃戛然而止。